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林俊光, 张荣仁
  • 公开日
    2000年9月13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3月4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3月4日
  • 申请人
    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5B25/16GK1265861SQ991027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包括由多节管伸缩套合的中棒;至少包括一个顶骨及一个下支骨与中棒下巢相连的伞骨总成,伞布在伞骨总成之上;撑设于中棒之中起自动开伞作用的开伞弹簧;其特征在于拉曳于中棒及伞骨总成下巢之间、在开伞时圆顺开启伞布的拉曳装置;可达到快速安装伞具的控制模组,控制开伞的滑栓滑动连接在座套中,再嵌套在把手之中与按钮相接触,滑栓收伞时卡扣在下巢扣孔内,通过压按按钮滑栓解除与下巢的卡扣伞即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下巢向下延伸一下伸管,其上分别开设位于下伸管最下端的第一扣孔、位于第一扣孔的上方用以分别卡扣控制模组的滑栓的第二扣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开伞弹簧的下簧端撑顶于下管的下端内部,并在下线座的上面,上簧端撑顶于上管的上端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拉线的下线端卡固在下管下端的下线座内,上导轮设于上管上端之内,下导轮设于下巢之上,内套管上端与上管上端相连且位于中棒的中央,开伞弹簧滑套在内套管之外,拉线由下线端向上穿过内套管后,经上导轮向下转折,绕套于下导轮后再迂回、转折而上,上线端固定在上管顶端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下线座位于下管下端内部通过螺钉或销钉固定在把手之中,穿入拉线的线穴,可使下线端打结的线头卡在线穴内得以固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组,其按钮滑动连接于把手的钮孔中,滑栓滑动连接于滑栓座套中,座套由衬套嵌装于把手的套孔中,复位弹簧弹性顶撑于滑栓与滑栓座套之间,常时弹性顶推滑栓及其所接触的便于压按、开伞的按钮凸伸于钮孔之外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按钮的里缘呈凸缘圈,在按钮自把手的钮孔向外凸伸时卡挡于把手壁上,按钮凸缘圈里面与滑栓的前缘接触并弹性顶持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滑栓往复滑动连接于滑栓座套的抽屉孔中,滑栓中央纵向开设一卵形孔,卵形孔后缘形成一渐斜的卡栓部向下向孔中央渐斜卡扣在下巢的第一、第二扣孔内,卵形孔略大于下巢下伸管的外径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滑栓座套上部横开一能使滑栓在其内滑动的抽屉孔,抽屉孔在与中棒第二侧相邻处嵌入顶持滑栓向外的复位弹簧,面向中棒第一侧,与按钮相接触,座套中央纵向开一收伞时可使下巢及中棒各管穿入其中的中孔,下巢下伸管深入中孔之中,滑栓的卡栓部卡扣下巢的扣孔定位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滑栓座套与衬套嵌置于把手的套孔中,滑栓座套的下部设有内套管,先“植入”木质把手的套孔中定位,再挖钻按钮的钮孔,滑栓座套的内套管套入衬套的中孔,并使滑栓座套与按钮相对应,而得以定位、固装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衬套顶缘设有两凸耳,衬套前缘开有便于按钮内压的凹口,衬套的两凸耳卡扣在滑栓座套上开设的两凸耳孔内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伞领域,特别是轻盈多节自动伞美国专利第5,791,359号是由本人设计的,该案的控制装置中的控制杆修长,销子接于把手内,安装十分不便;拉曳装置的连杆下端所连的杆座须固定于下管下端,也很不便美国专利第4,682,616号颁给德国KORTENBACH公司的自动伞,其控制开伞的滑栓及按钮乍看之下虽似简单,安装也很不便,必须将手柄分成两半段,将滑栓套接于上、下段之间后再扣并上、下段组合成“完整”的手柄,上、下两段之间必呈交界面,影响伞具的美观,而上、下段的扣合必须依赖塑胶材料用模具制成“扣钩”与“扣座”才能相互卡扣、并合,塑胶材质一般给人一种“粗俗”的感觉,故该美国专利案无法做成木质手柄,较难赋予木质的高贵感,而现其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该自动伞开伞顺畅且便于安装和维修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包括由多节管伸缩套合的中棒;至少包括一个顶骨及一个下支骨与中棒下巢相连的伞骨总成,伞布在伞骨总成之上;撑设于中棒之中起自动开伞作用的开伞弹簧;拉曳于中棒及伞骨总成下巢之间、在开伞时圆顺开启伞布的拉曳装置;可达到快速安装伞具的控制模组,控制开伞的滑栓滑动连接在座套中,再嵌套在把手之中与按钮相接触,滑栓收伞时卡扣在下巢扣孔内,通过压按按钮滑栓解除与下巢的卡扣伞即打开下巢向下延伸一下伸管,其上分别开设位于下伸管最下端的第一扣孔、位于第一扣孔的上方用以分别卡扣控制模组的滑栓的第二扣孔开伞弹簧的下簧端撑顶于下管的下端内部,并在下线座的上面,上簧端撑顶于上管的上端内部拉线的下线端卡固在下管下端的下线座内,上导轮设于上管上端之内,下导轮设于下巢之上,内套管上端与上管上端相连且位于中棒的中央,开伞弹簧滑套在内套管之外,拉线由下线端向上穿过内套管后,经上导轮向下转折,绕套于下导轮后再迂回、转折而上,上线端固定在上管顶端内部下线座位于下管下端内部通过螺钉或销钉固定在把手之中,穿入拉线的线穴,可使下线端打结的线头卡在线穴内得以固定所述的控制模组,其按钮滑动连接于把手的钮孔中,滑栓滑动连接于滑栓座套中,座套由衬套嵌装于把手的套孔中,复位弹簧弹性顶撑于滑栓与滑栓座套之间,常时弹性顶推滑栓及其所接触的便于压按、开伞的按钮凸伸于钮孔之外按钮的里缘呈凸缘圈,在按钮自把手的钮孔向外凸伸时卡挡于把手壁上,按钮凸缘圈里面与滑栓的前缘接触并弹性顶持滑栓往复滑动连接于滑栓座套的抽屉孔中,滑栓中央纵向开设一卵形孔,卵形孔后缘形成一渐斜的卡栓部向下向孔中央渐斜卡扣在下巢的第一、第二扣孔内,卵形孔略大于下巢下伸管的外径滑栓座套上部横开一能使滑栓在其内滑动的抽屉孔,抽屉孔在与中棒第二侧相邻处嵌入顶持滑栓向外的复位弹簧,面向中棒第一侧,与按钮相接触,座套中央纵向开一收伞时可使下巢及中棒各管穿入其中的中孔,下巢下伸管深入中孔之中,滑栓的卡栓部卡扣下巢的扣孔定位滑栓座套与衬套嵌置于把手的套孔中,滑栓座套的下部设有内套管,先“植入”木质把手的套孔中定位,再挖钻按钮的钮孔,滑栓座套的内套管套入衬套的中孔,并使滑栓座套与按钮相对应,而得以定位、固装衬套顶缘设有两凸耳,衬套前缘开有便于按钮内压的凹口,衬套的两凸耳卡扣在滑栓座套上开设的两凸耳孔内本发明由于采用下线端打结的线头卡在(扣系在)线穴内得以固定的结构,使这种固定下线端的方式比前案更便捷;此种短化伞的结构,使开伞时仍能顺畅也是本发明的新颖之处;控制装置的“模组化”结构,使之制作、安装和维修容易,简化了前案的复杂结构,下线座直接固装于下管下端之内,有效地利用空间,真正地精巧化、细致化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发明开伞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收伞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将伞骨珠尾隐没入把手顶缘内的过程示意图。图4是图3稳当收合伞骨及珠尾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控制模组与把手的分解图。图6是图5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图6的7.7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控制模组与把手的分解图。
图9是图8组合后滑栓与下巢卡扣的剖视图。
图10是滑栓与下巢不在卡扣状态下的瞬间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原理。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伞包括中棒1、伞骨总成2、开伞弹簧3、拉曳装置4和控制模组5(control module)。本发明适用于三折(节)自动伞,它能自动开伞(但不是自动“收伞”),同样也适用于二折等多折自动伞。
中棒1包括下管11下连把手12,可伸缩的中管13套在下管11上端的外面,可伸缩的上管14套在中管13上端的外面,内块15设于上管14顶端的内部。
中棒各管的横断面形状,各管在开伞伸长时互相配合的机构(如“大、小头”的配合及防止脱离机构),是已知技术,在此不多说,以适应轻质化的潮流为佳。
伞骨总成2至少包括顶骨21与上巢22相连,下支骨23连于顶骨21与下巢24之间,下巢24与中棒1滑动连接,中间骨25里端与连接骨26外端相连,中间骨25里端与下支骨23和顶骨21相连,而中间骨25外端则与尾骨27相连,尾骨27内端通过弹性骨28与顶骨21相连。有关伞骨装置2当然也可加以修饰、变化以适应各种多折伞的场合。尾骨27外端带有珠尾271。
下巢24向下延伸一下伸管240,其上分别开设位于下伸管240最下端的第一扣孔241、位于第一扣孔241的上方用以分别卡扣控制模组5的滑栓52的第二扣孔242,如图2、3。
开伞弹簧3的下簧端31撑顶于下管11的下端内部,并在下线座42的上面,上簧端32则撑顶于上管14上端内部的内块15处,如图1。
拉曳装置(4,drag means)包括拉线41的下线端411固接在下管下端的下线座42内,上导轮43设于上管14上端的内部,下导轮44设于下巢24上,内套管45上端与上管上端的内块15相连,且位于中棒1中央,供开伞弹簧3滑套于内套管45之外;拉线41由下线端411向上穿过内套管45后,经上导轮43向下转折、绕套于下导轮44后再迂回、转折而上,使上线端412固定于上管14的顶端或内块15中。
下线座42位于下管11下端内部由螺钉或销钉120固定于把手12中,带有线穴421以便穿入拉线41,并使下线端411打结的线头卡在(扣系在)线穴421内得以固定。此种固定下线端的方式比前案显现出本发明便捷的组合特性。
控制模组5如图4、5、6包括按钮51滑动连接在把手的钮孔122中,滑栓52滑动连接在滑栓套座53中,套座53通过衬套50嵌装于把手12的套孔121中,复位弹簧54弹性顶撑于滑栓52与滑栓套座53之间,常时弹性顶推滑栓52及其与之相接触的、凸伸于钮孔122外的按钮51,向着中棒第一侧A,以便压按、开伞。
按钮51的里边呈一凸缘圈511,自把手12的钮孔122处按钮51凸伸向外,即面向中棒第一侧A时可卡挡于把手壁上,如图7所示,按钮51凸缘圈511里面正好与滑栓52的前缘接触并弹性顶持。
如图5,滑栓52往复滑动于滑栓座套53的抽屉孔531中,滑栓中央开设一卵形孔521,卵形孔521后缘形成一渐斜的卡栓部522,向下向孔中央渐斜卡扣下巢的第一、第二扣孔241、242,卵形孔521略大于下巢下伸管240的外径。
滑栓座套53上部横开一抽屉孔531,以使滑栓52在抽屉孔531中滑动,在抽屉孔5 1与中棒第二侧B相邻处嵌入复位弹簧54以顶持滑栓52向外,面向第一侧A,与按钮51相接触,座套53中央纵向开一中孔532,当收伞时使下巢24及中棒各管14、13、11穿入中孔532,并使下巢下伸管240深入中孔532之中,使滑栓的卡栓部522卡扣下巢的扣孔241、242定位。座套53下方设有衬套50嵌入把手套孔121后,由螺钉或销钉120加以固定。
如图1所示的开伞状态,下拉下巢24收合伞骨2时,下巢的第一扣孔241先卡扣滑栓的卡栓部522,如图2所示,此时尾骨的珠尾271尚留在把手顶缘123之外,可用手加以拢合、收缩,再压缩把手12与中棒1使各珠尾271没入把手顶缘123之内,即套孔121之内而真正将各伞骨与伞布收合,“短化”中棒的收合总长,收到精巧、迷你化的效果,如图3、4所示,此时下巢第二扣孔242则扣合卡栓部522。
压按按钮51时,滑栓52使卡栓部522与下巢第二扣孔242解扣,开伞弹簧3上顶、伸展中棒各管11、13、14,上升下巢24,展开各伞骨2,如图4所示的珠尾271表面上看来虽为把手顶缘123所限制,此节无碍,因弹簧3的弹力先上拉中棒上管14及下巢24,然后马上把各珠尾271带离把手顶缘123,不再受羁绊,故能顺畅开伞,此种短化伞,开伞时仍能顺畅的结构也是本发明的新颖之处。
本发明把控制装置5“模组化”,制作、安装、维修容易,简化了前案的复杂结构,且下线座42直接固装于下管下端之内,有效地利用空间,真正地精巧化、细致化。
本发明也可如图8、9、10所示,将滑栓座套53一分为二,即滑栓座套53与衬套50两件,滑栓座套53的下部有一内套管530,衬套50顶缘有两凸耳501,可先“植入”木质把手的套孔121中定位后,再挖钻钮孔122,衬套50前缘有凹口502以便按钮51内压之用,然后将滑栓座套53的内套管530套入衬套50的中孔50a内,使衬套的两凸耳501卡扣滑栓座套53的两凸耳孔533而得以定位、固装滑栓座套53,此为本发明采用木质把手12的做法,这也是本发明比德商的美国专利的优越之处,不必将把手一分为二,再组合装配。


一种模组化轻盈多节自动伞涉及自动伞领域,包括:由多节管伸缩套合的中棒;顶骨及下支骨与中棒下巢相连的伞骨总成;撑设于中棒之中起自动开伞作用的开伞弹簧;拉曳于中棒及伞骨总成下巢之间、在开伞时圆顺开启伞布的拉曳装置;可达到快速安装伞具的控制模组,控制开伞的滑栓滑动连接在座套中,再嵌套在把手之中与按钮相接触,滑栓收伞时卡扣在下巢扣孔内,通过压按按钮滑栓解除与下巢的卡扣伞即打开。该自动伞开伞顺畅且便于安装和维修。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