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label}}

商标案件折射出商业利益与法律规则的乱象

商标案件 转载:www.zaoge.com 939人看过 2025-05-12 11:26:27
商标案件

在知识产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商标案件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死线”。从明星姓名权保卫战到跨境商标侵权刑事追责,从商标代理机构违规乱象到直播电商售假新形态,每一场商标诉讼都折射出商业利益与法律规则的激烈碰撞。

1.姓名权与商标权的博弈。

2024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姚安娜的姓名商标纠纷引发社会关注。郭某恶意注册“姚安娜”及“ANNABEL YAO”等商标,覆盖化妆品等商品类别,且与姚安娜代言产品高度关联。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损害姓名权”及“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为由,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四条提起无效宣告。

(1)姓名权保护边界:姚安娜作为公众人物,其艺名与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构成“在先权利”侵害。

(2)恶意注册认定:郭某囤积“PARISCOCO”“迪奥蕾拉”等40余件与知名商标近似的商标,缺乏真实使用意图,属于“囤积商标牟利”行为。

该案警示企业:商标注册需尊重别人姓名权,恶意抢注将面临法律严惩。

2.商标代理机构违规乱象。

2019年,广州市洋智广告设计有限公司通过唯一股东马继辉名义,注册“佳丽芙Jialifu”等2000余件商标,涵盖化妆品、服装等多个类别,并大量转让牟利。S.C.庄臣父子公司以“违反商标代理机构行为规范”为由,依据《商标法》第十九条第四款提起无效宣告。

(1)主体资格穿透审查:马继辉虽为自然人,但其名下商标均由洋智广告代理申请,构成“假借别人名义规避法律”。

商标案件折射出商业利益与法律规则的乱象

(2)恶意囤积认定:涉案商标与“强生”“大宝”等知名品牌高度近似,且无实际使用证据,违反“禁止商标代理机构除代理服务外申请注册其他商标”的立法本意。

该案凸显监管部门对商标代理机构“零容忍”态度,企业需警惕与违规代理合作风险。

3.跨境商标侵权刑事追责。

2022年,上海某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夏某,在代理“ALU-K”门窗期间,未经授权委托别人生产假冒配件,销售金额超100万元。卢森堡权利人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申请领土延伸保护后,向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刑事控告。

(1)跨国商标保护:通过国际注册协议,境外商标在中国境内享有同等保护。

(2)主客观要件齐备:夏某违反销售协议约定,主观故意明显,且销售金额达刑事立案标准(5万元以上)。

(3)合规整改与宽严相济:夏某退赔100万元并认罪认罚,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

该案表明,跨境商标侵权已纳入刑事追责范畴,企业需加强供应链合规审查。

4.直播电商售假新形态。

2020年,洪某某组建“迪拜港”犯罪团伙,通过淘宝直播销售假冒“LV”“DIOR”等奢侈品,销售金额超千万元。

(1)直播引流犯罪:利用主播间互相“引流”,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销售。

(2)证据固定难度高:直播内容易被删除,需通过技术手段固定侵权画面。

(3)全链条打击:检察机关对主播、客服、仓管等环节人员分层定罪,主犯洪某某被判五年有期徒刑、罚金700万元。

该案为直播电商敲响警钟,平台需建立商标侵权快速响应机制,主播需承担商品来源审查义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上一篇:商标买卖的商业价值以及商业风险 下一篇:商标查询渠道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对一专人服务,立刻解决您的需求
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
张志超 早鸽金牌顾问
专注软著著作权申请办理,版权登记申请服务领域,有问题欢迎咨询。
从业年限:
4 年
服务人数:
937
服务评分:
3.4
咨询TA
评论 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