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label}}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

软著保护期 转载:www.zaoge.com 162人看过 2025-08-22 11:35:26
软著保护期

软件著作权(软著)保护期是确定权利存续时间的核心问题,其起算点的判定直接影响权利边界与侵权追责时效。中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通过“自然人作品”与“法人作品”的二元划分,构建了差异化的起算规则体系。

一、法律框架下的软著起算规则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软著保护期起算点因权利主体性质不同而存在本质差异:

1.自然人作品:

保护期自自然人死亡次年1月1日起算,持续至其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示例:开发者李某于2025年10月1日去世,其独立开发的软件保护期自2026年1月1日起算,至2075年12月31日终止。

2.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品:

(1)已发表软件:保护期自首次发表日次年1月1日起算,持续50年。

(2)未发表软件:保护期自创作完成日次年1月1日起算,若50年内未发表,则保护终止。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

示例:某公司于2023年6月完成软件创作但未发表,若至2073年6月前仍未发表,则该软件自始不受保护;若于2030年1月1日首次发表,则保护期自2031年1月1日起算,至2080年12月31日终止。

二、软著起算标准的关键要素

1. 自然人作品的“死亡日”认定。

(1)身份证明:需通过身份证、户籍档案等官方文件固定作者身份及死亡时间。

(2)匿名/假名作品:若无法证明自然人身份,则按法人作品规则处理,以发表日或创作完成日起算。

(3)合作开发:以最后死亡的合作者死亡日为基准,保护期相应顺延。

2. 法人作品的“发表日”认定。

发表日:指软件首次以有形形式复制并向公众提供的时间,需保留以下证据:

(1)版权登记证书(记载发表日期)。

(1)软件上线记录(如应用商店发布时间戳)。

(3)用户协议或授权合同中的日期条款。

3.法人作品的“创作完成日”认定。

创作完成日:指软件最后定稿且具备功能性的时间,可通过以下方式证明:

(1)版本控制系统日志(如Git提交记录)。

(2)开发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

(3)第三方测试报告或验收文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上一篇:解析中国软著保护期制度 下一篇:软著续展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一对一专人服务,立刻解决您的需求
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
陈小芬 早鸽金牌顾问
多年商标注册经验,根据客户需求1对1定制方案,为客户全生命周期发展规划负责,以认真细心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
从业年限:
4 年
服务人数:
1668
服务评分:
4.4
咨询TA
评论 7条
相关资讯 更多
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
在软件开发与推广的过程中,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的保护期与软件的试用期是两个常被提及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旨在探讨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并解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软著保护期
449次浏览
2024-12-11 10:47:59
软著保护期是否包括软件的试用期
软著证书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是否一致
在软件开发领域,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对于软著证书的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许多开发者往往存在疑问,这两者是否一致?
软著证书,软著保护期
167次浏览
2024-12-17 10:48:36
软著证书有效期与软著保护期是否一致
中国软著为什么在保护期内无需续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利存续状态直接影响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关于"中国软著是否需要续展"的疑问普遍存在,部分企业会因误解法律而支付不必要的费用。
软著保护期
442次浏览
2025-07-15 11:14:37
中国软著为什么在保护期内无需续展
解析中国软著保护期制度
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软件著作权(软著)是保障软件开发者权益的核心法律工具。中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著保护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其规则既符合国际条约要求,也体现了对创新激励与公共利益平衡的立法考量。
软著保护期
120次浏览
2025-08-22 11:32:48
解析中国软著保护期制度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
软件著作权(软著)保护期是确定权利存续时间的核心问题,其起算点的判定直接影响权利边界与侵权追责时效。中国《著作权法》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通过“自然人作品”与“法人作品”的二元划分,构建了差异化的起算规则体系。
软著保护期
162次浏览
2025-08-22 11:35:26
解析软著保护期的起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