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体积超声图像数据重新格式化为图像平面序列的制作方法超声诊断成像常规上扫描身体解剖结构的二维截面图像。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目前能够以静态图像和实时地两种情况对三维体积进行扫描和成像。被扫描体积的3D数据集可以被连续绘制成三维视图,速度快到足以让临床医师观察处于实时运动中的解剖结构的运动。但是放射科医师和心脏病科医师依然对观看解剖结构的标准2D平面图像更为 熟悉并且许多人依然对在3D中诊断解剖结构感到不舒服,组织错杂(tissue clutter)使这一挑战更加困难,这些组织错杂常常围绕处于被成像体积中心的感兴趣区域并使该区域模糊。因此,许多医师更喜欢观看3D体积的平面2D图像“切片”。一旦获取了 3D体积图像数据集,一种被称作多平面重新格式化(reformat)的技术使得临床医师能够选择穿过体积的一个或多个切平面,以作为2D图像进行观察。在典型的用户界面中,临床医师能够在体积图像中定位三条正交线。每条线代表穿过该体积的三个正交图像平面之一的定位,所述三个正交图像平面为χ-y平面(方位对深度)、y_z平面(深度对高度,通常被称作C平面)以及χ-ζ平面(方位对高度)。当所述线被重新定位时,由被切平面截取的数据集的体素形成相应切平面的2D图像。参见美国专利6572547 (Miller等人),其说明了使用这样的切平面从三种不同的成像视角对导管的尖端进行可视化。三维成像的另一限制是,各个超声成像系统供应商以不同的方式格式化3D图像的数据集,因为供应商试图处理和提供在三维成像中固有的大(3D)数据集的存储。在将这些不同的专有方法相匹配的努力中,DICOM标准委员会的工作组在2009年4月发布了对其标准的增补43,其特别针对用于存储3D超声图像的DICOM标准。然而针对3D超声图像的这一标准并未迅速实施,并且不同供应商将诸如PACS系统的成像系统转换成新的3D标准的计划大部分仍然是未知的。因此,依然存在以标准化的格式提供3D图像数据的需求,其易于进行传输以及在没有实施针对3D超声图像的DICOM标准的其他医学图像平台上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描述了一种超声系统,该系统将3D图像数据重新格式化为处在各自切平面方向上的2D图像的一个或多个序列,所述序列能够作为标准2D实时图像序列被传送到其他成像平台并进行回放和诊断。用户界面提供了对切平面方向、平面的间距和/或序列中图像的数量的选择。体积然后被重新格式化为处在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切平面方向上的平面图像并且被存储为一个或多个图像序列,使得能够在大多数常规医学成像平台上回放每个序列,优选作为2D DICOM图像序列进行回放。在附图中图I以框图形式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超声系统。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采集3D数据集并将所述数据重新格式化为一个或多个平面图像序列的流程。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3D图像上方指示切平面的位置的线。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来自体积图像数据集的三个平面图像序列的格式化。
一种超声探头采集身体的体积区域的3D图像数据集。所述3D图像数据被重新格式化为连续平行图像平面的序列,该序列沿穿过体积的三个正交方向之一延伸。优选根据DICOM标准格式化所述图像的序列(74、84、94),从而临床医师能够在图像工作站上将3D图像数据作为DICOM图像的序列进行复查。
体积超声图像数据重新格式化为图像平面序列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R·J·塔利斯, A·A·温德渡边俊明, 石原康成冈村阳子, 吉田哲也内川晶子加藤真, 砂川和宏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猪上慎介, 林哲矢猪上慎介, 林哲矢猪上慎介, 林哲矢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
专利相关信息
-
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文银刚, 王智彪夏云, 李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