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云清, 仵燕, 吕荣春
  • 公开日
    2007年2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14日
  • 申请人
    张云清
  • 文档编号
    A61M5/14GK2873190SQ2005201255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由瓶体(1)、瓶塞(2)、瓶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的底部开底部圆孔(4),在底部圆孔(4)的外侧粘结上易拉盖(5),在底部圆孔(4)的内侧粘结上过滤网(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的底部底面上设圆形凹槽,易拉盖(5)嵌入圆形凹槽内,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40mm,底部圆孔(4)的直径为3-5mm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瓶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由瓶体1、瓶塞2、瓶盖3构成,在瓶体1的底部开底部圆孔4,在底部圆孔4的外侧粘结上易拉盖5,在底部圆孔4的内侧粘结上过滤网6。该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在气体进入输液瓶内时,不再穿过药液内,而且直接进入药液表面以上,故不仅对进入瓶内的空气进行了过滤,而且不会有传染细菌进入药液内,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染,使输液更加安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的制作方法输液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所用的输液瓶由瓶体、瓶塞和瓶盖构成,内装有药液。使用时,打开瓶盖,将药液针插入瓶塞内,在输液针上同时设有进气管,对输液瓶内进行补充气体,才能正常输液,这种进气管虽然在外端设有过滤塞,但这种过滤塞不能滤去传染细菌,在气体穿过药液过程中,气体的传染细菌仍可进入药液内,给输液造成污染,增加了传染病的感染机会,为输液带来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不再穿过药液内进入药液上表面,而且直接从药液上表面补充气压,可有效防止细菌通过输液传染的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由瓶体、瓶塞、瓶盖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底部开底部圆孔,在底部圆孔的外侧粘结上易拉盖,在底部圆孔的内侧粘结上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瓶体的底部底面上设圆形凹槽,易拉盖嵌入圆形凹槽内,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40mm,底部圆孔的直径为3-5m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时,打开易拉盖,气体可从底部圆孔中穿过过滤网直接进入瓶内液体表面以上,进行补充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输液瓶相比,在气体进入输液瓶内时,不再穿过药液内,而且直接进入药液表面以上,故不仅对进入瓶内的空气进行了过滤,而且不会有传染细菌进入药液内,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染,使输液更加安全。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防污染瓶底补气式输液瓶,由瓶体1、瓶塞2、瓶盖3构成,在瓶体1的底部开底部圆孔4,在底部圆孔4的外侧粘结上易拉盖5,在底部圆孔4的内侧粘结上过滤网6。在瓶体1的底部底面上设圆形凹槽,易拉盖5嵌入圆形凹槽内,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40mm,底部圆孔4的直径为3-5mm。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