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内胆的杯子的制作方法目前市场上带内胆的杯子很多,内胆和外壳固定为一体,不可分离。内胆主要是两 种,一种是由不锈钢制成,长期使用这种含金属铬的不锈钢杯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另一 种是由紫砂材料制成,虽然解决了长期使用含金属铬的不锈钢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问题, 但是紫砂易碎,一旦内胆摔坏整个杯子就无法使用了。另外杯子的内胆壁上容易产生茶渍, 现有的杯子均存在内胆壁清洗比较麻烦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带内胆的杯子存在的上述长期使用含金 属铬的不锈钢杯对人体健康不利、紫砂内胆损坏杯子就不能使用、内胆壁清洗麻烦等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内胆和外壳可以分离,内胆能对水质进行净化,内胆壁清洗方便且内胆 可以更换的的杯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胆的杯子,包括相互匹配的杯盖和杯体,杯体包括外壳和陶制内胆,陶制 内胆通过紧固装置可分离的紧固安装在外壳内。作为优选,紧固装置是安装环,安装环与外壳内壁活动连接,陶制内胆通过安装环 紧固在外壳内,通过安装环可以方便的取出陶制内胆进行更换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与外壳内壁的顶部处螺纹连接,安装环装在陶制内胆的顶 端,陶制内胆卡在安装环与外壳底面之间,陶制内胆被安装环与外壳底面紧密的固定,不会 因为晃动发出撞击声。进一步的,安装环上卡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卡在安装环上即杯口处不易脱落,也可 以拉出以便于装入、倒出冲饮物,过滤网可以阻隔杯内的冲饮物。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装置是底托架,外壳底部贯通,底托架与外壳底部活动连接; 外壳内侧壁顶部设置抵住陶制内胆顶部的卡件,陶制内胆紧固在卡件与底托架之间。通过 底托架可以方便的取出陶制内胆进行更换和清洗。进一步的,卡件是圆环形凸台,或者外壳上部向内倾斜,倾斜面即为卡件。陶制内 胆被卡件紧密的固定,不会因为晃动发出撞击声。进一步的,底托架与外壳底部螺纹连接或通过卡扣连接,拆卸和安装都非常的方 便。进一步的,陶制内胆是炭陶内胆,外壳是不锈钢。炭陶内胆是通过竹炭粉与粘土经 高温烧制而成,其可以吸附和清理分解各类茶饮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和杂质,从而净化 水质。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带内胆的杯子,陶制内胆通过紧固装置可分离的紧固安装在外壳内,陶制内胆用于盛水,解决了长期使用含金属铬的不锈钢杯对人体 健康不利的问题,净化了水质。通过紧固装置可以方便的取出陶制内胆,内胆壁清洗和内胆 损坏更换都非常方便。综上所述,该带内胆的杯子具有结构新颖、内胆可以对茶水的水质进 行净化,内胆壁清洗和内胆更换都非常方便的优点。图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内胆的杯子,由相互匹配的可以螺纹连接的杯盖2和杯体1 构成,杯体ι包括外壳9、陶制内胆3、紧固装置和过滤网4构成,陶制内胆3通过紧固装置 可分离的紧固安装在外壳8内。外壳9由不锈钢制成,杯盖2与外壳9顶端螺纹相连。紧固装置是安装环5,安装环5与外壳9内壁活动连接,具体是安装环5与外壳9 内壁的顶部处螺纹连接,安装环5装在陶制内胆3的顶端,陶制内胆3卡在安装环5与外壳 9底面之间,陶制内胆3被安装环5与外壳9底面紧密的固定,不会因为晃动发出撞击声,通 过安装环5可以方便的取出陶制内胆3进行更换和清洗。安装环5上卡接有过滤网4,过 滤网4卡在安装环5上即外壳9顶部的杯口处不易脱落,也可以拉出以便于装入、倒出冲饮 物,过滤网4可以阻隔杯内的冲饮物。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带内胆的杯子,由相互匹配的可以螺纹连接的杯盖2和杯体1 构成,杯体1包括外壳9、陶制内胆3和紧固装置构成,陶制内胆3通过紧固装置可分离的紧 固安装在外壳8内。外壳9由不锈钢制成,杯盖2与外壳9顶端螺纹相连。紧固装置是底 托架7,外壳9底部贯通,底托架7与外壳9底部活动连接。外壳9内侧壁顶部设置抵住陶 制内胆3顶部的卡件,陶制内胆3紧固在卡件与底托架7之间。卡件是圆环形凸台6,陶制内胆3被圆环形凸台6紧密的固定,不会因为晃动发出 撞击声。底托架7与外壳9底部螺纹连接,拆卸和安装都非常的方便,通过底托架7可以方 便的取出陶制内胆3进行更换和清洗。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一种带内胆的杯子,由相互匹配的可以螺纹连接的杯盖2和杯体1 构成,杯体1包括外壳9、陶制内胆3和紧固装置构成,陶制内胆3通过紧固装置可分离的紧 固安装在外壳8内。外壳9由不锈钢制成,杯盖2与外壳9顶端螺纹相连。紧固装置是底 托架7,外壳9底部贯通,底托架7与外壳9底部活动连接。外壳9内侧壁顶部设置抵住陶 制内胆3顶部的卡件,陶制内胆3紧固在卡件与底托架7之间。外壳9上部向内倾斜,倾斜 面8即为卡件,陶制内胆3被倾斜面8紧密的固定,不会因为晃动发出撞击声。底托架7与 外壳9底部螺纹连接,拆卸和安装都非常的方便,通过底托架7可以方便的取出陶制内胆3进行更换和清洗。上述3个实施例中的陶制内胆3均采用炭陶内胆,是以竹炭粉与粘土融合一体,经 过水力的溶化、均和、沉淀和扬弃,通过起胎、拉胚或填模成型、表面光处理、雕刻、风干、装 窖等一系列精细操作,然后经高温烧制而成。其作用为吸附和清理分解各类茶饮中对人体 有害的微生物和杂质如漂白粉、农药残留,以及铅、镉、汞等重金属污染物,从而净化水质; 同时溶出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钾、镁、钙、铁、磷、锰等,供人体吸收,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 其优越的远红外功能可以使茶水中的水分子缩小,饮用后更利于人体吸收。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例如陶制内胆3也可以是紫砂内胆,实 施例2和实施例3中底托架7与外壳9底部也可以通过卡扣的结构扣合连接,凡采用本技 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带内胆的杯子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涂志龙涂志龙涂志龙涂志龙李延祚李延祚李延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延祚徐淑娇, 林璐徐淑娇, 林璐徐淑娇, 林璐徐淑娇, 林璐孙明敏, 徐晓芳
专利相关信息
-
孙明敏, 徐晓芳孙明敏, 徐晓芳吴松炎, 陈充乐吴松炎, 陈充乐汤智浩, 罗志竞汤智浩, 罗志竞汤智浩, 罗志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