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动掏耳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动掏耳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温永林
  • 公开日
    2003年10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7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7月16日
  • 申请人
    温永林
  • 文档编号
    A61F11/00GK2577810SQ022684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掏耳器,由两半壳体组成,壳体内装有小直流电动机固定在壳体上,小电动机机前端为一转动扇,杂物仓套在壳体的上端,前端为吸杂管头,其特征是壳体内设有一电源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洁耳器,其特征是软皮管套在杂物仓前端的吸杂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洁耳器,其特征是壳体内圆外套有一过滤网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掏耳器,利用其电动吸力将耳孔内的杂物清理出去,特别适合对耳孔非常敏感及有耳孔内有炎症的人群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定期的清洁耳内的杂物,而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清洁器大多为铁制品,这对耳孔敏感及耳孔内有炎症的人群来说极其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人们生活中出现的不便而采用小电动及转动风扇将耳孔内的杂物吸出来的电动掏耳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掏耳器主要由两半壳体,及装在壳体内的小直流电动机,转动扇,两节小电池,开关与套在壳体上的过滤网、杂物仓及套在杂物仓前端的软皮管等组成一壳体内装有小直流电动机并采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壳体上,小电动机前端为一转动扇,电动机的正负极分别与壳体下端内部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在盛电池壳体内的上部装有一电源开关,通过开关来调整电动机的转动与停止,然后将另一半壳体与之相配合,采用两螺丝钉使两壳体固定在一起,将过滤器套在壳体的内圆上,再将杂物仓套在壳体的上端,最后将软皮管套在杂物仓前端的吸杂管上使用时,将软皮管插入耳内,接通电源开关带动电动机转动,通过转动扇及软皮管将耳内的杂物吸出来,从而达到清洁耳孔的效果杂物仓内杂物过多时,可将其拔下,采用电池盖内的小毛刷将其杂物清理出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轻松、舒服地将耳内的杂物清理出去,而不会伤害耳孔内部,造型美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专利摘要
    一种电动掏耳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装有一转动扇其后端设有一小直流电动机,通过线路与两节小电池相连接,壳体内圆外套有一过滤网,外围外设有一杂物仓其前端套有一软皮管。通过软皮管将杂物吸入杂物仓内。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动掏耳器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半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壳体10及装在壳体内的转动扇4,转动扇4通过转动轴5与直流电动机8相联接,电动机8通过固定片6及固定螺丝7将其固定在壳体10上,电动机8两端的正负两极分别与壳体10下端底部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开关13通过电路板12分别与电动机8及电池相连接,从而达到启动及关闭的目的。然后将另一半壳体与壳体10相配合后,通过螺孔11、14将两壳体固定住,再分别将过滤网3及杂物仓2套在壳体的内圆及壳体的上端。再将软皮管1套在杂物仓前端的吸杂管上。然后在壳体10内的电池仓内分别装入两节小电池,使用时,将软皮管1插入耳内,用手拔动开关13,接通电源,电动机8轴5转动带转动扇4转动,从而达到将耳内的杂物清理出去的目的。电池仓盖15内侧挂有一小毛刷16,以便杂物仓内2杂物过多时将其清理出去。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