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急救包的制作方法急救包是医务工作者实施室外救护的常用品。检索发现,申请号为952341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损伤急救包,它包括包体、包盖、手提带,其特征在于包体的背部设有腰带鼻,手提带的固定部位缝制在包体的内面角上,可为在野外作业、旅游团的人员携带使用。另外,申请号为992089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急救包,主要由两边用拉链或魔术帖接合封口的包、固定于包两边的4个或以上的袋、分类置于各袋内的医疗用品构成,在包的至少一边接有副边,副边上设有两个或以上的袋,在袋内装有同属一类的医疗用品,在袋的表面标有用于显示袋内医疗用品品种的标记图案。这些现有急救包虽携带方便,但现场使用时,放置、打开等操作均存在不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不仅便于携带,而且现场使用十分方便的急救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急救包包括包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包体由对合的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底部铰装在底座上。由于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因此便于携带。使用时,底座可以就地搁置,上盖和下盖上端张开后,取、放包内的物品均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急救包如
图1所示,主要由注塑成形的上盖10、下盖2以及底座5构成。上盖10和下盖2对合,形同河蚌状。下盖2的上端制有提把,提把下制有可以钩住上盖10对应部位的卡子6,下盖2的下端两侧制有铰装凸环。上盖10的下端两侧制有铰装孔,底座5两侧制有支架,两支架内侧制有铰装凸台。两连接器4的一侧制有与铰装凸台吻合的凹陷,另一侧制有带螺纹中心孔的销轴,两连接器4的销轴分别穿过上盖10下端两侧的铰装孔,伸入下盖2下端两侧的铰装凸环内,与从下盖2内穿出铰装凸环中心孔的螺钉连接,两连接器4的外侧分别卡在两支架内侧的铰装凸台中,从而将上盖10、下盖2铰装在底座上。下盖2的铰装凸环中装有两端分别与上盖10和下盖2连接的扭簧3。上盖10的外侧制有内凹的中框8,框内装有盖板7和弹性压板9,用于放置创可贴等急用的薄片医药用品或标签。
本实施例的急救包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闭合时,上、下盖上端的卡子使其不会松开,确保包内物品安稳。使用时,底座可以随地搁置,上盖和下盖上端的卡子脱开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自然张开,因此取、放包内的物品均十分方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底座两支架内侧的铰装凸台上制有互为90°的四个小球窝,两连接器4一侧的铰装凸台制有与之吻合的四个小球凸,因此底座与包体的相对位置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90°,从而在需要时,可以用螺丝将底座安装在墙上,因此应用十分灵活。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急救包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