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富峰
  • 公开日
    2007年7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30日
  • 申请人
    吴富峰
  • 文档编号
    A61H1/00GK2924165SQ2005201468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器材之减震器,该健身器材的座体由上台座和下台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设有一震荡器,座体的上台座与下台座间至少设有一组减震器,上台座通过该减震器与下台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圆形弹簧减震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气压式减震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油压式减震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多层式罩盖减震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固定于下台座的橡胶减震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悬吊支承在上台座与下台座之间的橡胶减震器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器为中空六角形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材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式罩盖减震器的结构是在第一罩盖设置一中空固定柱,固定柱上有渐缩状螺纹段,依序将第一垫体、第二罩盖、第二垫体及封盖定位于固定柱上,利用螺帽紧固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而言,是指一种运动、健身器材使用的减震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健身器材之减震器,该健身器材的座体由上台座和下台座构成,座体内设有一震荡器,座体的上台座与下台座间至少设有一组起缓冲作用的减震器,上台座通过该减震器与下台座连接。借以吸收震荡器产生的过大震荡力,防止过大震荡力造成身体不适,还可防止过大震动力造成健身器材产生跳动偏移定位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健身器材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近年来国内转型为工商社会形态,紧凑、繁忙的生活脚步导致上班族连休闲假日亦需加班工作,上班族户外休闲活动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为此,业界研发出各种各样的跑步机、踏步机、腰腹挺伸健身器等中、小型运动器材,也有可改善血液循环不佳的震动型气血循环机,以及可消除身体疲劳的多功能按摩椅等昂贵健身器材。以震动型气血循环机而言,如图11所示,它主要是由一本体及一座体所构成,杆状本体顶端设有控制面板,两侧则横向延伸有握持部,以供使用者双手握持之用,座体是由一冂形上台座及一下台座组成的中空结构体,座体内设置有一震荡器,震荡器的启、闭端依靠本体顶端的控制面板操控,借以达到震荡力的强、弱或快、慢或间断、连续及渐强等方式的选择,使用者站立在上台座而启动震荡器时,可借由震荡器发出的震荡力穿过上台座而传递给脚底,转而传递至身体各部位,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达到舒缓工作压力的功效。图11所示的震动型气血循环机,仅凭借座体下台座四周增设的脚座与地面接触,脚座与地面间并无任何固定结构,震荡器产生的震荡力不仅会上传至使用者全身,更会直接传递给地面,进而导致气血循环机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连带造成气血循环机因震荡力过猛而产生机台跳动、偏移定位点的缺陷,不仅会抵消震荡器传递给人体的震荡按摩效力,还可能因长时间使用,造成气血循环机跳动偏移行程过大而碰撞到周围的物品,导致周围物品掉落、损坏等问题;容置震荡器的座体内无任何的减震设计,震荡器发出的震荡力导致座体震动,而发出扰人的碰撞噪音,由此可见,现有的震动型运动健身器材,确实有待进一步改善,使健身器材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身器材的减震器,以吸收震荡器产生的过大震荡力,防止过大震荡力造成人体使用上的反效果,还可防止健身器材偏移定位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身器材之减震器,该健身器材的座体由上台座和下台座构成,所述座体内设有一震荡器,座体的上台座与下台座间至少设有一组减震器,上台座通过该减震器与下台座连接。所述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为圆形弹簧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为气压式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为油压式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为多层式罩盖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为固定于下台座的橡胶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为悬吊支承在上台座与下台座之间的橡胶减震器。
所述橡胶减震器为中空六角形。
所述多层式罩盖减震器的结构是在第一罩盖设置一中空固定柱,固定柱上有渐缩状螺纹段,依序将第一垫体、第二罩盖、第二垫体及封盖定位于固定柱上,利用螺帽紧固。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在运动、健身器材的座体内设置一震荡器,于构成座体的上台座及下台座间设置至少一组减震器,借以达到吸收、缓冲震荡器产生的过大震荡力,防止过大震荡力造成身体不适,还可防止健身器材产生跳动偏移定位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筒形橡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圆形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多层式罩盖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固定式剪断型橡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悬吊式剪断型橡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矩形橡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中空六角形橡胶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油压式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材的气压式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的震动型健身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健身器材 10--本体 11--控制面板12--握把部20--座体21--上台座22--下台座 23--脚座24--容置空间25--震荡器A--筒形橡胶减震器 B--圆形弹簧减震器C--多层式罩盖减震器D--橡胶减震器D1--橡胶减震器 E--矩形橡胶减震器F--中空六角形减震器G--油压式减震器H--气压式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健身器材缓冲、泄压用减震器,请参照图1、图2所示,图中所示是举例震动型健身器材的结构叙述,并非企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与健身器材的搭配使用上作任何局限。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1主要包括一本体10,为金属杆状结构体,本体10顶端设置有一盘状的控制面板11,两侧则横向延伸有杆状的握把部12,握把部12是供使用者双手握持之用,以增加健身器材的使用安全性,控制面板11的表面有多个功能钮、内部IC控制总成,皆为习知惯用的控制电路,且控制面板亦非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重点,此处不就控制面板的细部组成进一步冗述。
一座体20,包括有一冂形的上台座21、固设在上台座21底缘的下台座22,及设置在下台座22周边缘与地面贴触的橡胶脚座23,由金属或硬质塑胶材制成的上台座21与下台座22内部围成一容置空间24,从而形成中空状座体20;上台座21与下台座22围成的容置空间24内设有一震荡器25,震荡器25则与控制面板11呈电性连结关系,电源启动后使用者可选择性按压控制面板11上的各种功能钮,令座体20内的震荡器25产生不同强、弱、快、慢震荡频率,或者控制震荡器25以间歇性、连续性或渐强性等震荡频率进行震动,令站立于上台座21使用区的使用者脚底,能感受到震荡器25穿透上台座21的震荡力,再由脚底渐进传递至身体各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各机能的新陈代谢,达到舒筋活血、通体舒畅的功效。
座体20的上台座21及下台座22围成的容置空间24内,至少设有一组起缓冲、泄压作用的减震器,上台座21通过该减震器与下台座22连接,借以达到吸收、缓冲震荡器25工作产生的震荡,降低震荡器25释放出的过大震荡力,防止其传递至人体造成人体不适,还可防止健身器材1因震动力过猛跳动,而产生定位偏移的碰撞现象,实可谓一新颖且具有实用功效的设计,值得业界人士大力推广。
设置在上台座21及下台座22之间的减震器可采用以下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揭示的圆筒状的筒形橡胶减震器A。
如图3所揭示的圆形弹簧减震器B。
如图4所揭示的多层式罩盖减震器C,该多层式罩盖减震器C的结构是在第一罩盖设置中空固定柱,固定柱上设有渐缩螺纹段,第一罩盖位于底端,再依序将第一垫体、第二罩盖、第二垫体及封盖摞叠定位于固定柱上,并以螺帽紧固,借由该多层式罩盖减震器内的第一、第二垫体,达到吸收、缓冲震荡器产生的震荡力的功效。
如图5所揭示的固定于下台座22的橡胶减震器D。
如图6所揭示的悬吊支承在上台座与下台座之间的橡胶减震器D1。
如图7所揭示的圆形或矩形橡胶减震器E。
如图8所揭示的由橡胶材质制成的中空六角形减震器F。
如图9所揭示的利用油压缸的油压式减震器G。
如图10所示的利用气压缸的气压式减震器H。
上述诸多实施方式,皆能达到泄压、吸收、缓冲震荡器25产生过大震荡力的功效,从而彻底解决习知结构的各项缺陷。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