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次性修脚刀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次性修脚刀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正勇
  • 公开日
    2007年2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18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18日
  • 申请人
    任正勇
  • 文档编号
    A61B17/32GK2865582SQ20052013276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次性修脚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的后部具有连接柄(3),所述刀柄(2)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2)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3)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沿轴向截面为锥尖角小于20°的锥形,所述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锥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锥形刀头(1)后端面的上、下表面分别顶在所述刀柄(2)前端面的上、下表面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或直线形刃或斜线形刃,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小于18°,所述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矩形或∪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5)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所述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二个凹槽(4),所述通孔(5)的数量为二个,所述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6°-16°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2)的后端通过注塑连接有镊子(7),所述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8°-14°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10°-12°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为片形,所述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片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修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为趟刀刀头或奔刀刀头或扦刀刀头或嵌指刀刀头或刮脚刀头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概括地说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手脚病的医用器械技术背景目前人们使用的修脚刀的刀柄和刀头是一体制作的医生在治疗各种手脚病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同一把修脚刀直接给多名患者治病,这样即不卫生,也很容易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有人准备多把修脚刀,在治疗时作到一人一刀,在使用后对刀进行消毒,再重复使用但有时因消毒不彻底,也会形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卫生,可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一次性修脚刀一次性修脚刀,包括刀头和刀柄,所述刀头的后部具有连接柄,所述刀柄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头沿轴向截面为锥尖角小于20°的锥形,所述连接柄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与锥形刀头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锥形刀头后端面的上、下表面分别顶在所述刀柄前端面的上、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头前端的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或直线形刃或斜线形刃,刀头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小于18°,所述连接柄的二侧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矩形或∪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连接柄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连接柄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上,连接杆和刀柄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所述连接柄的二侧边分别设有二个凹槽,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二个,所述刀头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6°-16°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柄的后端通过注塑连接有镊子,所述刀头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8°-14°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头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为10°-12°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头为片形,所述连接柄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与片形刀头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中所述刀头为趟刀刀头或奔刀刀头或扦刀刀头或嵌指刀刀头或刮脚刀头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其刀头的后部具有连接柄,刀柄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相连接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直接固定在刀柄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和刀柄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
  • 专利摘要
    一次性修脚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的后部具有连接柄(3),所述刀柄(2)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2)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3)相连接。由于其刀头的后部具有连接柄,刀柄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相连接。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直接固定在刀柄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和刀柄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卫生,可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一次性修脚刀。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次性修脚刀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片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锥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片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锥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片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为锥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0是图19的俯视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2是图21的刀头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包括刀头1和刀柄2,刀头1的后部具有连接柄3,刀柄2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刀柄2通过注塑或插装与连接柄3相连接。图1和图2所示的刀头1为片形趟刀,其刀头1为片形,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片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图3和图4所示的刀头1为锥形趟刀,刀头1沿轴向截面为锥尖角小于20°的锥形,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通常为10°-12°,或者在8°-14°之间,或者在6°-16°之间,或者在18°以下,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锥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锥形刀头1后端面的上、下表面分别顶在连接杆6或者刀柄2前端面的上、下表面上,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趟刀的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将图5和图6所示的刀头1安装在图1和图2所示或图3和图4所示的连接杆6上使用,或者直接安装在刀柄2上使用。
图7和图8所示的刀头1为片形奔刀,其刀头1为片形,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片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9和图10所示的刀头1为锥形奔刀,刀头1沿轴向截面为锥尖角小于20°的锥形,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通常为10°-12°,或者在8°-14°之间,或者在6°-16°之间,或者在18°以下,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锥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锥形刀头1后端面的上、下表面分别顶在连接杆6或者刀柄2前端面的上、下表面上,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奔刀的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将图11和图12所示的刀头1安装在图7和图8所示或图9和图10所示的连接杆6上使用,或者直接安装在刀柄2上使用。
图13和图14所示的刀头1为片形扦刀,其刀头1为片形,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片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15和图16所示的刀头1为锥形扦刀,刀头1沿轴向截面为锥尖角小于20°的锥形,刀头1沿轴向截面的锥尖角通常为10°-12°,或者在8°-14°之间,或者在6°-16°之间,或者在18°以下,连接柄3为板状,板状的连接柄3与锥形刀头1后端的中部相连为一体,锥形刀头1后端面的上、下表面分别顶在连接杆6或者刀柄2前端面的上、下表面上,刀头1前端的刀刃为直线形刃,连接柄3的二侧边分别设有2个矩形的凹槽4,或分别设有2个∪形或半圆形或梯形的凹槽4,连接柄3的表面上设有2个通孔5,连接柄3插装在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连接杆6上,连接杆6和刀柄2之间采用榫、槽结构插装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将刀头1直接固定在刀柄2上,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片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的刀头1刀刃为凸出的弧形刃的锥形扦刀的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将图17和图18所示的刀头1安装在图13和图14所示或图15和图16所示的连接杆6上使用,或者直接安装在刀柄2上使用。
如图19、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也可以是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刀柄2的前端安装有嵌指刀刀头1,在刀柄2的后端通过注塑连接有镊子7。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如图21、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修脚刀,也可以是在塑料或木材制成的刀柄2的前端安装有刮脚刀头。在使用时,可通过淘汰使用过的刀头1和刀柄2来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