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冯小牛
  • 公开日
    2013年8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2日
  • 申请人
    上海阿鲁考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F13/074GK203160586SQ2012206820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包括连接片(I)、侧吊片(2)、上吊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I)前部设有连接卡口(4),后部设有连接槽(5);侧吊片(2)由侧连接片(5 )和固定调节片(6 )组成,侧连接片(5 ) —侧设有直角卡口( 7 ),固定调节片(6 )上设有安装连接槽(8),侧连接片(5)与固定调节片(6)之间可调连接;上吊片(3)下端设有直角卡口( 7 ),上端设有直角连接板(12 ),直角连接板(12 )上开有连接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的连接卡口(4 )与连接片板呈直角形成组合设备集成带的顶部连接片(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I)通过其上的连接卡口(4)和连接槽(5)可拆卸连接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前、后副龙骨(10),使前、后副龙骨(10)连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吊片(2)通过侧连接片(5)上的直角卡口(7 )与单灯组合设备集成带一侧的铝合金连接板(11)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固定调节片(6)上的连接槽(8)与轻钢龙骨(1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片(3)通过其上的直角卡口(7)与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副龙骨(15)可拆卸连接,并通过上端直角连接板(12)与轻钢龙骨(1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龙骨(15)通过组合设备集成带吊杆(14)与天花板固定连接
  • 技术领域
    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抟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功能设备顶面安装的集成带,尤其是一种用于组合设备集成带之间连接和组合设备集成带吊装的连接件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包括连接片、侧吊片、上吊片,连接片前部设有连接卡口,后部设有连接槽;侧吊片的侧连接片一侧设有直角卡口,侧吊片的固定调节片上设有安装连接槽,侧连接片与固定调节片之间可调连接;上吊片下端设有直角卡口,上端设有直角连接板,直角连接板上开有连接槽。组合设备集成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侧吊片、上吊片后,组合设备集成带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可根据现场情况可任意拆卸调整,亦可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单边灯带,双边灯带等。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副龙骨固定于主龙骨上既保证了吊顶的稳固性,又保证了吊顶的平整性,简便了管理,减轻了安装工人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统一了集成设备带和吊顶的安装的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的制作方法目前,集成设备带市场,虽然各企业都尽其所能,在规格种类、外观造型等方面卯足了心思。但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它作为单一材料单元,没有充分考虑与吊顶的对接,或对接口产品限制要求过多,让施工安装人员感到束手无措。如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54909.1,公开了一种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集成带固定安装于建筑构造,集成带的横截面呈槽形,形成内部容纳区(图1),容纳区内安装至少一个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终端可以是喷淋头、烟感器、监控探头、喇叭、发光体或空调风口,喷淋头、烟感器、监控探头、喇叭、发光体朝向集成带外部;当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是空调风口时,集成带开有与空调风口相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与集成带外部贯通。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269925.3,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集成带,由金属板材制成,形成未封闭的容纳区,集成带的容纳区内支撑至少一根横撑,横撑的两端固定于集成带的壁上。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269892.2,公开了一种集成带的对接结构(图2),包括由金属板材制成的集成带,集成带的横截面呈凹形,其凹形截面的三边分别是两条侧边和中边,集成带至少一边的近端部设置插槽,该插槽的槽口朝集成带的长度方向;设一对接片,其与插槽相适配,两根集成带对接时,对接片的两头分别插入两根集成带相对应的插槽内。上述三种集成带的横截面均呈槽形,由金属板材制成,其宽度不能随意变动,长度最长只能做到2.4米,内部还需要横撑来加强,并且两个集成带之间需要对接结构来连接。给制造和安装带来不便,尤其是无法应用于安装宽度和长度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建筑室内吊顶。特别是上述三种集成带无法根据设计要求用通用连接件和卡口将设备带连接加长,以及将副龙骨悬挂在天花板上,制成单边灯带,双边灯带或更多。设备带长度可根据现场或设计要求任意选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传统灯具组成带来接头过多而影响灯带的完整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组合设备集成带的连接吊装结构件,用于解决现有集成带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以及集成设备带可根据现场情况可任意拆卸调整,亦可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单边灯带,双边灯带或更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包括连接片、侧吊片、上吊片,其特点是:连接片前部设有连接卡口,后部设有连接槽;侧吊片由侧连接片和固定调节片组成,侧连接片一侧设有直角卡口,固定调节片上设有安装连接槽,侧连接片与固定调节片之间可调连接;上吊片下端设有直角卡口,上端设有直角连接板,直角连接板上开有连接槽。连接片的连接卡口与连接片板呈直角形成组合设备集成带的顶部连接片。连接片通过其上的连接卡口和连接槽可拆卸连接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前、后副龙骨,使前、后副龙骨连成一体。[0008]侧吊片通过侧连接片上的直角卡口与单灯组合设备集成带一侧的铝合金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固定调节片上的连接槽与轻钢龙骨固定连接。上吊片通过其上的直角卡口与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副龙骨可拆卸连接,并通过上端直角连接板与轻钢龙骨固定连接。轻钢龙骨通过组合设备集成带吊杆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组合设备集成带对接、吊顶和安装不便以及集成设备带可根据现场情况可任意拆卸调整,亦可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单边灯带,双边灯带或更多的技术问题。组合设备集成带采用本发明的连接片、侧吊片、上吊片后,组合设备集成带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可根据现场情况可任意拆卸调整,亦可根据设计要求制成单边灯带,双边灯带或更多的。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副龙骨固定于主龙骨上即保证了吊顶的稳固性,又保证了吊顶的平整性,简便了管理,减轻了安装工人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统一了集成设备带和吊顶的安装的方法。并可将集成设备带的副龙骨作主龙骨直接吊装,吊顶材料安装搁置在集成设备带的副龙骨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设备集成带在设计和安装上结合了金属吊顶的安装手段、方式和节点,使之安装更为简练和统和其配套的金属吊顶宛如一体。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商务写字楼宇,公共事业建筑,公共交通建筑,公共商业建筑等。图1是现有的集成带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集成带的对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连接片立体示意图;图5是侧吊片立体示意图;图6是上吊片立体示意图;图7是顶部连接片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组合设备集成带安装的立体示意图。下面结构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设备集成带连接吊装结构件,包括连接片1、侧吊片2、上吊片3。如图4所示,连接片I前部设有连接卡口 4,后部设有连接槽5。连接片I通过其上的连接卡口 4和连接槽5可拆卸连接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前、后副龙骨10,使前、后副龙骨10连成一体。如图5所示,侧吊片2由侧连接片5和固定调节片6组成,侧连接片5 —侧设有直角卡口 7,固定调节片6上设有安装连接槽8,侧连接片5与固定调节片6之间可调连接。侧吊片2通过侧连接片5上的直角卡口 7与单灯组合设备集成带一侧的铝合金连接板11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固定调节片8上的连接槽8与轻钢龙骨14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上吊片3下端设有直角卡口 7,上端设有直角连接板12,直角连接板12上开有连接槽12。上吊片3通过其上的直角卡口 7与组合设备集成带的副龙骨15可拆卸连接,并通过上端直角连接板12与轻钢龙骨15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连接片I的连接卡口与连接片板呈直角形成组合设备集成带的顶部连接片9。如图8所示,组合设备集成带安装时,通过副龙骨10上端面上的安装插槽和上吊片3与轻钢龙骨15连接,其中,上吊片3下端的直角卡口 7插入副龙骨10上端的安装插槽内。组合设备集成带一侧的铝合金连接板11通过侧吊片2与轻钢龙骨15连接,其中,侧吊片2的侧连接片5上端直角卡口 7插入铝合金连接板11侧面的安装插槽内,侧吊片2的固定调节片6与轻钢龙骨15固定连接。轻钢龙骨15通过组合设备集成带吊杆14与天花板固定连接。且连接片1、侧吊片2和上吊片3可在组合设备集成带内任意位置卡上和安装。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构想,在本实用新型的和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