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苦菜茶的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苦菜茶的制备方法
  • 发明者
    陈进实
  • 公开日
    2010年8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4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4月12日
  • 申请人
    陈进实
  • 文档编号
    A23F3/34GK101810232SQ2010101439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采摘及预处理采摘苦菜的嫩叶,加水浸泡10~3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b、杀青将步骤a获得的苦菜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0~20分钟,晾干;c、揉捻造型将杀青后的苦菜进行揉捻加工,并根据观感确认造型,控制时间在15~30分钟内;d、炒制在150~220℃下炒10~20分钟;e、精选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苦菜晾干后在温度130 150°C下烘焙5 2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炒制的温度为180 200 "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炒制后的苦菜进行提香、 脱毫和抛光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揉捻机进行苦菜的揉捻处理,转 速控制在40 50转/分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将分离后的苦菜 粉碎,制成简易茶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苦菜茶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苦菜茶的制备方法众所周知,苦菜,又称苦苣菜、苦麻菜、苣荬菜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从外 形上看,苦菜茎直立,叶呈披针形或圆形,通常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齿,头状花序顶 生,花冠黄色。民间食用苦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诗经 谷风》中有云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苦菜有清凉解毒、消炎利尿、排脓去淤消肿等功效。主治肠炎、盲肠 炎、产后腹痛、急慢性结肠炎、眼结膜炎等症。苦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据测定,每百克鲜菜 中含蛋白质1. 8克,糖类4. 0克,食物纤维5. 8克,钙120毫克,磷52毫克及锌、铜、铁、锰等 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i、B2、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腊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 等化学物质。苦菜中含有维生素C88毫克,胡萝卜素3. 22毫克,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 和2. 3倍。苦菜嫩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当。食用苦菜有助于促 进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大脑机能。苦菜中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预防贫 血,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多种维生素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维生 素缺乏。如皮肤红肿炎症或湿疹发痒,苦菜全草煎汤外洗效果明显,因此,民间谤语称“苦菜 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苦菜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收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老百姓有春季挖苦菜的习惯,但是 苦菜直接食用口感较差,味苦而不能入口,大大限制了苦菜的保健作用的推广;同时,苦菜 生长期短,每年只是春季才可采摘,其它季节即使想吃也无法购买,因此需要特殊的处理方 法使苦菜可以四季食用,大大发挥其保健的功效。中国发明专利ZL92111874. 0提供了一种苦菜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是将采集来的 苦菜经精选,除杂,清洗、切成小段,放入铁锅炒制,先用60—75°C温度爆炒1一2分钟, 然后使温度降至40—50°C之间,慢火翻炒7—9分钟,使所含的大部分水分蒸发出去,叶 子由绿变成深绿色,并散发出一股清香味,放在无阳光通风处阴干即成。该方法制成的苦 菜茶口感一般,仍然具有较大的苦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末茶,同时该制备方法仍 以小规模生产为主(仅适于少量苦菜的处理),产量较低。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口感好、色泽佳、营 养损失少、生产过程中碎末茶产生量少且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苦菜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采摘及预处理 采摘苦菜的嫩叶,加水浸泡10 3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b、杀青将步骤a获得的苦菜隔水 蒸煮,水开后蒸10 20分钟,晾干;C、揉捻造型将杀青后的苦菜进行揉捻加工,并根据观 感确认造型,控制时间在15 30分钟内;d、炒制在150 220°C下炒10 20分钟;e、精选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本发明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苦菜在揉捻和炒制之前,先经过隔水蒸煮这一步骤进行预处理,蒸煮后的苦菜具有叶熟不变色、色翠不生、叶质柔软的特点,使得后续的揉捻 和炒制过程中碎末茶的产生量较少,炒制时苦菜不宜焦掉,提高了苦菜茶的产率,降低了成 本。蒸煮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产生水闷气和叶色熟烂,无法制成茶,因此,本方法选择在水 开后蒸10 20分钟。步骤a中,采摘的苦菜嫩叶先加水浸泡10 30分钟,可以使苦菜中 微小的害虫浮出水面,从而达到去除杂质和害虫的目的,时间过长会使叶片含水量增加,不 利于后续工序。如有条件,可采用天然泉水浸泡苦菜。揉捻和炒制工序同一般的茶叶制作 方法,揉捻可采用揉捻机,炒制可采用炒茶机,从而实现苦菜茶的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炒制 过程中,控制炒茶机的压板与炒锅压制苦菜的次数在8-13次范围内,10次为最优方案,压 制的目的是将苦菜叶片压扁成型,压制次数过多会导致苦菜的叶片碎烂、无法成茶;本发明 方法中与茶叶的炒制方法略有不同,茶叶的压制次数至少要超过20次,本发明方法的揉捻 过程是一边压扁一边揉捻成型的。根据需要,苦菜茶可以压扁制成片状的,也可以制成卷曲 状的。作为优选,步骤b中,苦菜晾干后在温度130 150°C下烘焙5 20分钟。烘焙是 利用高温进一步增加色香味,可以采用传统的制茶方法用火炭进行烘烤,这一步骤使得制 成的苦菜茶香味浓郁,冲泡后苦味大大降低、口感佳。作为优选,步骤d中,炒制的温度为180 200°C。炒制的温度控制在180 200°C 范围内,可防止苦菜在炒制过程中产生烟焦茶。作为优选,步骤d中,炒制后的苦菜进行提香、脱毫和抛光处理。这一步骤可有效 去除苦菜叶子上的毛刺,从而大大提高成品苦菜茶的质量,常用茶叶辉干机来完成。作为优选,步骤e中,将分离后的苦菜粉碎,制成简易茶包。苦菜茶的简易茶包产 品,具有携带方便、取用简单的优点。作为优选,如采用揉捻机进行苦菜的揉捻处理,转速以40 50转/分为宜,过快, 揉捻质量差,碎茶多,过慢则不易成型。本发明提供的苦菜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味道纯正、清香宜人,是一种凉血解 毒,消暑降温饮用佳品,并具有抗衰老,防治癌瘤,强身健体,洁肤美容多种功效。本发 明的方法,由于采用了隔水蒸煮的预处理,可以使苦菜保持色泽不变,同时软化叶片,使后 续揉捻过程中整条叶片不易破碎,减少了碎末茶的产生;另外,与炒制相比,蒸煮可保留苦 菜中大部分的营养成分,使苦菜熟化程度均一,避免炒制过程中出现部分炒熟的现象。本发 明的方法得到的苦菜茶具有口感好、色泽佳、营养损失少的特点,冲泡后苦味浅、后味绵长、 清香四溢,另外,本法可实现苦菜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利于苦菜的利用与推广。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1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0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将晾干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 速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在150°C下炒制20分钟,使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得到11. 7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 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2: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3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6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将晾干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 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使用炒茶机炒制,在180°C 下炒制15分钟,炒制过程中压板与炒锅压制苦菜的次数为10次。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 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得到14. 8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3: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2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5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将晾干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 速5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使用炒茶机炒制,在200°C 下炒制20分钟,,炒制过程中压板与炒锅压制苦菜的次数为12次。使苦菜炒干、颜色变为 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进行提香、脱毫、抛光处理,得到10.9 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4:
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25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30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将晾干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 速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20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在220°C下炒制10分钟,使 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进行提香、脱毫、 抛光处理,得到12. 6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5:
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15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25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将晾干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 速48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放入炒茶机内在200°C下炒 制10分钟,炒制过程中压板与炒锅压制苦菜的次数为8次。使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 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进行提香、脱毫、抛光处理,得到11. 2公斤苦 菜茶。将得到的苦菜茶粉碎,制成简易茶包,封装。实施例6
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2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5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晾干的苦菜烘焙5分钟左右后放入揉捻机 内进行揉捻,转速45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在180°C下 炒制10分钟,使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 进行提香、脱毫、抛光处理,得到10. 8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7:
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2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5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之后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10分钟左右, 温度控制在130°C左右,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烘焙后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速 45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10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在220°C下炒制10分钟,使苦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进行提香、脱毫、抛 光处理,得到10. 5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实施例8 采摘苦菜的嫩叶50公斤,除去带病虫的老叶,加水浸泡20分钟,洗净控干水分后上笼 屉隔水蒸煮,水开后蒸15分钟,拧干水分后晾干,之后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10分钟左右, 温度控制在150°C左右,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烘焙后的苦菜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转速 45转/分左右,揉捻时间为30分钟左右。揉捻成条状的苦菜在220°C下炒制10分钟,使苦 菜炒干、颜色变为黑绿色时出锅,待其降至自然温度后,用辉干机辉干,进行提香、脱毫、抛 光处理,得到10. 5公斤苦菜茶。分检出焦黄的叶子和碎渣,打包。烘焙时间可控制在5 20分钟。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 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 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a、采摘及预处理;b、杀青;c、揉捻造型;d、炒制;e、精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制成的苦菜茶口感一般、具有较大的苦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末茶的问题,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苦菜茶具有口感好、色泽佳、营养损失少的特点,冲泡后苦味浅、后味绵长、清香四溢,本方法实现了苦菜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