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滑行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滑行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继华
  • 公开日
    2009年11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4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4月23日
  • 申请人
    孙继华
  • 文档编号
    A63C17/04GK101579567SQ2009101068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滑行器及其滑轮的放置排列方法,所述滑行器由踏板(3)、支架(2)、斜轮(1)、中心轴(8)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斜轮(1)倾斜安放在踏板(3)一侧,所述踏板横梁通过支架(2)固定在中心轴(8)上2. —种滑行器及其滑轮的放置排列和使用方法,所述滑行器由踏板(3)、支架(2)、母斜轮G),中 心轴(8),支架横梁(12)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母斜轮(1)呈单面凹形,所述凹形斜轮(1)呈半 包围状包围支架横梁,所述悬臂支架(2)垂直悬吊在母斜轮(1)的中心轴(8)上,轮径较小的子斜轮(6) 固定在后轮支架(15)上3. —种滑行器及其滑轮的独特使用方法,所述滑行器由凹形斜轮(l)、踏板(3)、支架(2)、中心轴 (8)等部分构成所述踏板横梁(12)通过悬臂支架(2)悬吊在斜轮(1)的中心轴(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器只使用一个倾斜安放在支架(2)—侧的凹形斜轮(1),承重支架悬吊在凹形斜轮(1)的中心轴(8)上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轮(1)的轮辐上加有固连轮辐(14)的 蒙皮(13),对轮辐起固定牵拉作用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支架上方有一横档,可沿轮圈(4)弧形纵向延伸6.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母斜轮(1)和子斜轮(6)中间,加装有过渡轮(7), 与前后滚轮的触地点处于同-一纵向重心位置附近7.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母斜轮(1)和子斜轮(6)中间,可以加装略 微离地的过渡轮8.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子斜轮(6)与母斜轮在同一纵向上呈反向倾斜状9.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母斜轮(1)与子斜轮(6)的轮弧从俯视看虽然互不干涉,但 从侧面看却轮弧相交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滑行器,其特征在于其斜轮(1)上可以加装减震轮胎(5)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滚动行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滑行器(二)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图7、图8、图9、图10对实施例之--进行具体说明该实施例为一个斜轮滑行器,由轮圈 (4)、轮辐(14)、蒙皮(13)、斜轮(1)、支架(2)、踏板(3)、中心轴(8)、过渡轮(7)构成将高 过踏板(3)的两个斜轮U〉倾斜安放在踏板(3) —側,将踏板(3)的支架(2)与斜轮(1)的中心轴 (8)固定相连斜轮(1〉采用具有一定横向厚度的轮辐(14)以应对斜轮(1)的横向受力,在轮辐(14) 外加蒙皮与轮辐(14)成整体,起到防止轮辐(14)变形的牵拉作用,在两个纵向紧靠的斜轮a>触地 点中间,可加装一个安放在踏板(3)下面的过渡轮(7),让过渡轮(7)的轮弧与斜轮(U的轮弧从侧 面看在纵向上相交重叠,从俯视看,三轮各不千涉.以降低轮弧交叉点,减小垂直障碍对后轮的第二次冲击 增加所述斜轮滑行器的通过能力和平稳越障能力下面结合图5、图6、对实施例之二进行具体说明该实施例为一个子母轮滑行器,由轮圈(4)、轮 辐(14)、母斜轮(1)、子斜轮(6)、过渡轮(7)、悬臂支架(2)、后轮支架(15)、中心轴(8)构成将 母斜轮(1)倾斜安放在悬臂支架(2) —侧,将后轮支架(15)与悬臂支架(2)相连,悬臂支架(2)垂直于地面与母斜轮(1)的中心轴(8)通过轴承相连母斜轮a)呈单面凹形,以便在凹形的轮辐a4)空间放置支架(2),以利减少母斜轮(1)的仰倾角.凹形的母斜轮(1)可采用具有--定横向厚度的轮辐(14)以 应对母斜轮U)的横向受力,在轮辐(14)外可加蒙皮与轮辐(14)成整体固定,起到防止轮辐(14) 变形的牵拉作用,母斜轮U)与子斜轮(6)从侧面看轮弧在纵向上相交重叠,从俯视看,前后轮各不干 涉.在母斜轮(1)与子斜轮(6)的触地中间线上,可加装一个垂直安放在后轮支架(15)上的过渡轮(7), 让过渡轮(7)起到再次降低母斜轮(1)与子斜轮(6)的轮弧交叉点的作用,以减小高于轮弧交叉点的 垂直障碍对后面子斜轮(6)的二次冲击,增加所述子母轮滑行器的通过能力和平稳越降能力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实施例之三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三为一个独轮滑行器,由轮圈(4)、 轮辐(H)、凹形斜轮(1)、轴承(9)、轴承垫圈(11)、悬臂支架(2)、踏板横梁(12)、中心轴(8)、轮 胎(5)构成将斜轮(i)倾斜安放在悬臂支架(2) —侧,在倾斜的斜轮(i)的中心轴(8)上安放轴 承(9),将悬臂支架(2)垂直固定在轴承(9)上,悬臂支架(2)垂直于地面与母斜轮(1)悬臂支架(2) 与踏板横梁(12)成一体悬挂斜轮(1)呈单面凹形,采用具有一定横向厚度的轮辐U4)以应对斜轮 (1)的横向受力,在轮辐(14)外加蒙皮与轮辐(14)成整体,起到防止轮辐(14)变形的牵拉作用, 斜轮(1)从三面部分包围足踏横梁(12),横梁(12)的重心处于斜轮(1〉的触地点上斜轮(l)上可加装减 震轮胎(5).所述独轮滑行器由于只有一个轮子,所以不再有受障碍第二次冲击的缺陷由于采用了单面凹 形的轮辐结构,减小了悬臂支架(2)与斜轮(1)在空间上的相互千涉,让斜轮(l)的倾斜角度减小到嚴 低程度增加了斜轮滑行器的通过能力和平稳越障能力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滑行器的制作方法目前的各种滑行器,采用了多种滚动排列方式;有为了增加滑行器的横向稳定性而采用的双排四轮式, 有为了增加纵向平稳过渡能力而采用的单排多轮式等。但都未能增加轮径高度提高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 力。滑行轮通常安装在踏板下方,而踏板高度的升高会增加对人体足部的扭矩力,相应增加足部受到扭伤 的风险;所以踏板的高度受到限制,使滑行器的轮径高度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对滑行器来说,较为重要的过 垂直墙能力也因此一直受到踏板高度的制约,未能得到提高。在过垂直墙时,前后轮依次翻越同一高度的 障碍,滑行器后轮受到障碍的第二次冲击力与前轮大到相当,这两种矛盾,目前都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轮轮径可高过踏板,有较高过垂直墙能力的滑行器及其滚轮安置 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解决普通滑行器后轮受到同一障碍的第二次冲击力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三个 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垂直墙能力高,而第二次冲击力较小的滑行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一些 方案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采用将滚轮倾斜安放在踏板一側的结构:该结构由踏板(3)、支架(2)、 斜轮(1)、中间过渡轮(7)、以及连接支架(2〉的中心轴(8)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斜轮(1) 倾斜安放在踏板(3) —侧,所述踏板和支架通过中心轴(8)周定在斜轮(1)上,所述过渡轮(7〉处于 前后两个斜轮(1)中间组成一个触地点处于同一纵向线的滚轮组。所述斜轮(1)的触地点处于踏板(3)的纵向重心位置,起滚动作用。所述中心轴(8〉由斜轮(1)向支架(2) 倾斜延伸,所述支架(2)与地面垂直并连接倾斜的中心轴(8)起滚动承重作用。所述支架(2)处于斜轮(1)仰 倾側面,支架(2)上的足踏重心应尽量处于斜轮(1)纵向触地线上。在两个斜轮(l)触地点的中间位置,可以 加装一个垂直或呈与斜轮a)反向倾斜的中间过渡轮(7〉.过渡轮(7)的轮径大小以不与前后轮干涉为宜.所 述过渡轮(7)通过降低三个轮弧相交点的垂直高度,来达到减小第二产次障碍冲击力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采用子母轮结构的方式:该结构由母斜轮(l),子斜轮(6),支架(2),中 心轴(8),后轮支架(15),过渡轮(7)构成。其特征在于前面的母斜轮(1)呈单面凹形,所述悬臂支架《2) 呈垂直状与母斜轮(1)中心轴(8)连接.在悬臂支架(2〉下方最好低于中心轴(8)处悬挂踏板(3),让踏板横 梁(12)的重心最好处于母斜轮(1)的触地纵向线上,可以让一部分踏板横梁(12)处于母斜轮(1)一側的凹形 空间中,从而达到利用轮辐(14)凹形空间放置支架(2),减小斜轮仰倾角.可以在不提高踏板(3)高度的情况 下,采用髙过踏板(3)高度的大直径母斜轮(1)来提高所述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在母斜轮(1)后通 过后轮支架(15)安放一个与母斜轮反向倾斜的轮径较小的子斜轮(6),在母斜轮(1)与子斜轮(6)的中间安 放一个过渡轮(7),所述过渡轮(7)通过支架(15)与踏板横梁(12)固定,让所述子斜轮(6)与母斜轮(1) 在因相互倾斜而腾出的垂直空间中轮弧相交,在纵向上更加靠近;从侧面看,所述子斜轮(6)与所述母斜轮 (l)的轮弧在纵向上呈相交重叠,从俯视来看,处于纵向中心线上的轮子各不干涉,在前后两个轮子中间还 可以加一个过渡轮(7)来降低母斜轮(1)与子斜轮(6)的轮弧交叉点,以使所述子母轮滑行器在翻越高过轮 弧纵向交叉点的垂直障碍时,过渡轮(7)可以不必从较髙障碍的最低处开始翻越,因而障碍对过渡轮(7)和后斜轮(l)的冲击可相应减小。所述过渡轮(7)可以不参与滑行受力,所以可以略高于地面.所述子母轮滑行 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较高垂直墙对后轮的二次冲击受到过渡轮(7)的限制.增加了所述子母轮 滑行器的越障平稳性.根据上述说明可看出,本发明采用所述凹形母轮(1)倾斜安放固定在踏板(3)—侧,并可半包围踏板(3),利用凹形轮辐(14〉的凹形空间安置踏板(3),可减小所述母斜轮a)的仰倾角,侧面放置的母斜轮(l)也使轮径高度不再受踏板(1)高度限制,因而消除了人体足部扭矩承受能力限制踏板髙度,而踏板高度限制滚轮高 度的矛盾.使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突破性的提升,由于解决了轮子受踏板髙度限制的问题,斜轮直径 较传统滑行器滑轮加大,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提髙。本方案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利用安放倾斜的凹形斜轮(l)的结构方式,可充分利用斜轮(O凹形空间放 置支架(2),减小斜轮(1)的仰倾角,造出轮径高过踏板(3)的滑行器,在不增高重心的情况下,增加、滑行器 的过垂直墙能力。采用纵向轮弧相交的多轮结构减小降碍物的第二次冲击。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来用将踏板安放在一个倾斜轮一恻的结构:该结构由一个呈倾斜的单面凹 形的凹形斜轮(l)、中心轴(8)、悬臂支架(2)构成。所述斜轮(l)呈单面凹形,安放在悬臂支架(2)倒面, 凹形斜轮(1)的触地点处于踏板(3)的重心位置,起滚动作用.所述所述悬臂支架(2)与地面垂直并连接倾斜 的中心轴(8)起滚动承重作用,所述支架(2)的重心应尽可能处于斜轮(1)的触地点上.可以让一部分踏板横 梁(12)处于斜轮(1)一侧的凹形空间中悬臂支架(2)上的足踏横梁(12)被凹形斜轮(1)呈部分包围,其特征 在于:只有一个凹形斜轮(1)与悬臂支架(2)相连.从而可以在不提高踏板高度的情况下,更多利用凹形轮辐 (M)空间安放踏板,减小斜轮的仰倾角.采用高过踏板高度的大直径斜轮(1〉来提高所述滑行器的过垂直 墙能力。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安放倾斜的斜轮的多种结构方式,可造出不同结构的轮径高,板的滑行 器.在不增髙重心的情况下,增加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采用独轮结构更是彻底消除了障碍物在纵向上 对后轮的第二次冲击。根据上述说明可能看出,本发明采用所述凹形母轮倾斜安放固定在踏板一侧,并可半包围踏板,因而可 以有效消除踏板因受到对人体足部扭矩力的限制而不能增高的限制,侧面放置的母斜轮也使轮径高度不再 受踏板髙度限制.所述独轮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不再有双轮越障时的第二次冲击.越障平 稳性得到提升,不受踏板高度限制的大轮径使滑行器的过垂直墙能力得到突破性的提升.图1为斜轮滑行器正视图. 图2为斜轮滑行器斜视图.图3为斜轮滑行器剖视4为斜轮滑行器结构分解示意5为子母轮滑行器側视图. 图6为子母轮滑行器的正视图.图7为斜轮滑行器側视图. 图8为斜轮滑行器的正视图.图9是斜轮滑行器的惻视图-图10是斜轮滑行器的正视图.图中(l)为斜轮,②为悬臂支架,(3)为足踏横粱,(4)为轮圈,(5)为轮胎,(6)为子轮,(7)为过渡轮,(8) 为中心轴,(9)为斜轮轴承,(10)为轴承档子,(11)为轴承垫圈,(12)为支架横梁,(13)为蒙皮,(i4)为轮 辐,(15)为后轮支架.本发明提供一种滑行器及其滚轮的安放和使用方法,该结构是凹形斜轮(1)半包围与中心轴(8)连接的悬臂支架(2),踏板横梁(12)利用轮辐(14)凹形空间放置,减小斜轮(1)的仰倾角.在母斜轮(1)后通过后轮支架(15)安放一个与母斜轮反向倾斜的轮径较小的子斜轮(6),让所述子斜轮(6)与母斜轮(1)在纵向上更加靠近;从侧面看,所述子斜轮(6)与所述母斜轮(1)的轮弧在纵向上呈相交重叠,从俯视来看,处于纵向中心线上的轮子各不干涉。利用在踏板一侧倾斜安置滑轮的办法,可装配出滑轮高出踏板的滑行器,甚至可以只使用一只单独的斜轮(1)来配合悬挂支架(2)装配出越野能力超强的独轮滑行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