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淡明
  • 公开日
    2001年11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月8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月8日
  • 申请人
    陈淡明
  • 文档编号
    A44B19/26GK2459939SQ01200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结构,其包括一拉头,为上、下两相对的平行导板且中央以导柱分隔出左右二引道,在上导板的顶端设有两平行对设的固定耳,固定耳前后分别设置前附着块、门形后附着块,在前附着块与固定耳间具有一穿孔,而在后附着块内部具有一下凹的簧片槽,簧片槽与穿孔之间为低于平面的鞍部;一簧片,为一弓起状态且具有弹性作用的扣件,其设在前述拉头的簧片槽、鞍部、穿孔间;一帽盖,套设在拉头的前附着块、后附着块上,帽盖的两侧壁具有对称的缺槽;一拉柄,系由后端拉只与前端U形轴杆组成,轴杆可枢设在左右二固定耳的缺孔内,并规范在帽盖侧壁的缺槽内;其特征在于簧片结构系一呈U形水平设置的弧形弹力区、一与弹力区下段连接又斜上延伸的抗力区、一与抗力区连接又斜下延伸的受力区、及一与受力区连接又朝下延伸的止挡区一体成型,又弹力区的上段两侧设有朝侧向凸出的侧块并可嵌入后附着块顶面的缺口内,止挡区下端为锐形挡脚;拉柄轴杆的中央处具有偏心半柱体,该半柱体是一侧呈平切面、另侧呈圆弧凸面的半圆块,而簧片的受力区搭设在半柱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的弹力区上段末端具有朝上凸出的卡块,帽盖的内部顶壁设有一供该簧片的卡块嵌入固定的切槽,此切槽由二凸枳间的间距所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的上壁增厚,上壁与拉头前、后附着块的顶面可产生接触;又帽盖上壁适中处形成一梯形凹槽,该凹槽与固定耳之间的空间供簧片的受力区上下起伏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套设在拉头的前、后二附着块之后,帽盖的两侧冲出嵌入于前、后二附着块壁面的凹槽内的凸块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定位效果的拉链头关于习式拉链头的止滑结构,在台湾专利公告第273096号“拉链用自动扣锁拉头”、第284985号“拉链用自动人锁滑件”、第369829号“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拉链的滑动件”中均有叙述上述止滑结构设计,于一般不受力状态下,其拉链头(拉头、滑件、滑动件)系受卡件(扣锁、掣爪、S型叶片弹簧)的作用而达到卡固、止滑效果,并于使用者拉动拉片(拉带)时,卡件受迫力而解除止滑效果,使拉链头得以拉动前述虽可使拉链头具止滑效果,但使用时拉片会略微左右微晃及旋转偏摆,当用于衣物、床单、被套、枕头套时,易因拉柄偏摆凸起而造成使用者接触不适(例如不慎手触或踏至凸起拉柄时会摩擦或疼痛)再者,拉动拉链头时须将拉柄持续向上施力,方能拉动拉链头,若为平推或朝下等其他方向施力,即无法解除拉链头的定位效果,故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例如第273096号公告的图4所标示、第284985号公告的图5所标示、第369829号公告的图6所标示,其拉片的施力方向在θ角度以内时,无法使拉链头解除定位效果)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效果、且拉片不易摆动、使用时又具有更大拉动角度的拉链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结构,其包括一拉头,为上、下两相对的平行导板且中央以导柱分隔出左右二引道,在上导板的顶端设有两平行对设的固定耳,固定耳前后分别设置前附着块、门形后附着块,在前附着块与固定耳间具有一穿孔,而在后附着块内部具有一下凹的簧片槽,簧片槽与穿孔之间为低于平面的鞍部;一簧片,为一弓起状态且具有弹性作用的扣件,其设在前述拉头的簧片槽、鞍部、穿孔间;一帽盖,套设在拉头的前附着块、后附着块上,帽盖的两侧壁具有对称的缺槽;一拉柄,系由后端拉只与前端U形轴杆组成,轴杆可枢设在左右二固定耳的缺孔内,并规范在帽盖侧壁的缺槽内;其特征在于簧片结构系一呈U形水平设置的弧形弹力区、一与弹力区下段连接又斜上延伸的抗力区、一与抗力区连接又斜下延伸的受力区、及一与受力区连接又朝下延伸的止挡区一体成型,又弹力区的上段两侧设有朝侧向凸出的侧块并可嵌入后附着块顶面的缺口内,止挡区下端为锐形挡脚;拉柄轴杆的中央处具有偏心半柱体,该半柱体是一侧呈平切面、另侧呈圆弧凸面的半圆块,而簧片的受力区搭设在半柱体上所述簧片的弹力区上段末端具有朝上凸出的卡块,帽盖的内部顶壁设有一供该簧片的卡块嵌入固定的切槽,此切槽由二凸枳间的间距所形成除此之外,前述的改良中,簧片的弧形弹力区的卡块也可不设,而帽盖的上壁将其增厚,使得上壁与拉头前、后附着块的顶面产生接触;又帽盖上壁适中处形成一梯形凹槽,该凹槽与固定耳的间的空间足以供簧片的受力区产生上下起伏作用所述帽盖套设在拉头的前、后二附着块之后,帽盖的两侧冲出嵌入于前、后二附着块壁面的凹槽内的凸块藉由上述,当拉柄水平摆置时是以半柱体的平切面与簧片受力区接触,并受到簧片弹性作用影响而将半柱体下压,使挡脚扣入链齿的齿缝内而保持静止不动;反之,在拉柄旋转时使半柱体跟随转动而使圆弧凸面将受力区推升向上,进而使止挡区跟随上升,并使挡脚脱离引道而不再扣入链齿齿缝内,如此便能使拉链头产生上下移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至少可获下列结果1.可防止拉链平时受到不当施力时拉链头走脱、滑动,而在拉动时能迅速又平滑移动2.拉柄不易产生晃动或偏摆,所以一旦在拉链头定位后,拉柄即呈水平静止不动状态,绝不致突起3.相较于习式拉链头的止滑设计,可提供使用者具更大的拉动角度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始说明如后
  • 专利摘要
    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由一拉头、簧片、帽盖、拉柄组合而成。簧片由弧形弹力区、抗力区、受力区、止挡区一体成型,弹力区上段设有侧凸的侧块并嵌入拉头后附着块顶面缺口内,弹力区上段末端具有凸出卡块可嵌入帽盖的切槽内固定,止挡区下端的挡脚可穿过拉头的穿孔而入于链齿引道内;拉柄的轴杆枢设在拉头二固定耳的缺孔内,并受帽盖侧壁的缺槽规范,轴杆中央具有偏心半柱体,簧片受力区搭设在半柱体上。其拉片不易摆动、使用时又具有更大拉动角度。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具有定位效果的拉链头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外观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1中拉头的3-3向断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簧片结构的三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立体全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定位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拉柄旋转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移动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种拉链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9中拉链头的全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拉链头的拉柄旋转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图中揭示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1系由一拉头10、拉柄20、簧片30、帽盖40组合而成,其中组合后的外观图如图2所示。
请同时参阅
图1、3所示其中,图3为
图1的3-3向立体剖视图,图中揭示拉头10为上、下两对称的平行导板11、12中央以导柱13分隔出左右二引道14;在上导板11顶端设方左右两平行对设的固定耳15、以及设在固定耳15前的附着块16、设在固定耳15后的门形后附着块17;其中,后附着块17内部向下凹陷出一簧片槽18,而在二固定耳15至前附着块16间设有一与引道14贯穿的穿孔19,穿孔19至后附着块17间具有鞍部181,该鞍部181低于上导板11平面,而簧片槽18又低于鞍部181。又,前附着块16的前壁设有凹槽161,后附着块17的后壁亦设有凹槽171,且后附着块17的顶面两侧设有相对的缺口172。
图1中揭示的拉柄20系由拉片21与U形轴杆22组成,其中,轴杆22是枢设在左右二固定耳15的缺孔151内,并受到帽盖40侧壁的缺槽43的规范,又轴杆22中央处具有偏心半柱体23,该半柱体23是一侧呈平切面231、另侧呈圆弧凸面232的半圆块,并与轴杆呈偏心一体结合。
请参阅
图1、4,其中图4是簧片的三视图,图中揭示簧片30为一呈U形水平设置的弧形弹力区31、一与弹力区31下段连接又斜上延伸的抗力区32、及一与抗力区32连接又斜下延伸的受力区33、一与受力区33连接又朝下延伸的止挡区34以一体成型式组成;其中,弹力区31的上段两侧设有侧凸的侧块35,又弹力区31上段末端具有朝上凸出的卡块36,另止挡区34下端为锐形挡脚341。再者,弹力区31与抗力区的后段32a同宽,而抗力区的前段32b大于后段32a,又抗力区前段32b与受力区33、止挡区34系同宽,但锐形挡脚341却小于止挡区34宽度;另外,弹力区31的开口宽度37小于弹力区的圆弧直径38。
其次,
图1中还揭示帽盖40系卡固于前、后附着块16、17上,并以外力由帽盖40两端予以冲击后,使帽盖40两端产生内凸块44(可同参图5)而嵌入于凹槽161、171内达到固定效果。帽盖40的内壁顶面设有一切槽41,此切槽是由二凸枳42间的间距所形成,切槽41主要供前述簧片30的卡块36嵌入后固定;另,帽盖40的两侧壁设有缺槽43,以供拉柄20的轴杆22穿入。藉由帽盖40的实施可用于将簧片30及拉头10的上导板11予以遮盖而更为美观。
图5、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全剖视图及平面全剖面图,图中揭示出簧片30上段的两侧块35嵌入在后附着块17的缺口172内,而弹力区31是位在簧片槽18内并受后附着块17两侧壁包夹,受力区33是搭在拉柄20杆轴22的偏心半柱体23上,而止档区34则穿过穿孔19入于引道14内,并以挡脚341插入链齿50的齿缝51间,遂使拉头10定位在链齿50上而不随意止脱滑动。由于簧片30在拉头10与帽盖40间受到挤压而成弓起状态,产生极大的弹力作用,故使受力区33下压在偏心半柱体23的平面231上,而使拉柄20被夹压呈水平静止状态,当拉链头1受到外力异动时,拉柄20仍保持静止并不会产生晃动或偏摆。
请参阅图7所示,当拉柄20被使用者手指拨动旋转时(手指拨力大于簧片30弹力时,即能使拉柄20旋转),半柱体23将跟随杆轴22旋转,并以偏心弧凸面232将簧片30的受力区33往上推升,使得止挡区34脱离引道14,并使挡脚341脱离链齿50的齿缝51,如此一来,拉链头1即不再固定在链齿50上,故在半柱体23旋向之后,例如图8所示,只要使用者往右侧方向(实际是往上才向)拉引拉柄20时,拉头10即跟随拉柄20在链齿上朝上移动;反之当拉柄20以θ角朝左方向(实际是往下方向)拉引拉柄20时,拉头10即跟随拉柄20在链齿上朝下移动;而当使用者手指脱离拉柄20后,半柱体23受簧片30的弹性恢复力影响而被夹压,进而自动还原成水平静止不动状态,即图6所示,使得拉链头1定位在链齿上而止脱。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另种实施例分解图,图中揭示的拉链头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簧片30与帽盖40,其中,簧片30的弹力区31的上段末端已无卡块36,而帽盖40(可参
图10)的上壁将其增厚,使得上壁与拉头10的前后附着块16、17的顶面产生接触;又帽盖40的上壁适中处形成一梯形凹槽45,该凹槽45与固定耳15之间成为适当空间而足以供簧片30的受力区33具上下起伏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簧片30的弹力区31左右二侧块35嵌入于后附着块17的缺口172内,再受到帽盖40上壁的下压,而使簧片30被定位不异动;又簧片30的受力区33是搭在拉柄20的偏心半柱体23上,所以簧片30本身产生的弹力可将半柱体23下压,以使拉柄20保持水平静止不动状态,例如
图10所示。
但当拉柄20旋转后(如
图11),可藉由偏心半柱体23的圆弧凸面232推升簧片受力区33,而使止挡区34的挡脚341脱离链齿50,如此一来,拉头10即能随着拉柄20的拖拉而在链齿50上移动。
藉由上述二种实施例,能使拉头的上导板11与簧片30被帽盖40遮盖后而更为美观,又在帽盖40与簧片30之间可免除使用弧形弹片,而仅以簧片30的弹性作用力求达到扣固及定位效果,使得拉链头1在链齿上不致产生松脱,又操作更为简捷。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