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炒锅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炒锅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欣, 陈道珍, 张德训
  • 公开日
    2015年4月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27日
  • 申请人
    巫溪县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
  • 文档编号
    A23F3/06GK204232186SQ20142072349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炒锅,包括炉身(I)和设置在炉身内的电炉盘(2),所述电炉盘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3),电炉盘上方设置有炒茶锅(4),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通过沿电炉盘边缘均匀分布的多个升降结构与电炉盘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炒茶锅连接的内管体(5)和与电炉盘连接的外管体(6),所述外管体与电炉盘连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内管体远离炒茶锅一端从外管体的开口端插入外管体内,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7)与其正对的外管体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外壁通过合页(8)设置有石棉网(9),所述内管体靠近炒茶锅一端设置有横杆(10),所述横杆的自由端与石棉网的自由端通过耐高温金属丝(11)连接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炒锅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炒锅,包括炉身和设置在炉身内的电炉盘,所述电炉盘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电炉盘上方设置有炒茶锅,所述炒茶锅通过沿电炉盘边缘均匀分布的多个升降结构与电炉盘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炒茶锅连接的内管体和与电炉盘连接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与电炉盘连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内管体远离炒茶锅一端从外管体的开口端插入外管体内,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其正对的外管体内壁连接。该结构的电炒锅,炒制茶叶时,随着炒茶锅内的茶叶水分减少,重量减轻,弹簧推动内管体逐渐上移,使炒茶锅和电炉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炒茶锅吸收热量的效果也逐渐减弱,能有效避免茶叶炒糊,可有效提高炒茶质量。
  • 专利说明
    电炒锅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0002]电炒锅用于各类名优茶的手工炒干和整形。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电炒锅,包括以杉木板箍成的炉身,炉身下部以膨胀珍珠岩或硅酸铝纤维保温,上面放置以炭化硅材料烧制的远红外电炉盘,电热丝就嵌装在电炉盘的凹槽内,炒茶锅状在电炉盘上方。作业时,电热丝接通,一边直接加热炒茶锅,一边对炉盘加热,使炉盘辐射出大量远红外线,对锅内茶叶加热,同时由于手工对茶叶做形,达到干燥做形的目的。 [0003]现有的电炒锅,茶叶容易炒糊,影响炒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炒茶质量的电炒锅。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电炒锅,包括炉身和设置在炉身内的电炉盘,所述电炉盘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电炉盘上方设置有炒茶锅,所述炒茶锅通过沿电炉盘边缘均匀分布的多个升降结构与电炉盘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炒茶锅连接的内管体和与电炉盘连接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与电炉盘连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内管体远离炒茶锅一端从外管体的开口端插入外管体内,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其正对的外管体内壁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外管体外壁通过合页设置有石棉网,所述内管体靠近炒茶锅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自由端与石棉网的自由端通过耐高温金属丝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炒锅,包括炉身和设置在炉身内的电炉盘,所述电炉盘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电炉盘上方设置有炒茶锅,所述炒茶锅通过沿电炉盘边缘均匀分布的多个升降结构与电炉盘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炒茶锅连接的内管体和与电炉盘连接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与电炉盘连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内管体远离炒茶锅一端从外管体的开口端插入外管体内,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其正对的外管体内壁连接。该结构的电炒锅,炒制茶叶时,随着炒茶锅内的茶叶水分减少,重量减轻,弹簧推动内管体逐渐上移,使炒茶锅和电炉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炒茶锅吸收热量的效果也逐渐减弱,能有效避免茶叶炒糊,可有效提高炒茶质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炒锅,包括炉身I和设置在炉身内的电炉盘2,所述电炉盘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3,电炉盘上方设置有炒茶锅4,所述炒茶锅通过沿电炉盘边缘均匀分布的多个升降结构与电炉盘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炒茶锅连接的内管体5和与电炉盘连接的外管体6,所述外管体与电炉盘连接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所述内管体远离炒茶锅一端从外管体的开口端插入外管体内,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7与其正对的外管体内壁连接。该结构的电炒锅,炒制茶叶时,随着炒茶锅内的茶叶水分减少,重量减轻,弹簧推动内管体逐渐上移,使炒茶锅和电炉盘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炒茶锅吸收热量的效果也逐渐减弱,能有效避免茶叶炒糊,可有效提尚炒茶质量。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体外壁通过合页8设置有石棉网9,所述内管体靠近炒茶锅一端设置有横杆10,所述横杆的自由端与石棉网的自由端通过耐高温金属丝11连接。在弹簧推动内管体逐渐上移的过程中,金属丝拉动石棉网网上翻起一定角度,石棉网能隔绝电热丝发出的部分热量,进一步避免茶叶被炒糊。
[001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