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卡环内六角改锥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卡环内六角改锥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彭建林, 文玉玲
  • 公开日
    2006年12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21日
  • 申请人
    彭建林, 文玉玲
  • 文档编号
    A61B17/92GK2850537SQ20052012494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环内六角改锥,包括改锥把手、改锥柄和内六角工作段,内六角工作段的横截面呈等边六边形,其特征在于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设有环形卡环凹槽,环形卡环凹槽中配装有开口卡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环内六角改锥,其特征在于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横截面呈圆形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医用改锥,属于医疗器械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卡环内六角改锥,属于医疗器械,包括改锥把手、改锥柄和内六角工作段,内六角工作段的横截面呈等边六边形,其特征在于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设有环形卡环凹槽,环形卡环凹槽中配装有开口卡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既能防止螺钉的滑脱,又不会影响手术视线,方便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正常进行,又制作简单,既适宜直接制作新改锥,也适宜对原有改锥进行改进,可以直接对原有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进行加工铣槽,配装开口卡环即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卡环内六角改锥的制作方法临床上,在脊柱、骨盆和四肢手术中,内六角改锥是最为常见的手术器械之一,用于内六角固定螺钉的旋进和旋出。由于螺钉和改锥间没有相对的固定,在实施手术中经常出现螺钉从改锥上滑脱的现象,给手术医生带来操作麻烦,直接影响了手术进程,尤其在术野较深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介绍说,在改锥柄的下端设装抓爪,使抓爪夹持住螺钉,虽在防滑脱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撑起的抓爪阻挡了手术视线,又从另一方面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环内六角改锥,设计巧妙,简单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既能防止螺钉的滑脱,又不会影响手术视线,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环内六角改锥,包括改锥把手、改锥柄和内六角工作段,内六角工作段的横截面呈等边六边形,其特征在于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设有环形卡环凹槽,环形卡环凹槽中配装有开口卡环。利用开口卡环的径向伸缩作用,当将内六角工作段插入内六角固定螺钉中时,开口卡环径向收缩至环形卡环凹槽中完成插入;一旦插入后,开口卡环以自身的力量外弹恢复原状,从而涨紧在内六角改锥和固定螺钉之间,实现改锥与螺钉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避免了螺钉的滑脱现象。因为没有额外的外设部件,不会影响手术视线。将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横截面设计呈圆形,更加方便插入操作,方便手术快速进行。由上看出,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既能防止螺钉的滑脱,又不会影响手术视线,方便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正常进行,又制作简单,既适宜直接制作新改锥,也适宜对原有改锥进行改进,可以直接对原有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进行加工铣槽,配装开口卡环即可。也适用于其它多边形内角改锥。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4、开口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改锥把手 2、改锥柄 3、内六角工作段 4、卡环 5、内六角工作段的端部 6、环形卡环凹槽 7、卡环开口。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环内六角改锥,包括改锥把手1、改锥柄2和内六角工作段3,内六角工作段3的横截面呈等边六边形,其内六角工作段3的端部横截面设计成圆形,并设有环形卡环凹槽6,环形卡环凹槽6中配装有开口卡环7。
使用时,将内六角工作段3插入内六角固定螺钉中时,开口卡环7涨紧在内六角改锥和固定螺钉之间完成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避免滑脱,旋动改锥把手1,由内六角工作段3对固定螺钉实施旋转力,实现螺钉的旋转固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