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赵泽卉, 王利烨
  • 公开日
    2015年4月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21日
  • 申请人
    济南班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H33/04GK204233415SQ20142070721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包括侧板(I)和池底(2),在池底(2)的一侧设有排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2)的上层还设有充气排泥层(4),所述充气排泥层(4)由多个独立气囊部分重叠排列构成,所述多个独立气囊全部充满气后充气排泥层(4)向排泥口(3)倾斜;所述多个独立气囊通过带有控制装置的阀门组连接到气泵上,充气时按照顺序首先充远离排泥口(3)端气囊,然后依次向低端充气,泥浆随着气囊逐渐充气压向低端实现快速排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3)外侧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排泥口(3)的内侧设有堵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排泥层(4)充满气后的倾斜度为15°?30°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I)和池底(2)为充气式整体结构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浆池,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放泥浆的泥浆池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包括侧板和池底,在池底的一侧设有排泥口,所述池底的上层还设有充气排泥层,所述充气排泥层由多个独立气囊部分重叠排列构成,多个独立气囊全部充满气后充气排泥层向排泥口倾斜;所述多个独立气囊通过带有控制装置的阀门组连接到气泵上,充气时按照顺序首先充远离排泥口端气囊然后依次向低端充气,泥浆向低端实现快速排泥;所述排泥口外侧连接有排泥管,充气排泥层充满气后的倾斜度为15°~30°。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充气层,实现将底部人为干预形成倾斜面,加大排泥口处的排放压力,加速排放,同时在向下倾斜的过程中,泥随水一并冲下,不会在池底部留下积泥,具有环保无污染并减少浪费的优点。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的制作方法 [0002]以泥浴为主要活动的泥浆节风靡全世界,泥浴是用泥进行人工加温或日晒后,包裹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或全身,从乐趣无限的泥浆游戏到皮肤护理,达到美容和治疗作用的方法。我国济南长清附近的特有珍稀矿产木鱼石富含26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经水浸泡,能够析出硒、锌、铁、钴、锶、氟、锰等多种元素。泡水二小时,接近或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使用木鱼石研磨后形成的优质的木鱼石泥土,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是天然保健养生的佳品,使用以木鱼石粉混合制成的泥浆进行泥浆浴,涂抹、包裹人体皮肤,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容健身等作用。由于木鱼石常态是以块状形态存在与大自然,多用石料进行加工雕刻,目前没有专门对木鱼石及其泥浆进行开发的设施,因此木鱼石泥浆浴是一项亟待开发的优质资源。泥浆在不用时需要排除泥浆池,否则容易干硬而无法使用,但排除泥浆比较不易,实现泥浆排放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泥浆通道排放,二是利用泵抽出来,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稀薄的泥水先流出,稠的泥浆会积在底部,最后需要人用工具刮干净;利用泵抽的优点是快速,缺点是泵到不了的地方抽不出来,同样需要人工将底部刮净,最后再冲洗泥浆池,费时费力。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排放泥浆的泥浆池。 [000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排放的泥浆池,包括侧板和池底,在池底的一侧设有排泥口,所述池底的上层还设有充气排泥层,所述充气排泥层由多个独立气囊部分重叠排列构成,所述多个独立气囊全部充满气后充气排泥层向排泥口倾斜;所述多个独立气囊通过带有控制装置的阀门组连接到气泵上,充气时按照顺序首先充远离排泥口端气囊,然后依次向低端充气,泥浆随着气囊逐渐充气压向低端实现快速排泥。 [0005]所述排泥口外侧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排泥口的内侧设有堵头。
[0006]所述充气排泥层充满气后的倾斜度为15°?30°。
[0007]所述侧板和池底为充气式整体结构。
[000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设置的底部充气层,可以实现将底部人为干预形成倾斜面,加大排泥口处的排放压力,加速排放,同时在向下倾斜的过程中,泥随水一并冲下,不会在池底部留下积泥,本实用新型利用物理原理排放和清洗,具有环保无污染并减少浪费的优点。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0011]图中:1侧板、2池底、3排泥口、4充气排泥层。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001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0015]本实用新型包括侧板I和池底2,所示池底2的一侧设有排泥口 3。
[0016]所述池底2的上层还设有充气排泥层4。
[0017]所述充气排泥层4由多个独立气囊部分重叠排列构成,所述多个独立气囊全部充满气后充气排泥层4向排泥口 3倾斜。
[0018]所述多个独立气囊通过带有控制装置的阀门组连接到气泵上,充气时按照顺序首先充远离排泥口 3端气囊,然后依次向低端充气,泥浆随着气囊逐渐充气压向低端实现快速排泥。
[0019]所述排泥口 3外侧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排泥口 3的内侧设有堵头。
[0020]所述充气排泥层4充满气后的倾斜度为15°?30°。
[0021]所述侧板I和池底2为充气式整体结构。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0023]在需要排泥时,开启气泵,通过控制装置操作组合阀门首先向离排泥口最远端的高的气囊,然后依次充气,充气排泥层形成一个向排泥口倾斜的斜面,随着充气的进行,泥浆向低端排泥口流动,直至排泥完成;排泥后清水冲洗后泥水顺着斜面很快即可清洗干净。
[0024]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设置的底部充气层,可以实现将底部人为干预形成倾斜面,力口大排泥口处的排放压力,加速排放,同时在向下倾斜的过程中,泥随水一并冲下,不会在池底部留下积泥,本实用新型利用物理原理排放,环保无污染和浪费。
[0025]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