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宋杉根
  • 公开日
    2008年11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1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06年5月16日
  • 申请人
    宋杉根
  • 文档编号
    A43B7/32GK101309606SQ2007800001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包括外底(S),该外底具有使脚跟着地的第一着地部(100)、使脚心着地的第二着地部(200)和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地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地部(100)包括着地导槽(110),其从第一着地部和第二着地部(200)的结合点(C)处朝内弯曲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使脚跟着地的第一节拍;滚动着地表面(120),其与着地导槽(110)相连以形成连续曲面,从而引导脚跟滚动和着地;以及气垫(130),其设置在第一着地部中,并且吸收利用滚动着地表面(120)进行滚动和着地的脚跟的冲击,以及所述气垫(130)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腔(132),其在脚跟冲击的作用下弹性地压缩和延伸,并且充满空气;以及减震凸起(134),其设置在腔中以对应于腔(132)的上下表面上,并且吸收脚跟的冲击2. —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包括外底(S),该外底具 有使脚跟着地的第一着地部(100)、使脚心着地的第二着地部(200)和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地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地部(100)包括着地导槽(110),其从第一着地部和第二着地部(200)的结合点(c)朝内弯曲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使脚跟着地的第 一节拍;滚动着地表面(200),其与着地导槽(110)相连以形成连续 曲面,从而引导脚跟滚动和着地;以及气垫(130),其设置在第一着地部中,并且吸收利用滚动着 地表面(120)进行滚动和着地的脚跟的冲击,所述外底(S)在其上表面处具有内底(500),所述内底包括 多个穿透内底以彼此连通的竖直气孔(510);以及与竖直气孔 (510)相连并且限定在接触脚跟的内底下表面中的安装腔(530); 并且,减震单元(600)安装到安装腔(530)上,以弹性吸收脚 跟的冲击并且向竖直气孔(510)供气3. 根据权利要求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130)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腔(132),其在脚跟冲击的作用下弹性地 压縮和延伸,并且充满空气;以及减震凸起(134),其设置在腔中以对应于腔(132)的上下表 面,并且吸收脚跟的冲击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从结合点(C) 延伸到滚动着地表面(120)切线的部分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的范 围是11至[J 13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着地部 (100)、第二着地部(200)和第三着地部(300)相对于外底(S)整体长度的比例为33 37% 42 46% 19 23%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着地部(100) 在第二着地部(200)着地时与地面间隔开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在外底(S) 上以向下凸起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平衡凸起(400),并且当步子 从第二着地部(200)传递到第三着地部(300)时,该平衡凸起 使行走人的脚趾以从小趾到大趾的顺序接触地面8. 根据权利要求7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该平衡凸起(400) 被设置在与外底(S)前端间隔开外底长度15%的点和与外底前端 间隔开外底长度45%的点之间的着地表面上,并且从外底(S)外 侧端延伸到对应于外底宽度30到40%的点处9. 根据权利要求7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该平衡凸起(400) 的厚度为1到2 mm,并且在从外底(S)内侧端到其外侧端的方 向上稍微突出10. 根据权利要求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减震凸起(560) 一体设置在内底(500)的下表面上,且吸收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 地部(300)的冲击11. 根据权利要求IO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分散孔(562)竖 直形成在每个减震凸起(560)中,以分散第三着地部(300)的 冲击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减震凸起(560) 的厚度(t)在从内底(500)后端到其前端的方向上减小13. 根据权利要求2或IO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 元(600)包括壳体(610),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通过空气管(520)向 竖直气孔(510)供气的供气孔(618);以及弹性元件(620),其设置在壳体(610)中并且用于吸收脚跟 的冲击1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鞋底,其特征在于该壳体(610)包 括主体(612)以及通过折叠连接件(616)以可打开或关闭的方 式与主体(612)相连的盖(614),其中供气孔(618)形成在折 叠连接件(616)中1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 (620)包括螺旋弹簧,且被设置在主体(612)和盖(614)中且彼此对应的多个支承环(162a、 164a)所支承16. 根据权利要求2或IO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着地 部(100)着地时,第二着地部(200)和地面之间的倾斜角(e ) 的范围是15°到17°17. 根据权利要求2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针压凸起 (540) —体地设置在内底(500)上,且挤压着脚底18. 根据权利要求2或17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针 压凸起(550) —体地设置在内底(500)上,且挤压脚底涌泉穴 区域19. 根据权利要求2或10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端部边缘(532)从安装腔(530)的外侧端突出,且座靠凹槽(150)形成在外底 (S)的上表面上以确定所述端部边缘(532)的连接位置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三节拍式(three-beat rhythm)行 走的鞋底,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其 可以使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平稳地滚动式着地,吸收脚跟冲击, 从而防止他或她的脚踝、小腿、膝关节和大腿疼痛,并减轻作用 在行走人上的冲击并提供弹力,进而实现节拍式行走此外,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其可 应用于本发明人2005年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内底的鞋底"的 韩国专利KR576381,该鞋底可以吸收作用在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 人上的冲击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的制作方法鞋穿在脚上,从而穿鞋者可以站在地上或行走。当穿鞋者穿 鞋行走时,所谓的"三节拍式"行走方法是已知的最优选行走方 法。只要穿鞋者在他或她的脚底以脚跟、脚心和脚趾的顺序接触 地面朝前滚动式行走时,就可以进行该行走方法;此时穿鞋者拉 伸他或她的脊椎,并且稍微向后倾斜他或她的头。为了保持这种三节拍式行走方法,已经提出了 1998年申请的 发明名称为"促进健康的鞋底"的韩国专利239854。根据所引用 的对比文件,该鞋底包括外底(其具有在外底底部的前后部处 朝上倾斜的前后倾斜部)、连接在外底上部处并且保护脚的上部、 以及形成在前后倾斜部中的前后槽。形成在鞋底前后部的前后倾7斜部使穿鞋者自然地进行三节拍式行走。传统的鞋底构造成外底以下述的顺序接触地面对应于脚跟 的后倾斜部、对应于脚心的底部、和对应于脚趾的前倾斜部。然 而,传统的鞋底存在不能满意地吸收行走人重量所施加冲击的问 题,这样冲击直接传递到行走人,从而使他或她的脚踝、小腿、 膝关节或大腿疼痛,增加他或她的疲劳。具体地,根据现有技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片插入外底中, 从而保持外底的整体形状。然而,这种铁片会不利地加剧传递给 4亍走人的冲击。此外,传统的鞋底还具有这样的问题即后倾斜部包括扁平 水平面,从而行走人的整个脚跟同时接触地面,这样会打乱行走 节拍,并且脚踝、小腿、膝关节和大腿会过度疲劳。此外,在三节拍式行走时,优选地脚趾以从小趾到大趾的顺 序接触地面。然而,传统的鞋底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前倾斜部包 .括平坦的水平面,从而不可能使行走人的脚趾以从小趾到大趾的 顺序接触地面。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 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其可以使三节 拍式行走的行走人平稳地滚动式着地,吸收脚跟冲击,从而防止 他或她的脚踝、小腿、膝关节和大腿疼痛,并减轻作用在行走人 上的沖击并提供弹力,进而实现节拍式行走。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
鞋底,其可应用于本发明人2005年申请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内底 的鞋底"的韩国专利KR576381,该鞋底可以吸收作用在三节拍式 行走的行走人上的冲击。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 底,包括外底,该外底具有使脚跟着地的第一着地部、使脚心着 地的第二着地部和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地部,其中所述第一着地 部包括着地导槽,其从第一着地部和第二着地部的结合点处朝 内弯曲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使脚跟着地的第一节拍;滚 动着地表面,其与着地导槽相连以形成连续曲面,从而引导脚跟 滚动和着地;以及气垫,其设置在第一着地部中,并且吸收利用 滚动着地表面进行滚动和着地的脚跟的冲击。所述外底在其上表 面处具有内底,所述内底包括多个穿透内底以彼此连通的竖直 气孔;以及与竖直气孔相连并且限定在接触脚跟的内底下表面中 的安装腔。减震单元安装到安装腔上,以弹性吸收脚跟的冲击并 且向竖直气孔供气。
优选地,从结合点延伸到滚动着地表面切线的部分与地面之 间的倾斜角的范围是11°到13°。第一着地部、第二着地部和第三 着地部相对于外底整体长度的比例为33 37%: 42 46%: 19 23%。
所述气垫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腔,其在脚跟冲击的作用 下弹性地压縮和延伸,并且充满空气;以及减震凸起,其设置在 腔中以对应于腔的上下表面,并且吸收脚跟的冲击。第一着地部在第二着地部着地时与地面间隔开。
在外底上以向下凸起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平衡凸起,并且当 步子从第二着地部传递到第三着地部时,该平衡凸起使行走人的 脚趾以从小趾到大趾的顺序接触地面。该平衡凸起被设置在与外
底前端间隔开外底长度15%的点和与外底前端间隔开外底长度45 %的点之间的着地表面上,并且从外底外侧端延伸到对应于外底 宽度30到40%的点处。
该平衡凸起的厚度为1到2mm,并且在从外底内侧端到其外 侧端的方向上稍微突出。
多个减震凸起一体设置在内底的下表面上,且吸收使脚趾着 地的第三着地部的冲击。分散孔竖直形成在每个减震凸起中,以 分散第三着地部的沖击。
此外,减震凸起的厚度在从内底后端到其前端的方向上减小。
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壳体,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通过空 气管向竖直气孔供气的供气孔;以及弹性元件,其设置在壳体中 并且用于吸收脚跟的冲击。该壳体包括主体以及通过折叠连接件 以可打开或关闭的方式与主体相连的盖,其中供气孔形成在折叠 连接件中。
所述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且被设置在主体和盖中且彼此 对应的多个支承环所支承。
优选地,当第一着地部着地时,第二着地部和地面之间的倾 斜角的范围是15°到17°。
此外,多个第一针压凸起一体地设置在内底上,且挤压着脚 底。多个第二针压凸起一体地设置在内底上,且挤压脚底涌泉穴区域。
端部边缘从安装腔的外侧端突出,且座靠凹槽形成在外底的 上表面上以确定所述端部边缘的连接位置。
技术效果
首先,本发明的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可以使三节拍式行 走的行走人平稳滚动式着地,并且吸收脚跟的冲击,从而防止他 或她的脚踝、小腿、膝关节和大腿疼痛,因此减少他或她的疲劳, 使行走人可以行走更长时间。
第二,本发明的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在外底上具有平衡 凸起,可以防止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的脚踝疼痛,使行走人保 持平衡。
第三,本发明的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的第一着地部、第 二着地部和第三着地部具有正确的比例,这样滚动着地表面具有 最佳的倾斜角,从而使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最佳地行走。
第四,本发明的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的外底气垫和内底 的减震单元都用于减震,从而减轻作用在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 上的沖击,并提供弹力,从而实现节拍式行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鞋底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减震单元的分解透视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鞋底的三节拍式行走的分阶段视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分阶段视图,其表示了第二着地部的倾 斜角度取决于第一着地部着地状态;以及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鞋底的内底侧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l一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鞋底包括外底S和内底500。 外底包括具有着地导槽110、滚动着地表面120和气垫130的第 一着地部100,第二着地部200,以及第三着地部300。内底连接 在外底S的上表面,并且减震单元600安装在内底中。
如图2所示,外底S包括使脚跟着地的第一着地部100、使脚 心着地的第二着地部200和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地部300。按三拍 节奏行走的行走人使第一着地部100、第二着地部200和第三着地 部300依次着地。
这里,第一着地部100包括着地导槽110、滚动着地表面120 和气垫130。
着地导槽110从第一着地部100与第二着地部200的结合点C 处向内弯曲,从而引导三拍节奏行走的第一节拍。
滚动着地表面120从着地导槽110的后端自然地延伸,并形 成朝向外底S的后端的连续平缓曲线。该滚动着地表面120为第 一着地部100提供适应性,从而在脚跟着地之前平稳地引导行走 人脚跟的滚动。图2表示第二着地部200着地的状态。如图所示,滚动着地 表面120从结合点C沿着外底S后端向上倾斜11到13度。优选 地,该倾斜角度P为12度。在这种情况下,滚动着地表面120的 倾斜角度^是从结合点C处延伸到滚动着地表面120切线的部分 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气垫130安装在外底S与行走人脚跟相接触的部分中,从而 可以吸收作用在脚跟上的冲击。该气垫130包括由弹性材料制 成从而在脚跟的冲击下可弹性压縮和伸展并且充满空气的腔132; 以及减震凸起134,其安装在该腔132中且与腔132的上下表面对 应,并且可以弹性地吸收脚跟的冲击。因此,在与行走人脚跟相对应的第一着地部100的滚动着地 表面120平稳滚动和着地时,三节拍式行走的第一节拍由着地导 槽110形成。此时,作用在脚跟上的冲击被气垫130吸收,从而 防止行走人的脚踝、小腿、膝盖和大腿疼痛。第二着地部200使行走人的脚心着地,从而构成三节拍式行 走中的第二节拍。该第二着地部200均衡地落在地面上,从而平 衡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第三着地部300以从第二着地部200向上延伸到外底S前端 的方式形成平缓的弯曲表面,从而形成三节拍式行走的最后节拍。 一旦第二着地部200着地,该第三着地部300就连续着地,从而 引导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的步子。也就是说,第三着地部300 具有平缓的弯曲表面,从而在保持行走人节拍式行走的同时形成 自然的推力。如上所述的第一着地部100、第二着地部200和第三着地部300相对于外底S的整体长度的比例为33 37%: 42 46%: 19 23%。在一个具体的说明中,从外底S后端延伸到结合点C且具有 着地导槽110的第一着地部100占外底S整体长度的35%,形成平 缓弯曲表面的第三着地部300占整体长度的21%,并且形成在第一 着地部100和第三着地部300之间的第二着地部200占整体长度 的44%。确定这样的比例是在考虑了限定脚整体形状的脚跟、对应于 脚心的脚弓以及脚趾之间的比例后,用以引导最佳的三节拍式行 走。参见图3和4,向下突出的平衡突起400 —体设置在这样一个 着地表面上,该着地表面形成在与外底S前端间隔开其长度15% 的点和与外底前端间隔开其长度45%的点之间,并且该平衡突起 400在宽度方向上从外底S的外侧端延伸到与外侧端间隔开30到 40%外底宽度的点处。该平衡突起400的厚度《为1到2mm,并且 从外底S的内侧端朝其外侧端平缓突出。因此,平衡凸起400的作用是帮助行走人在三节拍式行走时 保持其平衡。也就是说,在三节拍式行走时步子从脚心移到脚趾 时,脚趾以从小趾到大趾的顺序依次着地。因此,外底S接触小 趾的部分首先磨损。由于这种磨损,行走人的脚踝可能在三节拍 式行走时扭伤。然而,平衡凸起400防止行走人的脚踝扭伤,从 而适当地保持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的平衡。具有减震单元600的内底500连接在上述外底S的上表面处。多个竖直气孔510穿透内底500的前部。气孔连接在一起以彼此连通。安装腔530形成在内底500后部的底部(其与脚跟相 接触),并通过空气管520与竖直气孔510连接。端部边缘532沿着安装腔530的外侧端突伸。该端部边缘532 放置在形成于外底S上表面的座靠凹槽150上,且用于确定内底 500与外底S连接的位置。减震单元600安装在内底500的安装腔530上,从而可以弹 性地吸收脚跟的冲击。减震单元600包括壳体610和弹性元件620。壳体610由弹性 材料制成,且设置有通过空气管520供气到竖直气孔510中的供 气孔618。弹性元件620安装在壳体610中,且弹性地吸收脚跟的冲击。这里,壳体610包括主体612和盖614,其中该盖通过折叠连 接件616以打开或关闭的方式与主体612相连。支承环612a和614a 彼此相对应地分别设置在主体612和盖614中。供气孔618穿透 折叠连接件616。优选地,弹性元件620包括螺旋弹簧,且被支承环612a和614a 支承。然而,弹性元件620可以是嵌有弹性吸收脚跟冲击的板簧。 如图5所示,优选地,弹性元件620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螺 旋弹簧。因此,当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的第一着地部100着地时,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壳体610和弹性元件620都吸收施加在脚跟上 的冲击,且与外底S的气垫130—起执行双重减震操作。多个第一针压凸起540 —体形成在内底500上,并挤压足底。 优选地,第一针压凸起540形成在与第二着地部200相对应的部分上。
此外,多个第二针压凸起550 —体形成在内底500上,并挤 压涌泉穴(Yung-Chuan)区域。这些第二针压凸起550在第二着 地部200着地时刺激涌泉穴区域。对涌泉穴区域的刺激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消除有害的毒素和沉积。
该内底500利用粘接剂牢固地连接在外底S的上表面处。可 选择地,内底可拆卸地连接在鞋底内侧。
标记140表示插入到外底中的铁片。
下面参考附图6和7详细说明三节拍式行走的着地过程。
首先如图6a所示,当第一着地部100的滚动着地表面120接 触地面时,脚跟平稳滚动和着地。按照这种方式平稳滚动和着地 的鞋底利用着地导槽110形成了三节拍式行走的第一节拍,如图 6b所示。
当第一着地部100着地时,第二着地部200的倾斜角在图7 中示出。当外底S的气垫130和减震单元600不执行减震操作时, 如图7a所示,倾斜角0 1为13°。相反地,当外底S的气垫130 执行减震操作时,如图7b所示,倾斜角62为15°。此外,当外底 S的气垫130和减震单元600执行减震操作时,如图7c所示,倾 斜角63为17°。因此,15°到17°的倾斜角最适于矫正行走人的姿 势。
此外,第一着地部100着地时传递到行走人的冲击被安装在 外底S中的气垫130和减震单元600双重地吸收。因此,双重减 震操作可以防止行走人的脚踝、小腿、膝关节或大腿的疼痛,为 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提供弹力,从而允许行走人长时间地行走。接着,当第二着地部200接触地面时,如图6c所示,形成三 节拍式行走的第二节拍,同时保持行走人平衡。此时,第一着地 部IOO离开地面。
紧接着第二着地部200,包括平缓弯曲表面的第三着地部300 着地,如图7d所示,从而允许行走人用他或她的脚趾自然地行走。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三节拍式行走的最后节拍。
同时,当步子从第二着地部200传递到第三着地部300且脚 趾按从小趾到大趾的顺序接触地面时,形成在外底S上的平衡凸 起400防止脚踝扭伤,从而正确地保持三节拍式行走的行走人的 平衡。
此外,当第一着地部100着地时,减震单元600的弹性元件 620被挤压。此时,空气通过供气孔618供应到竖直气孔510中, 从而使鞋底的内部更舒适。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底的侧视图。多个减 震凸起560 —体地形成在内底500的前部,并且吸收接触脚趾的 第三着地部300的冲击。优选地,如图8所示,减震凸起560形 成为使得,在从内底后端到前端的方向上的厚度t减小。也就是说, 靠近第二着地部200的减震凸起的厚度t大约为2mm。减震凸起 的厚度t在从第二着地部到内底500前端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其值 依次为1.5 mm、 1 mm禾H 0.5 mm。
此外,分散孔562被形成为竖直穿透每个减震凸起560,以分 散第三着地部300的冲击,从而分散作用在第三着地部300上对 分散孔562的冲击。
虽然出于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没有超出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和构 思的各种变形、附加结构和等同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节拍式行走的鞋底。该鞋底包括外底(S),该外底具有使脚跟着地的第一着地部(100)、使脚心着地的第二着地部(200)和使脚趾着地的第三着地部(300)。所述第一着地部(100)包括着地导槽(110),其从第一着地部和第二着地部(200)的结合点(C)处朝内弯曲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使脚跟着地的第一节拍。滚动着地表面(120)与着地导槽(110)相连以形成连续曲面,从而引导脚跟滚动和着地。气垫(130)设置在第一着地部中,并且吸收利用滚动着地表面(120)进行滚动和着地的脚跟的冲击。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