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次性尿布的捆包结构及其制造和折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次性尿布的捆包结构及其制造和折叠方法
  • 发明者
    梅林丰志
  • 公开日
    2012年12月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6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7月12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瑞光
  • 文档编号
    A61F13/49GK102811687SQ201180015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尿布的结构,其为捆包着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穿戴时的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 覆盖穿戴者的腰前部且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前腰围部; 覆盖所述穿戴者的腰后部且沿所述腰围方向延伸的后腰围部;以及与所述前腰围部及所述后腰围部相连,沿与所述腰围方向正交的纵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穿戴者的胯裆的胯部, 所述后腰围部具有比所述胯部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的一对后翼,在各所述后翼上设有接合部件, 各所述接合部件从所述后翼的各端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并包括面接合部和固定部,所述面接合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前腰围部的非肌肤面面接合的接合面,所述固定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后翼上的固定面, 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固定面在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腰围方向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后翼的面上,另一方面,所述面接合部的所述接合面设于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腰围方向上位于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 其中,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 在与所述腰围方向平行的假想的第一线处折叠所述胯部以使所述前腰围部和所述后腰围部相互重叠, 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假想的第二线处折叠所述一对后翼以使所述一对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置, 所述面接合部中的所述接合面相反侧的非接合面与所述后翼的非肌肤面面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其中, 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面接合部重叠成两层,以使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固定面相反侧的非固定面与所述面接合部的用于与所述非肌肤面面接合的所述接合面相反侧的非接合面相互面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其中, 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所述接合部件被折叠成两层以使所述面接合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其中, 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所述非固定面和所述非接合面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相互临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其中, 所述前腰围部具有比所述胯部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的一对前翼, 所述捆包着的尿布沿所述第二线折叠以使所述一对前翼中的各前翼与所述后翼中的各后翼相互重叠,并且所述相互重叠的所述各前翼及各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6.一种制造并折叠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的尿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接合部件配置于作为所述后翼的织物的部位的工序; 沿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胯部折叠包含所述织物且作为所述尿布的层叠体以使所述前腰围部和所述后腰围部重置的工序;沿假想的第三线切断所述层叠体以从所述层叠体切出各个所述尿布的工序; 在所述切出之后,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二线处折叠所述后翼以使所述一对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的工序,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在所述非固定面和所述非接合面相互面对且所述面接合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重叠的状态下配置所述接合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 将作为所述接合部件的连续体沿在该连续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的第四线折叠成两层的工序; 沿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假想的第五线切断所述折叠的连续体以切出各个所述接合部件的工序; 将所述各个接合部件的所述固定部配置于所述织物的作为所述后翼的部位的所述非肌肤面上并固定的工序8.—种制造并折叠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的尿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接合部件配置于作为所述后翼的织物的部位的工序; 沿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胯部折叠包含所述织物且作为所述尿布的层叠体以使所述前腰围部和所述后腰围部重置的工序; 沿假想的第三线切断所述层叠体以从所述层叠体切出各个所述尿布的工序; 在所述切出之后,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二线处折叠所述后翼以使所述一对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的工序, 其中,在所述配置工序中,还包括以下工序,即,配置作为一对接合部件的接合片以使该接合片跨在相互邻接的尿布的后翼之间,并且在所述接合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二端部彼此的中间位置且跨越所述第三线的位置将所述接合片固定于所述织物上, 在切出所述各个尿布的工序中,将所述接合片在所述织物的部位与所述层叠体一起切断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的梱包结构及其制造和折叠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面接合部重叠成两层,以使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固定部中所述固定面相反侧的非固定面和用于与所述面接合部中的所述非肌肤面面接合的接合面相反侧的非接合面相互面对在此情况下,接合部件被折叠为U字形或Z字形,使用时接合部件处于伸展状态,在接合部件的固定面中接合部件难以剥落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所述接合部件被折成两层以使所述面接合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重叠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折成两层的部件作为接合部件因此接合部件的结构简単在本发明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所述非固定面和所述非接合面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相互临时固定在此情况下,通过所述临时固定来维持接合部件被折成两层的状态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捆包结构及其制造和折叠方法以往,为了提高一次性尿布捆包时的空间效率而将一次性尿布在折叠得较小的状态下出售(例如,专利文献1、2、3)。因此,消费者使用时展开折叠的尿布的一部分或全部,将其穿戴在穿戴者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 JP2004-41307A (摘要)专利文献2 JP2000-140006A(图 2)专利文献3 JP H11-216159A(图 I)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梱包着的尿布为不同于使用状态的形态时,消费者有可能不知道尿布的使用方法或者对该使用方法感到困惑。在后翼设置雄面扣件的尿布中,有时与使用状态ー样将雄面扣件(接合部件的一个例子)与前翼的非肌肤面接合进行捆包。在此情况下,使用方法易懂。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将雄面扣件与前翼剥离,因而卡合了上述雄面扣件的前翼部分难免受损。因此,穿戴期间雄面扣件易于脱落。此外,在使用粘性的具有固接剂而非雄面扣件的接合部件的情况下不能组装成使用状态。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剥开接合部件的接合而导致的尿布损伤并且使用方法易懂的一次性尿布的梱包结构及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尿布的结构为捆包着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穿戴时的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覆盖穿戴者的腰前部且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前腰围部;覆盖所述穿戴者的腰后部且沿所述腰围方向延伸的后腰围部;以及与所述前腰围部及所述后腰围部相连,沿与所述腰围方向正交的纵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穿戴者的胯裆的胯部,所述后腰围部具有比所述胯部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的ー对后翼,在各所述后翼上设有接合部件,各所述接合部件从所述后翼的各端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并包括面接合部和固定部,所述面接合部具有用干与所述前腰围部的非肌肤面面接合的接合面,所述固定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后翼上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固定面在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腰围方向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后翼的面上,另ー方面,所述面接合部的所述接合面设于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腰围方向上位于所述接合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其中,在梱包着的所述尿布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腰围方向平行的假想的第一线处折叠所述胯部以使所述前腰围部和所述后腰围部相互重叠,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假想的第二线处折叠所述ー对后翼以使所述ー对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所述面接合部中的所述接合面相反侧的非接合面与所述后翼的非肌肤面面对。发明效果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接合部件的接合面未与前腰围部的非肌肤面等接合,因此,上述非肌肤面不会产生损伤。因此,接合部件的接合强度不会劣化。另ー方面,通过捏住固定于后翼上的接合部件,并将其左右扩展,从而呈现尿布那样的T型形状。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法。图IA是以展开状态示出能够采用本发明结构的尿布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主视图, 图IB是该IB-IB线剖视图。图2A是表示该展开的尿布的接合部件被折叠的状态的从斜背面观察到的概略后视图,图2B是该IIB-IIB线剖视图。图3A是表示该尿布的胯部被折叠的状态的从斜背面观察到的概略后视图,图3B是该IIIB-IIIB线剖视图。图4A是表示捆包状态的尿布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图4B是该IVB-IVB线剖视图,图4C是该IVC-IVC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该尿布捆包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6A及图6B分别是表示该尿布的使用方法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与制造方法一起示出该尿布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图8是与制造方法一起示出该尿布的折叠方法的示意图。图9A及图9B分别是表示接合部件的其他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从斜正面观察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9C及图9D分别是表示该接合部件的其他结构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IOA及图IOB分别是表示接合部件的其他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IOC及图IOD分别是表示该接合部件的其他结构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IlA及图IlB分别是表示接合部件的其他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IlC及图IlD分别是表示该接合部件其他结构的从斜正面观察到的概略主视图和剖视图。图12是表示其他尿布的捆包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13A及图13B分别是以展开状态示出适用本发明的其他尿布的俯视图及XIII-XIII线剖视图。图14是表示该尿布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腰围部具有比所述胯部还向所述腰围方向突出的一对前翼,所述捆包着的尿布在所述第二线处被折叠以使所述ー对前翼中的各前翼与所述后翼中的各后翼相互重叠,并使所述相互重叠的各所述前翼及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获得本尿布结构的ー个方法,包括将所述接合部件配置于作为所述后翼的织物的部位的エ序;沿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胯部折叠包含所述织物且作为所述尿布的层叠体以使所述前腰围部和所述后腰围部重叠的エ序;沿假想的第三线切断所述层叠体以从所述层叠体切出各个所述尿布的エ序;在所述切出之后,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二线处折叠所述后翼以使所述ー对后翼与所述前腰围部重叠的エ序,在所述配置エ序中,在所述非固定面和所述非接合面相互面对且所述面接合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重叠的状态下配置所述接合部件。根据该方法,能够连续地获得所述结构。在本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作为所述接合部件的连续体沿在该连续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的第四线折叠成两层的エ序;沿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假想的第五线切断所述折叠的连续体以切出各个所述接合部件的エ序;将所述各个接合部件的所述固定部配置于所述织物的作为所述后翼的部位的所述非肌肤面上并固定的エ序。在此情况下,能够连续地获得结构简单的接合部件。实施例根据參照附图所作的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例及附图只是用于图示和说明的目的,不应当用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确定。附图中,多幅图中的同一部件编号表示同一或相当的部分。实施例I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I作说明。图I 图8示出实施例I。尿布I :如图IA所示,本实施例I的尿布I具备尿布主体(吸收性主体)2、前翼(前腰围部的一部分)3F及后翼(后腰围部的一部分)3B。所述尿布主体2具有覆盖穿戴者前腰并沿腰围方向X延伸的前部(前腰围部)20、覆盖穿戴者后腰并沿腰围方向X延伸的后部(后腰围部)21、以及覆盖所述前部20和后部21之间的胯裆的胯部22。所述胯部22与前部20及后部21相连并沿与所述腰围方向正交的纵向Y延伸。
所述尿布主体2的前部20的所述纵向Y的端部贴附有形成所述前翼3F的前腰围部件200。另ー方面,在所述尿布主体2的后部21的所述纵向Y的端部贴附有形成所述后部3B的后腰围部件210。所述前后腰围部件200、210在所述尿布主体2的腰围方向X上突出,并构成前后腰围部的一部分。如图IA所示,所述各翼3F、3B比胯部22还向腰围方向X突出并从尿布主体2 (胯部22)的两缘El向腰围方向X延伸出。如图IB所示,在所述ー对各后翼3B的腰围方向X的端部E2的非肌肤面3b2上分別固定有具有雄面扣件(接合面)40的第一接合部件4。另外,也可以使用涂有固接剂的带材料代替雄面扣件40作为第一接合部件,在此情况下,需要将所述固接剂易于粘接的面形成于所述前翼3F等上。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图2A的所述前腰围部件200的非肌肤面202由无纺布形成, 在此情况下,所述雄面扣件40与该无纺布卡合。另外,前部20的非肌肤面202也可以设置有雌面扣件构成的第二接合部件。在本说明书中,“肌肤面侧”是指尿布I穿戴时与穿戴者的肌肤面面对的ー側,“非肌肤面侧”是指与所述肌肤面侧相反的ー侧。图6B的穿戴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具备面接合部44和固定于所述后翼3B上的固定部41,其中面接合部44从所述后翼3B的两端缘E3向所述腰围方向X突出,并如图6B所示穿戴时与所述前翼3F的非肌肤面3f2面接合。图I的所述固定部41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的所述腰围方向X的第一端部43a固定于所述后翼3B上。另ー方面,所述面接合部44设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中的所述第一端部43a的所述腰围方向X相反侧的第二端部43b。在图IA中,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通过在树脂制成的基材43的一部分上贴附形成所述雄面扣件40的扣件材料来形成。所述雄面扣件40的部位从所述后翼3B向腰围方向X突出。如图IB所示,所述接合部件4的固定部41具备固定于后翼3B的非肌肤面3b2的固定面411和未固定于所述后翼3B的非固定面412。贴附有所述雄面扣件40的面接合部44在与所述前翼3F的所述非肌肤面3f2 (图6B)面接合的接合面(雄面扣件40)的相反侧具有非接合面442。在图IA的所述尿布主体2上设有用虚线表示的吸收体24,该尿布主体2吸收液体。尿布主体2上也可以设置立体褶皱25。此外,在尿布主体2也可以形成有沿穿戴者的腿部扎紧的腿围部。可以在所述腿围部或所述翼3的与腿围部相连的部位以沿着穿戴者的腿围的方式设置由橡胶线等构成的弾性部件。而且,在成为尿布主体2的前部20及后部21的腰围的部分或所述前后的翼3F、3B也可以设置使尿布I适合穿戴者用的弾性部件。作为该弹性部件,例如可以采用多根橡胶线或平橡胶带、膜或包括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等。接下来,说明本尿布穿戴时的形态(结构)。如图6B所示,穿戴时在胯部22折成两叠以使尿布主体2呈大致U字形,前部20的肌肤面201和后部21的肌肤面211通过穿戴者相互面对。
所述前翼3F从腰的前部向背部沿腰围方向X延伸,另ー方面,所述后翼3B从所述背部向前部沿腰围方向X延伸。所述后翼3B在穿戴者的腰的侧部至前部局部重叠于所述前翼3F上。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的雄面扣件40可拆装地与所述前翼3F的非肌肤面3f2和/或前部20的非肌肤面202接合。接下来,基于图2A 图5来说明本尿布的捆包形态。图I的尿布I在沿所述纵向Y延伸的假想的第二线L2处被如图4A所示那样折叠以使前部20和后部21重叠。另外,优选用临时固定剂H2将所述后翼3B临时固定于前部20上。另外,在各图中,雄面扣件40带有大的网点,粘接至固定部分带有多个XXX,临时固定剂Hl、H2在小的圆中带有小的网点。
如图2A 图5所示,第一接合部件4在未固定于后翼3B的面接合部44处被折叠以使固定部41和面接合部44成为双层即相互重叠。S卩,图4B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的所述固定部41中的所述固定面411相反侧的非固定面412与所述面接合部44中的接合面40相反侧的非接合面442相互面对。图4B的所述面接合部44中的雄面扣件40相反侧的非接合面442与所述后翼3B的非肌肤面3b2面对。所述固定部41和雄面扣件40可以一部分或全部上下重叠,但未必需要重叠。此外,如图4B所示,固定部41和面接合部44可以通过临时固定剂Hl相互临时固定。另外,可以使用热熔性树脂或粘接剂作为所述临时固定剂H1、H2。此外,临时固定剂H1、H2优选设于织物角部的多个部位,但各图中为了方便制图仅示出ー个部位。接下来,根据图7及图8对所述尿布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对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的制造方法的ー个例子作说明。在图7中,一边沿长度方向Xl运送作为所述基材43的ー对连续片SI,一边在该各连续片SI上熔融贴附作为所述雄面扣件40的连续扣件材料F。由此,生成作为所述接合部件4的连续体S2。接下来,在未贴附有所述连续扣件材料F的部位,沿该连续体S2的长度方向Xl延伸的假想的第四线(折线)L4将所述各连续体S2折成两层。由此,如图2A及图2B所示,使所述面接合部44相对于所述固定部41重叠,以使第一接合部件4的所述固定部41中所述固定面411相反侧的非固定面412和所述面接合部44中雄面扣件40相反侧的非接合面442相互面对。沿正交于所述长度方向Xl的假想的第五线L5切断图7的所述被折叠的连续体S2,由此,从所述连续体S2切出各个第一接合部件4。由此,生成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另夕卜,使所述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4沿与长度方向Xl正交的方向移动,以使第四线L4处的折线彼此相互接近而且使第一接合部件4、4彼此不重叠。所述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4分别旋转90°后,分别配置于形成所述后腰围部的第一连续织物Wl的后翼3B、3B所处部位的非肌肤面3b2上,并且所述固定部41被粘接固定于第一连续织物Wl上。此时,所述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4之间的位置被配置为成为后被切断的第一连续织物Wl的假想的第三线L3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4的配置和固定之前,在所述第一连续织物Wl的所述第三线L3附近涂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4的非接合面442 (图2B)临时固定于后翼3B的非肌肤面3b2上的临时固定剂H1。因此,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4的配置和固定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4的非接合面442 (图2B)被临时固定于后翼3B的非肌肤面3b2上。一边沿长度方向Xl运送成为前后腰围部的第一及第ニ连续织物W1、W2,一边将尿布主体2架设于所述两个织物W1、W2上并固定。由此,生成成为尿布I的连续层叠体W3(參照图2A、图2B)。图8的所述连续层叠体W3在与腰围方向X平行的假想的第一线LI处将胯部22折成两层,以使第一连续织物Wl和第二连续织物W2相互重叠,也就是使前部20和后部21相互重叠(參照图3A、图3B)。
在折叠所述胯部22之前,或者折叠所述胯部22之后,在所述后翼3B和/或前翼3F涂敷临时固定用的临时固定剂H2。如图8所示,在所述尿布主体2折叠エ序之后,沿假想的第三线L3在所述连续织物W1、W2的部位切断所述连续层叠体W3,从连续层叠体W3切出各个尿布I。在所述切出之后,在沿所述纵向Y延伸的假想的第二线L2处折叠所述前翼3F、后翼3B,以使图3A的所述ー对后翼3B及前翼3F与所述前部20重叠。该第二线L2设于靠近所述尿布主体2的两缘El的位置处。此外,在即将折叠所述两翼3F、3B之前,也可以使尿布I的姿势旋转90°。这样,生成图4A及图4B所示的尿布I。在折叠所述前后的翼3F、3B时,折叠的翼3F、3B通过所述临时固定剂H2临时固定于所述前部20上。这样,如图4A、图4B及图5所示,在尿布I被折叠成紧凑状态之后,被捆
包井出售。另外,图2A 图5以ー个尿布为单位示出用于以上尿布捆包的折叠顺序。接下来,对穿戴如图5那样被折叠的尿布I的步骤进行说明。在图5中,使用者用两手的手指揪住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的面接合部44,向箭头X2、X2方向拉,临时固定于后翼3B的面接合部44从后翼3B上剥落,并且临时固定于尿布主体2的后翼3B(3F)从尿布主体2剥落。这样,如图6所示,呈现半开为T字形的尿布I。之后,使用者进ー步打开尿布1,在图6B那样的形态下让穿戴者穿戴。在图5的捆包状态下,在外表面出现ー对雄面扣件40。为此,看到该形态的穿戴者初次使用的情况下,容易想到将所述雄面扣件40拽出。此外,生产者易于描述使用方法的说明图。因此,尿布的使用方法易懂。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例子作说明。在以下的图9A 图14中用实心圆表示临时固定剂的部分。如图9A 图9D所示,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也可以Z字形地折成三层。在此情况下,如图9A及图9B所示,ー对第一接合部件4、4将ー块部件与第一连续织物Wl接合后,如图9C及图9D所示,切断第一连续织物Wl时,第一接合部件4与所述第一连续织物Wl —起被切断,可以生成两个第一接合部件4、4。此外,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未必非要折叠。如图IOA 图IOD所示,也可以相互粘接(熔合)三块基材43来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在捆包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未必非需要是两层。如图IlA 图IlD所示,例如,第一接合部件4、4也可以将未被折叠的基材43的第一端部43a固定于后翼3B、3B上并在第二端部43b具有雄面扣件40。在此情况下,为了将所述第一接合部件4固定于后翼3B上,首先,将图11的接合片4A配置于第三线L3上以使接合片4A跨在相互邻接的尿布上。此时,接合片4A在图IlB的第三线L3附近两侧的固定部41处被固定于第一织物Wl上。所述固定之后,在所述第三线L3处将所述接合片4A与所述第一织物Wl —起切断井分离为两个。由此,在各后翼3B上形成第一接合部件4。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具有基材43无需折叠的优点。但是使用时要将雄面扣件40向箭头R方向回折,因而第一接合部件4的固定部41易剥落的力作用于所述固定部41上。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形成后翼3B及前翼3F的腰围部部件贴附于尿布主体2的肌肤面侧。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各翼3B、3F固定于尿布主体2的腰围方向X的端部。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例子那样,构成尿布主体2的层叠体W4沿纵向Y连续。如以上參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作了说明,但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看到本说明书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容易想到各种变更和修正。例如,尿布主体和前后翼也可以用ー块相连的织物形成。在此情况下,在织物上形成腿孔。此外,也可以在尿布主体2架设于第一及第ニ织物之间后或将连续层叠体W3折成两层后将第一接合部件固定于后翼3B的部分。因此,这种变更和修正应被解释为处于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エ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一次性尿布的梱包结构及其制造和折叠方法。符号说明I 尿布2尿布主体4第一接合部件20 前部21 后部22 胯部40雄面扣件(接合面)41固定部43 基材44面接合部200前腰围部件210后腰围部件411固定面412非固定面
442非接合面3B 后翼3F 前翼H1、H2临时固定剂El 缘 E2 端部E3两端缘LI L5第一线至第五线3b2、3f2 非肌肤面43a 第一端部43b 第二端部X腰围方向


捆包着的一次性尿布的结构,穿戴时的一次性尿布包括前腰围部、后腰围部以及胯部,后腰围部具有一对后翼,在各后翼上设有接合部件,各接合部件包括具有用于与前腰围部的非肌肤面面接合的接合面的面接合部和具有固定于后翼上的固定面的固定部,固定部的固定面在接合部件的腰围方向的第一端部处固定于后翼的面上,另一方面,面接合部的接合面设于接合部件中的第一端部的腰围方向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在尿布捆包着的状态下,在与腰围方向平行的假想的第一线处折叠胯部以使前腰围部和后腰围部相互重叠,在沿纵向延伸的假想的第二线处折叠一对后翼以使其与前腰围部重叠,面接合部中的接合面相反侧的非接合面与后翼的非肌肤面面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