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卡合式保温板材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卡合式保温板材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熊建珍
  • 公开日
    2013年6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1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1月22日
  • 申请人
    熊建珍
  • 文档编号
    E04B1/80GK202990134SQ2012206666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I),包含基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2)的下方设有由保温块(31)构成的保温块阵列(3),所述的基材(2)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的保温块(31)的卡合长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合式保温板材(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长槽(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嵌条(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合式保温板材(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块(31)包含一平行设置的贯穿的保温方孔(311),所述的保温块(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突起(312),所述的卡合突起(312)与所述的卡合嵌条(32)相配合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包含基材,所述的基材的下方设有由保温块构成的保温块阵列,所述的基材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的保温块的卡合长槽。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保温板材利用可卡合的保温块,使用者可以根据建筑的地理环境和其它因素来自行选择保温块的材料,既能满足保温的需求,也能做到成本最低。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包含基材,所述的基材的下方设有由保温块构成的保温块阵列,所述的基材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的保温块的卡合长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卡合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合嵌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块包含一平行设置的贯穿的保温方孔,所述的保温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突起,所述的卡合突起与所述的卡合嵌条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保温板材利用可卡合的保温块,使用者可以根据建筑的地理环境和其它因素来自行选择保 温块的材料,既能满足保温的需求,也能做到成本最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卡合式保温板材的制作方法为了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在建筑中需要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特别是外墙保温材料,在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现有的外墙保温板材一般采用整体压成或粘合而成的复合结构,这种保温板的保温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使用者无法根据建筑的实际环境和地理位置来调整保温板的保温参数,由于保温性能越好,材料的成本越贵,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式保温板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卡合式保温板材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卡合式保温板材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卡合式保温板材的保温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卡合式保温板材;2、基材;21、卡合长槽;3、保温块阵列;31、保温块;311、保温方孔;312、卡合突起;32、卡合嵌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卡合式保温板材1,包含基材2,该基材2的下方设有由保温块31构成的保温块阵列3,该基材2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该保温块31的卡合长槽21。该卡合长槽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嵌条32。该保温块31包含一平行设置的贯穿的保温方孔311,该保温块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突起312,该卡合突起312与该卡合嵌条32相配合。该实用新型的卡合式保温板材利用可卡合的保温块,使用者可以根据建筑的地理环境和其它因素来自行选择保温块的材料,既能满足保温的需求,也能做到成本最低。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