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张和平, 张桐宇浩
  • 公开日
    2015年2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9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9月26日
  • 申请人
    新疆科农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A01D82/00GK204157302SQ20142056627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绞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靠近所述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17)、调节臂(23)、调节杆(13)、固定板(22)、压簧(14),所述固定板(22)与铰接轴(17)均与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压轮臂(24)与铰接轴(17)铰接,压轮(16)设于压轮臂(24)的端部且置于传动皮带(3)的上端,调节臂(23)与压轮臂(24)、调节杆(13)固定连接,调节杆(13)穿过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与调节臂(23)之间的调节杆(13)上设有压簧(1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8)上所设的上下调节机构(10)结构包含竖向固定安装于支撑臂上的螺杆(25)、调节手柄(28),所述机架(11)上设有固定套筒(27),所述螺杆(25)向上穿过所述固定套筒(27),位于固定套筒(27)下方的螺杆(25)上套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固定套筒(27)上方的螺杆(25)上设有挡块(26)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大田作业粉碎两侧还田机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大田作业粉碎两侧还田机。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机构,所述机架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在所述粉碎滚筒的后方设有绞龙输送装置,在绞龙输送装置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通过支撑臂与机架铰接,支撑臂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绞龙输送装置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在绞龙输送装置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支撑滑板通过支撑杆与机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既能够实现秸秆两侧还田,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的制造方法 [0002]现有技术中,机械化秸杆还田包括秸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杆翻埋还田、整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机械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杆粉碎翻埋或整杆翻埋或整杆编压还田。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杆还田机械将秸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杆得到有效利用。 [0003]现有的秸杆还田机品种很多,但其结构大都相同,大都由粉碎刀滚、旋耕刀滚、机架构成,首先将秸杆粉碎抛在膜面,然后靠旋耕刀或犁将秸杆埋入土内。但是现有技术中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棉花等农业作物均是采用膜下滴灌,在现有的铺膜膜下滴灌的作业模式下,在秸杆还田的环节中,需要将粉碎后的作物秸杆置于薄膜的两侧,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便利,即粉碎后的秸杆要置于薄膜的两侧,而不是随地抛撒,这就需要一种专用于粉碎后的秸杆两侧还田的还田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还田作业以及残膜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既能够实现秸杆两侧还田,能够为后期残膜回收作准备,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绞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 ;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所述档片与绞龙间隔一定距离,起阻挡秸杆的作用;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
[0006]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靠近所述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17、调节臂23、调节杆13、固定板22、压簧14,所述固定板22与铰接轴17均与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压轮臂24与铰接轴17铰接,压轮16设于压轮臂24的端部且置于传动皮带3的上端,调节臂23与压轮臂24、调节杆13固定连接,调节杆13穿过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与调节臂23之间的调节杆13上设有压簧14。
[0007]所述支撑臂8上所设的上下调节机构10结构包含竖向固定安装于支撑臂上的螺杆25、调节手柄28,所述机架11上设有固定套筒27,所述螺杆25向上穿过所述固定套筒27,位于固定套筒27下方的螺杆25上套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
[0008]所述位于固定套筒27上方的螺杆25上最好设有挡块26。
[0009]作业过程中,机车带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还田机,在铺设有薄膜的苗行间行进,通过粉碎滚筒将作物秸杆粉碎,粉碎后的秸杆向后抛送进入绞龙输送装置,绞龙输送装置的两部分绞龙将秸杆向两侧输送,分别输送到机架的两侧,使得粉碎后的秸杆不会将薄膜覆盖,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方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经济实用,与现有的粉碎还田机相比,可以有效满足现有的铺膜滴灌作业模式下,将粉碎后的秸杆位于薄膜的两侧,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便利,使用灵活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皮带校位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皮带校位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上下调节机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示:1为悬挂架,2为传动轮,3为传动皮带,4为支撑滑板,5为安装螺孔,6为支撑杆,7为挡片,8为支撑臂,9为支撑滚轮,10为上下调节机构,11为机架,12为机罩,13为调节杆,14为压簧,15为皮带校位装置,16为压轮,17为铰接轴,18为绞龙输送装置,19为粉碎滚筒,20为传动箱,21为变速箱,22为固定板,23为调节臂,24为压轮臂,25为螺杆,26为挡块,27为固定套筒,28为调节手柄。


[0017]实施例1:
[0018]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秸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绞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 ;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
[0019]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靠近所述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17、调节臂23、调节杆13、固定板22、压簧14,所述固定板22与铰接轴17均与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压轮臂24与铰接轴17铰接,压轮16设于压轮臂24的端部且置于传动皮带3的上端,调节臂23与压轮臂24、调节杆13固定连接,调节杆13穿过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与调节臂23之间的调节杆13上设有压簧14。
[0020]所述支撑臂8上所设的上下调节机构10结构包含竖向固定安装于支撑臂上的螺杆25、调节手柄28,所述机架11上设有固定套筒27,所述螺杆25向上穿过所述固定套筒27,位于固定套筒27下方的螺杆25上套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
[0021]实施例2:
[0022]对照附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位于固定套筒27上方的螺杆25上设有挡块26。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