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直饮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直饮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钱英波
  • 公开日
    2011年1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6月10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6月10日
  • 申请人
    浙江久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J31/46GK201719071SQ2010202237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直饮机,包括过滤罐体(1),过滤罐体(1)的端口设有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上卡置有密封件(3),密封件(3)上卡置有进出水件(4),进出水件(4)上设有进水接口(5)和出水接口(6);所述密封件(3)侧壁的进水阀片凹槽上设有进水阀片(31),进水阀片(31)的进水阀片孔(35)套置在密封件(3)侧壁的进水口(32)上;与进水阀片(31)相对地,在密封件(3)侧壁的出水阀片凹槽上设有出水阀片(33),出水阀片(33)的出水阀片孔(34)套置在密封件(3)侧壁的出水口(36)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饮机,具体是涉及一种直饮机进出水接口部位的改进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直饮机,过滤罐体的端盖上卡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上卡置有进出水件;密封件侧壁的进水阀片凹槽上设有进水阀片,进水阀片的进水阀片孔套置在密封件侧壁的进水口上;与进水阀片相对地,在密封件侧壁的出水阀片凹槽上设有出水阀片,出水阀片的出水阀片孔套置在密封件侧壁的出水口上。装配完毕后,进出水件上进水接口正对密封件侧壁的进水口,同时进出水件上的出水接口也正对密封件侧壁的出水口,进水后经过过滤罐体过滤在出水接口可以直接饮用,非常方便;需要关闭进水时,只需轻轻转动进出水件,使得进出水件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分别脱离进水口和出水口,而利用进水阀片将进水接口封住,利用出水阀片将出水接口封住,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直饮机的制作方法直饮机越来越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现有技术中,直饮机在进出水接口部位 都是直通的,自身没有开关机构,需要在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上设置开关阀,这样装配后很 不美观,再就是开关阀会会增加管路漏水的可能以及二次污染水的可能,这些都会降低直 饮机的使用价值。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直饮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直饮机, 包括过滤罐体,过滤罐体的端口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卡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上卡置有进出 水件,进出水件上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所述密封件侧壁的进水阀片凹槽上设有进水 阀片,进水阀片的进水阀片孔套置在密封件侧壁的进水口上;与进水阀片相对地,在密封件 侧壁的出水阀片凹槽上设有出水阀片,出水阀片的出水阀片孔套置在密封件侧壁的出水口 上。装配完毕后,进出水件上进水接口正对密封件侧壁的进水口,同时进出水件上的 出水接口也正对密封件侧壁的出水口,进水后经过过滤罐体过滤在出水接口可以直接饮 用,非常方便;需要关闭进水时,只需轻轻转动进出水件,使得进出水件上的进水接口和出 水接口分别脱离进水口和出水口,而利用进水阀片将进水接口封住,利用出水阀片将出水 接口封住,操作使用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水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闭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是在过滤罐体1的端口设有端盖2,端盖2上卡置 有密封件3,密封件3上卡置有进出水件4,进出水件4上设有进水接口 5和出水接口 6 ;密 封件3侧壁的进水阀片凹槽上设有进水阀片31,进水阀片31的进水阀片孔35套置在密封 件3侧壁的进水口 32上;与进水阀片31相对地,在密封件3侧壁的出水阀片凹槽上设有出 水阀片33,出水阀片33的出水阀片孔34套置在密封件3侧壁的出水口 36上。装配完毕 后,进出水件4上进水接口 5正对密封件3侧壁的进水口 32,同时进出水件4上的出水接口 6也正对密封件3侧壁的出水口 36,进水后经过过滤罐体1过滤在出水接口 6可以直接 饮用,非常方便;需要关闭进水时,只需轻轻转动进出水件4,使得进出水件4上的进水接口 5和出水接口 6分别脱离进水口 32和出水口 36,而利用进水阀片31将进水接口 5封住,利 用出水阀片33将出水接口 6封住,操作使用简单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 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