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头颈防治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头颈防治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蔡志红
  • 公开日
    2006年10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9月2日
  • 申请人
    蔡志红
  • 文档编号
    A61N2/08GK2824979SQ2005200291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柱状颈枕,柱状颈枕外连接有低于柱状颈枕的头枕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柱状颈枕为圆柱形枕头,枕头直径8-12厘米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头枕厚度4-6厘米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颈枕内连接有供人体躺压的颈胸垫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胸垫厚度为3-5厘米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头枕厚度4-6厘米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颈防治枕,其特征在于在颈枕枕面内对应人的头颈之间的枕大孔和寰枢两侧设有内带磁片的药囊袋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是适用于具有神经系统疾病、头颈相关疾病、头晕、眩晕、失眠、颈椎病、头痛、脑血管、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亚健康状态以及由内脏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症状等人群使用的头颈防治枕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是适用于具有神经系统疾病、头颈相关疾病、头晕、眩晕、失眠、颈椎病、头痛、脑血管、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亚健康状态以及由内脏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症状等人群使用的头颈防治枕。它包括柱状颈枕,柱状颈枕外连接有低于柱状颈枕的头枕。用作枕头使用时,头部与颈部连接处躺垫在颈枕高处,外头部枕垫在头枕处,坚持使用即可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具有顺应人体颈部的生理自然弯曲,达到颈部疾病防治作用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存放、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头颈防治枕的制作方法在已有技术中,枕头是供人体睡眠的工具,利用好了还可以成为防治疾病的器具,因此这方面的专利申请也比较多,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于2003年10月15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带有凹形曲面的枕头”,专利号ZL 02258022.0,它是在枕头上至少设置一个向内凹陷的构造,所述的凹陷构造为一个半球形,并且位于枕头的中部,在凹陷构造与枕头的边缘之间设置一条凹槽,在枕头的中部设置一个向下凹陷的半球形,在半球形与枕头的长边边缘之间设置一条半圆柱形的凹槽,半圆柱形的凹槽与半球形相互连通。这种枕头虽然可以解决了固定头部与颈部,但其结构复杂,使用、存放不方便,防治机理也不明显。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对头颈结构针对性强,结构简单的头颈防治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头颈防治枕它包括柱状颈枕,柱状颈枕外连接有低于柱状颈枕的头枕。柱状颈枕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还可以是方形、棱形等形状。用作枕头使用时,头部与颈部连接处躺垫在颈枕高处,外头部枕垫在头枕处,坚持使用即可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我们正常人按每天24小时计算有2/3的时间是在工作、学习,大部分时间是以低头或直立头颈的时间为多,余下1/3的时间是在睡眠,所以睡眠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所以身体是否健康,睡眠时所采用枕头是否适合自己,能否达到一个最佳的睡眠状态至关重要,反之身体机能状态的降低,会带来更多的不适症状,如头颈疾病、颈椎病、眩晕症的患者,药物针灸、按摩等治疗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睡觉时的枕头。根据人们的自然的生理姿式及文献记载、专家论证,头颈部因正常生理姿式及解剖关系,颈部需取自然放松,人站立时颈曲向前凸和平卧时颈曲向上凸为最佳,可以预防治疗相关疾病,那么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头颈部就应垫起,使头颈托起,而不是将头颈部悬空或头部比颈部高的原始方法,科学方法取决顺从自然生理弯曲的姿式,来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这样才能可望长寿。人体在正常直立(站立)时,从侧面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正常直立(站立)时或仰卧位时,以胸脊背为中心点,胸曲至颈曲有35-45度角,颈曲至头约有30-40度角,脊柱的这些弯曲,即有利于人体的直立,又增强了脊柱的弹性,对震动可起到缓冲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颈椎第四节以上,颈椎寰枢与颈第二节之间,无椎间盘,运动幅度最小,此处椎动脉上行,在入颅内与颈椎寰枢处有一个“S”弯曲,此处易发生缺血或血管病事件,颈四以下运动幅度最大,因为在脊柱颈曲无任何骨附着,有一柱擎天之势,故颈脊柱损伤,此处多见。脊髓位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一部分,上连于两者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此处为生命中枢。人在一天24小时里有2/3的时间是在直立(站立)或在低头工作。长期以往,易造成头颈周围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的劳累、损伤、脊柱的退变,再加之晚间1/3的睡眠时间,因为枕头的高低、角度、大小,软硬等的不适,长期的习惯造成了疾病的发生及加重。如一个颈椎疾病患者,X光片提示颈椎强直、颈生理性弯曲消失,再枕高枕可加重其颈强直,使其向颅内供血的椎动脉的“S”型受压过重,就造成晨起床后眩晕、手麻加重,甚则出现血管事件,使临床症状加重。所以,在生命中枢处放置头颈防治枕,是为了缓解、缓冲和减轻防治受累、受伤的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的劳累、痉挛和损伤,强制顺应人体的生理自然弯曲,来达到防治与其相关症状、疾病的防治,在头颈处垫撑,来减轻相关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的痉挛,达到临床防治效果。另外,头部与颈的斜角30-40度,头部外部被头枕垫起,主要是为了改善缓解椎动脉“S”弯曲的供血,缓解劳累损伤组织的痉挛,达到防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根据人体头颈自然生理结构的特征,利用反垫撑方法,在人的睡眠闲时枕用,对颈部施以反作用力,顺应人体颈部的生理自然弯曲,达到颈部疾病防治作用。2、结构简单,存放、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参见图1,头颈防治枕由圆柱形颈枕1和与圆柱形颈枕1外连接并低于圆柱形颈枕1的头枕2构成。人体头与颈部连接处躺压在圆柱形颈枕1上,探出圆柱形颈枕1的部分头部(外头部)枕垫在头枕2上。圆柱形颈枕1直径8-12厘米,头枕2厚度4-6厘米。
圆柱形颈枕1内连接有供人体躺垫的颈胸垫3,颈胸垫厚度为3-5厘米。正常情况下颈凸前,胸椎凸后,凸前和凸后的角度35-45度,人为的做成类似有角度的颈胸垫3,其主要是为了改善缓解颈胸之间相关组织的劳累、损伤及痉挛,达到防治效果。颈胸垫3的宽度40-60厘米为宜。颈胸垫3与圆柱形颈枕2之间可通过拉索连接,以便存放方便。头枕2是一个垫状结构,可沿圆柱形颈枕1卷起存放。圆柱形颈枕1、头枕2还可以是气枕。
参见图2,在颈枕1枕面内对应人的头颈之间的枕大孔和寰枢两侧设有内带磁片的药囊袋4。起到解痉、舒筋、活血、通络和止痛的作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