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水气双输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水气双输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海宁, 吴俊 , 陈宁, 杨志华
  • 公开日
    2015年4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2月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2月3日
  • 申请人
    杭州市老年病医院
  • 文档编号
    A61M25/14GK204261177SQ20142075179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气双输管,用于向腔隙性创口内输送氧气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双输管包括一根外管和两根内管;两根所述内管由所述外管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外管管腔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两根所述内管的外壁通过密封装置密封连接;所述水气双输管还包括两根支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两根支管的一端;所述两根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形成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外壁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防拉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上还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环形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管通过双通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双通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具有凸起翼,所述凸起翼上设置有缝合线孔,所述缝合线孔用于供缝合线穿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孔沿所述环形管均匀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两根所述支管上分别设置有刻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与两根所述支管采用三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采用硬质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气双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双输管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气双输管
  • 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气双输管,用于向腔隙性创口内输送氧气和电解液,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水气双输管,包括一根外管和两根内管;两根所述内管由所述外管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外管管腔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两根所述内管的外壁通过密封装置密封连接;所述水气双输管还包括两根支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两根支管的一端;所述两根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形成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孔。本实用新型的水气双输管,解决了传统技术管子固定困难、电解液和氧气弥撒存在死角、管子容易拉脱出伤口以及管头无保护易堵塞、折叠和贴壁等技术问题。
  • 专利说明
    水气双输管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水气双输管的制作方法 [0002]当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慢性疾病、慢性难愈合创面逐渐增多,传统医学的现有技术对这些慢性创(例:压疮、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足等)只能采取换药的技术手段来等待伤口自愈,结果是用时长,疗效差。近年来,慢创修复领域从治疗理念到治疗技术都有了根本的变化:深在的腔隙性创口和窦道治疗不再是敞开换药,而是封闭的,在湿性环境下持续应用电解质液体冲洗和提供高浓度氧气。伤口只有在洁净的富氧微环境才能够减少细菌数量,促进组织细胞分化和伤口愈合。临床医生遇到的首个问题是没有专业的供氧、供液体的输送管路,只好自己随手寻找材料,在创口深在的腔隙内置入一根液体冲洗管,再置入一根供氧管,同时在这两根管子上面覆盖负压材料,放入一根引流管,这样在一个创口上就有三根管路。 [0003]但这种医疗方式却存在以下缺点: [0004]①管子固定困难。在实践中发现随着患者体位的变化和腔隙内组织活动,伤口内较大的腔隙置入的两根管子很难固定,特别是在负压抽吸下,管头就会被吸靠近负压材料形成管头一负压泡沫的短路循环,没有发挥氧弥散和全腔隙冲洗的作用,违反了给氧给水的治疗原则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05]②管路冲洗氧弥散存在死角。因腔隙形状和面积不同,常规供氧、供水管路的点状和直线喷口设计造成腔隙内冲洗和给氧的不均匀,形成死角不能发挥治疗效果。 [0006]③管头无保护易堵塞、折叠和贴壁。因管路的口径粗细、材质软硬度都没有统一标准,两个管头处没有保护装置,直接暴露在腔隙内使管头堵塞、折叠和贴壁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治疗失败。 [0007]④管路多护理不便。多根管路使患者翻身困难,易发生管路被拉脱现象。
[0008]⑤外露连接管头没有明显标记,容易混淆。
[0009]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气双输管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气双输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子固定困难、电解液和氧气弥撒存在死角、管子容易拉脱出伤口以及管头无保护易堵塞、折叠和贴壁等技术问题。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气双输管,用于向腔隙性创口内供氧和供药,所述水气双输管包括一根外管和两根内管;两根所述内管由所述外管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外管管腔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两根所述内管的外壁通过密封装置密封连接;所述水气双输管还包括两根支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两根支管的一端;所述两根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形成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孔。
[0012]可选的,所述外管外壁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防拉环。治疗时在创口出放置引流管,也可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将所述防拉环缝合固定在创缘内或负压泡沫材料内,防止了患者在做翻身等活动时拉脱所述水气双输管,起到了固定作用。
[0013]可选的,所述环形管上还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环形管。通过所述环形管上的所述固定部,将所述环形管固定在腔隙性伤口的最深处,保证所述水气双输管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腔内组织移行生长、负压抽吸等因素下位置保持固定不变,不发生短路现象,高质量工作。
[0014]可选的,所述两根支管通过双通连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双通上。通过所述双通连接,插装方便,易于安装。
[0015]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具有凸起翼,所述凸起翼上设置有缝合线孔,所述缝合线孔用于供缝合线穿过。所述凸起翼加工简单,方便使用。
[0016]可选的,多个所述侧孔沿所述环形管均匀排列。多个所述侧孔沿所述环形管均匀排列,使得电解液和氧气通过多个所述侧孔均匀的弥散至所述腔隙性创口内,从而使得所述伤口能够,尽快愈合。
[0017]可选的,所述外管和两根所述支管上分别设置有刻度。所述外管和两根所述支管上的所述刻度可使医生了解腔隙或窦道的深度和每次治疗后的变化,以便随时记录。
[0018]可选的,所述外管与两根所述支管采用三通连接。通过所述三通连接,方便连接,易于拆装,方便使用。
[0019]可选的,所述外管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硬质材料制成的所述外管具有高效的抗扭曲、抗压功能。
[0020]可选的,所述水气双输管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医用硅胶安全卫生且方便使用。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气双输管,用于向腔隙性创口内输送氧气和电解液,所述水气双输管包括一根外管和两根内管;两根所述内管由所述外管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外管管腔中;所述外管的内壁与两根所述内管的外壁通过密封装置密封连接;所述水气双输管还包括两根支管;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两根支管的一端;所述两根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形成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孔。
[0022]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水气双输管,在使用时,将所述环形管,插入所述慢性创的腔隙性伤口内,两根所述内管分别向所述创口内通入电解液和氧气,然后通过所述环形管上的多个侧孔弥散至整个伤口内。
[0023]本申请相对于现代修复技术所用的电解液、氧气同时输送的管路,有效的通过一根管路解决了所有治疗需求,满足最大量的电解液和氧气供应,达到最佳疗效,实现了创面修复【技术领域】有了专业化的电解液、氧气输送管路。
[0024]所述外管中套有两根所述内管的方式有效的保护了输送电解液和氧气的两根内管不外露、不扭曲,通过所述外管对两根所述内管进行保护,避免了两根内管折叠、堵塞、贝占壁等现象发生,始终保持管路畅通。
[0025]同时,所述环形管的设计,通过多个侧孔弥散氧气和电解液,最大限度形成全方位的氧气和电解液弥散,没有治疗死角。
[002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通过管中套管的方式,对输送电解液、氧气的管路进行保护防止其折叠、堵塞和贴壁,通过环形管的设计,形成全方位的氧气和电解液弥散,没有治疗死角。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所述外管与两根所述内管的配合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所述双通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外管;2-内管;3-密封装置;
[0033]4-支管;5-环形管;6-侧孔;
[0034]7-防拉环;8-固定部;9-双通;
[0035]10-凸起翼;11-缝合线孔; 12-刻度;
[0036]13-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实施例:
[0041]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所述外管与两根所述内管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气双输管的所述双通的结构示意图。为方便描述,图1示出了与伤口的配合关系。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气双输管,用于向腔隙性创口内输送氧气和电解液,所述水气双输管包括一根外管I和两根内管2 ;两根所述内管2由所述外管I的一端部分插入所述外管I管腔中;所述外管I的内壁与两根所述内管2的外壁通过密封装置3密封连接;所述水气双输管还包括两根支管4 ;所述外管I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两根支管4的一端;所述两根支管4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形成环形管5 ;所述环形管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孔6。
[0042]医生对直径大于3cm,深度大于2cm以上腔隙性伤口(压疮、血管性溃疡、各种创伤后感染创口、手术感染刀口、骨感染或骨髓炎等)清创去除肉眼可见坏死组织后,测量伤口基底部面积,根据面积大小剪裁两根所述支管4,使所述环形管5与创口基底周长相等,将剪裁好的所述环形管5置放在腔隙的最深处。两根所述内管2分别向所述创口内通入电解液和氧气,然后通过所述环形管5上的多个侧孔弥散至整个伤口内。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或者引流管引流,完成腔隙性伤口的治疗。外接电解液和氧气的两根所述支管可用不同颜色分别标记防止混淆。优选的两根所述支管4采用直径2_的硅胶管,供应氧气的所述内管2长38cm,供给电解液的所述内管2长18cm,经临床证明这种规格的管路,医疗效果较佳。
[0043]本申请相对于现代修复技术所用的电解液、氧气同时输送的管路,有效的通过一根管路解决了所有治疗需求,满足最大量的电解液和氧气供应,达到最佳疗效,实现了创面修复【技术领域】有了专业化的电解液、氧气输送管路。
[0044]所述外管I中套有两根所述内管2的方式有效的保护了输送电解液和氧气的两根内管2不外露、不扭曲,通过所述外管I对两根所述内管2进行保护,避免了两根内管2折叠、堵塞、贴壁等现象发生,始终保持管路畅通。
[0045]同时,所述环形管5的设计,通过多个侧孔6弥散氧气和电解液,最大限度形成全方位的氧气和电解液弥散,没有治疗死角。
[004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通过管中套管的方式,对输送电解液、氧气的管路进行保护防止其折叠、堵塞和贴壁,通过环形管的设计,形成全方位的氧气和电解液弥散,没有治疗死角。
[004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I外壁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防拉环7,用于将所述外管I固定在伤口处防止拉脱。治疗时在创口出放置引流管,也可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将所述防拉环7缝合固定在创缘内或负压泡沫材料内,防止了患者在做翻身等活动时拉脱所述水气双输管,起到了固定作用。
[004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管5上还设置有固定部8,用于固定所述环形管5。所述固定部8设置在距离所述环形管5连接所述外管I处最远端。通过所述环形管5上的所述固定部8,由缝合丝线将所述环形管5固定在腔隙性伤口的最深处,保证所述水气双输管在患者体位发生变化、腔内组织移行生长、负压抽吸等因素下位置保持固定不变,不发生短路现象,高质量工作。解决了原有技术中输送电解液和氧气的管路难以固定,特别是在负压抽吸下,管头就会被吸靠近负压材料形成管头一负压泡沫的短路循环,没有发挥氧弥散和全腔隙冲洗的作用,违反了给氧给水的治疗原则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
[0049]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支管4通过双通9连接;所述固定部8位于所述双通9上。通过所述双通9连接,插装方便,易于安装。同时所述水气双输管可在所述双通9接头处拆开,形成T形管,根据创口腔隙基底的形状、面积任意进行剪裁所述两根支管4,然后通过所述双通9连接,使所述环形管5始终适合置入腔隙最深处。使得电解液和氧气能够全方位的弥散在腔隙内组织中,保持负压抽吸与水氧喷出点的最大距离。
[0050]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固定部8设置为具有凸起翼10,所述凸起翼上设置有缝合线孔11,所述缝合线孔11用于供缝合线穿过。所述凸起翼10加工简单,方便使用,同时所述凸起翼10上的所述缝合线孔11便于所述缝合线穿过,从而缝合固定所述环形管5。
[005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孔6沿所述环形管5均匀排列。多个所述侧孔6沿所述环形管5均匀排列,使得电解液和氧气通过多个所述侧孔6均匀的弥散至所述腔隙性创口内,从而使得所述伤口能够,尽快愈合。优选的,多个所述侧孔6设置在所述环形管5的外侧。经临床试验证明,多个所述侧孔6设置为间隔3cm,直径均2mm的圆孔,可以保证电解液和氧气的均匀弥散,不留任何死角满足治疗效果。解决了原有技术中,因腔隙伤口形状和面积不同,常规供氧、供水管路的点状和直线喷口设计造成腔隙内冲洗和给氧的不均匀,形成死角不能发挥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005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I和两根所述支管4上分别设置有刻度12。所述外管I和两根所述支管4上的所述刻度12可使医生了解腔隙或窦道的深度和每次治疗后的变化,以便随时记录。同外接水、气的单管接头用红蓝颜色分别标记防止混淆,同样在输送延伸管上三分之一套入的可移动式硅胶防拉环具有防止拉脱功能,固定后可保障病人医疗安全。
[005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I与两根所述支管4采用三通13连接。通过所述三通13连接,方便连接,易于拆装,方便使用。同时,通过所述三通13连接,所述环形管5可设置为包括固定连接的两根所述支管4。使用时,只需均匀裁剪所述两根支管4非固定的两端,然后将非固定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三通13上,从而减少了固定两根所述支管4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005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管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水气双输管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外管I采用采用5_直径硬质硅胶管。硬质材料制成的所述外管具有高效的抗扭曲、抗压功能,解决了原有技术中输送氧气和电解液的管路无保护易堵塞、折叠和贴壁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匹配临床治疗要求的供水、供氧参数,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
[00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