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电暖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电暖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范明浩
  • 公开日
    2006年6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5月21日
  • 申请人
    范明浩
  • 文档编号
    A61F7/00GK2787184SQ2005201224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暖袋,包括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所述加热装置由温控器(TC1、TC2),加热电极(E1、E2)及通电指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TC1)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温控器(TC2)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比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高5℃至1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底座(3)空腔内,所述底座(3)的开口连接有盖板(1),盖板(1)与底座(3)用螺钉密封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E1、E2)直接装在带有空腔的底座(3)上,所述加热电极(E1、E2)与电路板组件(2)分别用两金属螺钉(4)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塞(6)用螺钉(7)锁紧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暖袋,用于寒冷天气身体取暖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暖袋,包括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所述加热装置由温控器(TC1、TC2),加热电极(E1、E2)及通电指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TC1)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温控器(TC2)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暖袋的优点是,当温控器发生故障时,不存在过热爆炸之危险;且一旦加热装置有故障,可以拆卸维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电暖袋的制作方法在现有技术中,电暖袋一般由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组成,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一般用水作保温热介质。加热装置一般由温控器、加热电极及通电指示器组成。其原理是交流电源通过常闭状态的温控器施加于加热电极上,由于水有一定的电阻率,水温逐渐上升。但水温达到温控器的额定温度时,温控器动作,从闭合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电源被切断。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是当水温达到温控器的额定温度时,如温控器发生故障,不能从闭合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时,电源会继续对热介质加热,直至沸腾,甚至爆炸。为了克服单只温控器加热装置的缺陷,有人在加热装置中使用两只温控器,这样当其中一只失效时,仍有控制温度的能力。但如果尔后的加热装置的第二只温控器再失效,仍存在过热爆炸之疵病。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暖袋的加热装置均与袋体连成一体,并用环氧树脂灌封住。一旦加热装置有故障,只能整体遗弃,不能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暖袋,使用该电暖袋时,如温控器发生故障,不会产生过热爆炸之疵病。且一旦加热装置有故障,可以拆卸维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暖袋,包括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所述加热装置由两只温控器,两个加热电极及通电指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其中一只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另一只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手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高于自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一般地,所述手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比自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高5℃至15℃。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底座空腔内,所述底座的开口连接有盖板,盖板与底座用螺钉密封连接。在正常加热状态,电源电压施加于输入端,通过加热电极对热介质加热。当热介质升温到一定值时,自动恢复型温控器动作,处于断开状态。这时由于手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高于自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不动作仍处于常闭状态。当热介质温度下降至一定值时,自动恢复型温控器动作,处于闭合状态。可以看出,在正常加热状态,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不起任何作用。在自动恢复型温控器发生故障时,热介质升温到其断开温度时,未能动作断开电流,电路继续通电加热。当升温到手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时,手动恢复型温控器动作,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保证了热介质不再升温。由于手动恢复型温控器需要手动恢复方能继续使电。因此,当温控器发生故障时,不会过热爆炸。一旦加热装置有故障,可以拆卸盖板,把加热装置从底座空腔内取出维修。

图1是电暖袋的加热装置电原理图。
图2是电暖袋加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电原理图。
图3是电暖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作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电暖袋的加热装置电原理图。加热装置由温控器TC1、TC2,加热电极E1、E2及通电指示器组成;所述通电指示器由发光管LED和电阻器R串连而成。所述温控器TC1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温控器TC2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两只温控器串接于电回路中。在正常加热状态,电源电压施加于输入端U1、U2,通过加热电极E1、E2对热介质加热。当热介质升温到一定值时,自动恢复型温控器TC1动作,处于断开状态。这时由于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温控器TC2不动作仍处于常闭状态。当热介质温度下降至一定值时,自动恢复型温控器TC1动作,处于闭合状态。可以看出,在正常加热状态,温控器TC2不起任何作用。
在温控器TC1发生故障时,热介质升温到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时,温控器TC1未能动作断开电流,电路继续通电加热,当升温到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时,温控器TC2动作,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保证了热介质不再升温。一般,所述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比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高5℃至15℃。由于温控器TC2是手动恢复型,需要手动恢复方能继续使电。
图2是电暖袋加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电原理图。与图1不同之处是两温控器分别串接于两个电源输入端处。其工作原理与图1完全相同。
图3是电暖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加热装置电路板组件2安装于底座3空腔内,所述底座3的开口连接有盖板1,盖板1与底座3用螺钉密封连接。发光管LED和电源插头5露出盖板1的外面。所述加热电极E1、E2直接装在带有空腔的底座3上,所述加热电极E1、E2与电路板组件2用两金属螺钉4分别连接。金属螺钉4最好采用铜质,以减少电阻率。
在温控器TC1发生故障及温控器TC2处于断开状态时,只要拧下紧固螺钉,卸下盖板1,拿出热装置电路板组件2,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换掉损坏的温控器TC1,并用手动恢复使温控器TC2恢复至闭合状态。这样,既及时消除了隐患,延长了电暖袋的使用寿命,又保证电暖袋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过热爆炸之疵病。
灌液的预留孔做在底座3上,灌液的预留孔塞6用螺钉7锁紧,以防止孔塞6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掉出而造成液体溢出而烫伤皮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