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绘, 秦月珍, 郑晓彦, 张中华, 刘霞
  • 公开日
    2015年2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1日
  • 申请人
    刘绘
  • 文档编号
    A61M16/00GK204170246SQ20142063597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其特征是,包括氧气袋本体,所述氧气袋本体上连通有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两根软质氧气管道上分别套装有调节阀,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末端连通至一根Y型管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的第三接口与一根连接吸氧鼻塞的氧气导管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其特征是,所述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直径均为0.5cm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一种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包括氧气袋本体,氧气袋本体上连通有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两根软质氧气管道上分别套装有调节阀,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末端连通至一根Y型管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的第三接口与一根连接吸氧鼻塞的氧气管道相连。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直径均为0.5cm。采用这个尺寸是为了使氧气的流通更顺畅,而且调节阀更容易穿过,方便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且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末端连接至Y型管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对调节阀起到阻挡作用,能够避免软质氧气管道上的调节阀脱落,而且便于调节氧流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氧气袋的有效使用时间,便于调节至病人吸氧舒适状态。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的制作方法 [0002]目前,在临床上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需要携带使用氧气袋,临床使用的氧气袋有两个弊端:管道粗、硬,不易调节流量;调节阀近吸氧鼻塞端无阻碍装置容易脱落丢失。调节阀丢失后,流量无法控制,氧气袋充满时,压力大,氧流量太大容易造成病人不适,且浪费资源,缩短了氧气袋的有效使用时间。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调节阀脱落氧气袋,该氧气袋易于调节流量,并且调节阀不容易丢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包括氧气袋本体,所述氧气袋本体上连通有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两根软质氧气管道上分别套装有调节阀,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末端连通至一根Y型管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的第三接口与一根连接吸氧鼻塞的氧气导管相连。
[0006]所述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直径均为0.5cm。采用这个尺寸是为了使氧气的流通更顺畅,而且调节阀更容易穿过,方便控制。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且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的末端连接至Y型管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对调节阀起到阻挡作用,能够避免软质氧气管道上的调节阀脱落,而且便于调节氧流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了氧气袋的有效使用时间,便于调节至病人吸氧舒适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简单的技术改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经过进一步试验试用,效果非常好。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1.氧气袋本体,2.软质氧气管道,3.调节阀,4.Y型管,5.氧气导管。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防调节阀脱落的氧气袋,包括氧气袋本体1,所述氧气袋本体I上连通有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2,两根软质氧气管道2上分别套装有调节阀3,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2的末端连通至一根Y型管4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4的第三接口与一根连接吸氧鼻塞的氧气导管5相连。
[0012]所述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2的直径均为0.5cm。采用这个尺寸是为了使氧气的流通更顺畅,而且调节阀3更容易穿过,方便控制。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2,且两根平行的软质氧气管道2的末端连接至Y型管4的两个接口上,Y型管4对调节阀3起到阻挡作用,能够避免软质氧气管道2上的调节阀3脱落,而且便于调节氧流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了氧气袋的有效使用时间,便于调节至病人吸氧舒适状态。
[0014]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