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重式牵引床的制作方法腰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部劳损及骨质增生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非手术疗法中牵引为首选方法。该方法疗效可靠、见效快,被医疗界广泛采用。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使用的治疗用牵引设备价格高,进口价格约人民币14万元,而国产价格也在5万元左右。特别是电动牵引床,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结构复杂,它包括持续牵引、间歇牵引、快速牵引,由于其结构复杂,因而故障较多。患者到医院作一次牵引需要花费几十元,由于费时、费钱,对工作繁忙和行走不方便者难以得到经常性的治疗,而腰锥、颈锥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长期反复牵引,每次牵引后需卧床休息,巩固疗效,但这在目前是难以实现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重式牵引床,包括支承座、牵引床体、床体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床体可向前或向后作一定角度的倾斜。所述的牵引床体包括床板托架和床面板。跷跷板式铰接在支承座的上端,床板托架的框架两侧分别设有滑道;床面板由前面板和后面板构成,前、后面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装设有多个可在床板托架两侧滑道上滚动的滚轮,前面板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后面板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床体角度调整机构设置在床板托架的下方,床板托架可向前倾斜0-45°,并可向后倾斜0-80°。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丝杆、丝母、摇柄及齿轮箱,齿轮箱固定在支承座上,齿轮箱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装设在摇柄的前端,被动伞齿轮装设在丝杆上,丝母螺接在丝杆上,丝母与二个连杆的一端铰接,二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床板托架和支承座上,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前面板的前端装设有可翻转头架;所述的后面板的后端装设有可翻转脚托架。本实用新型通过人体自身重力使颈腰椎进行牵引,使病人在治疗时更舒适,更有效,对病灶处的牵引力可通过调节摇柄来调节板面的斜度而改变牵引力的大小,由病人自己控制,无需他人帮忙,且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不仅适用于各医院治疗,更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及其它场所进行治疗,治疗过程更科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治疗效果好,造价低廉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床体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床体向前倾斜45°角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床体向后倾斜80°角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机构的示意图。
自重式牵引床,包括支承座1、牵引床体、床体角度调整机构,牵引床体由床板和床板托架2构成,床板托架2跷跷板式铰接在支承座1的上端,床板托架2的框架两侧分别设有滑道;床面板由前面板3和后面板4构成,前、后面板3、4底部的两侧分别装设有多个可在床板托架2两侧滑道上滚动的滚轮5,前面板3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后面板4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床板托架2可向前倾斜0-45°,向后倾斜0-80°。
床体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丝杆6、丝母7、摇柄8及齿轮箱9,齿轮箱固定在支承座的横梁上,齿轮箱9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11和被动伞齿轮12,主动伞齿轮11装设在摇柄8的前端,被动伞齿轮12装设在丝杆6上,丝母7螺接在丝杆上,丝母7分别与连杆13和连杆14的一端铰接,连杆13和连杆1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床板托架2和支承座1上,构成四连杆机构。
为了将人体用束缚带束缚在牵引床体上,在床面板有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翻转头架15和翻转脚托架10,当牵引床体向后倾斜时,可用束缚带系于翻转头架15和人体上,翻转脚托架10翻转到床板托架2的下方。当牵引床体向前倾斜时,将翻转头架15翻转到床板托架2的下方,人体通过束缚带系于翻转脚托架10上。
自重式牵引床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志武吕永贞, 张丽李富安李富安李富安李富安李富安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振娟陈奕雄, 何开教陈奕雄, 何开教朱峻岭朱峻岭
专利相关信息
-
李兴全, 王飞天孙守金孙守金孙守金孙守金王凯, 郭羽路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