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场地设计与专用器材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场地设计与专用器材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踢毽运动的特点而独创的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及其场地设计与专用器材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场地设计与专用器材的制作方法踢毽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考。但进入近代,踢毽子并未如其他很多现代运动那样进化成为现代竞技运动,而是仍然一直停留在了娱乐和表演阶段而止步不前。停滞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运用现代竞技理论,将这项古老的运动现代化,使之成为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相互竞技的现代运动。 中国的运动前辈们曾经做过努力的尝试将竞赛性带入踢毽运动,并于2004年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 "毽球竞赛规则"。但是作为一项以脚部动作为主的运动,毽球未能将踢毽子的全部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就为踢毽运动的进一步现代化留下了发展空间。本发明提出"中国竞技毽"的概念和竞赛规则以及场地设计和专用器材,就是弥补这一空间的最新尝试。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是另辟蹊径,推陈出新,将踢毽子这项古老运动现代化,使之不仅成为中国、而且成为世界性的一项可以相互竞赛的高水平国际化竞赛项目。 本发明的重要目的就是在创新的同时,继续保持踢毽运动的传统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发扬光大,使之像多数现代竞技运动一样,既能保持其强身健体的原有大众化特质,同时又能在各种不同的级别上相互竞赛、通过规范化的竞争而不断提高运动技巧。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中国竞技毽的比赛场地平民化,任何平坦的小广场在划线之后,都可以成为竞技毽的练习场,同时又可以作为正规的比赛场。 本发明的又一个重要目的是使中国竞技毽的比赛多样化,通过设立多种单项比赛而充分体现踢毽运动的各种不同特点,同时各种不同的单项比赛又都使用统一划线的中国
竞技毽标准竞赛场地,遵守共同的允许的动作和禁止的动作。 本发明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使中国竞技毽的比赛涵盖两种主要的竞赛模式,即竞争性比赛和对抗性比赛,同时运用多种竞赛样式以增加趣味性,使踢毽运动的内在竞赛潜质充分发挥出来。 本发明再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使中国竞技毽的对抗性比赛使用的中间网设计合理,造价低廉,便于携带,装拆简单,而且可以"一网多用",既可以作为竞技毽正式比赛的正规器材,同时又可兼做非正式的羽毛球和毽球网。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历经千年的中国古老的踢毽运动,穿上现代竞赛规则的外衣,从而焕发出无比美丽的青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总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各单项竞赛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场地设计、专用器材设计构成,其特征是第1章至第5章详细规定了适用于各单项比赛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共同适用的场地设计与专用器材、以及各单项比赛的清单,第6章 至第13章根据每一单项比赛的特点分别详细规定了适用于各单项比赛的特殊竞赛规则与 裁判法,以及各单项比赛对共同适用的场地的特别使用方法。本发明特别设计了适用于中 国竞技毽赛中的对抗毽赛的中间网,该专用器材设计合理、造价低廉、便于携带、装拆简单、 可以随意调节高度,而且能够作为两用的竞技毽比赛专用网和羽毛球练习网(即毽球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项传统的中国民间体育运动,根据其原有的动作特征,被赋 予了进行现代化大型正规综合性赛事的全新功能,而同时又保留了在各种级别和层次上举 办单项比赛,吸收各种不同水平的参赛者的灵活性,从而使本发明可以迅速传播和普及于 全球各地。 本发明暨中国竞技毽具有以下特殊的优势,使之可以成为迅速普及的正规竞赛项 目l,场地设计"一场多用",可以进行中国竞技毽的所有单项竞赛,而且任何平坦的小型广 场划线之后都可以成为正式比赛场地;2,器材设计科学合理,造价低廉,便于携带,装拆简 单,中间网的高度可以按使用者的意愿随意调节,而且可以做到"一网多用",兼作竞技毽竞 赛专用网和非正式的羽毛球和毽球网;3,竞赛规则严谨,不仅充分反映踢毽运动的特点,而 且适于举办从初学者到专业运动员的各层次比赛;4,竞赛项目配套,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 举办小型单项赛事,而且可以用于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


图1是本发明——中国竞技毽竞赛场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国竞技毽竞赛场地的附加有各部分详细说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国竞技毽单项竞赛之一的对抗毽赛所使用的中间网的正面平
视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中间网的网柱与网体一侧的网边套筒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中间网的网边套筒套上网柱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中间网在降低高度之后利用调节带固定网体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网柱的立柱在插入网柱底座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网柱的立柱在插入网柱底座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网柱的立柱在插入网柱底座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加高网柱在插入网柱的立柱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中国竞技毽竞赛场地的A区,2-A区的组成部分A1区,3-A区的组成部分
A2区,4-A区的中线,5-A区的左侧边线,6-A区的上边线即B区的前边线,7-A区的右侧边
线,8-A区的下边线即C区的前边线,9-A角线,10-B角线,ll-C角线,12-D角线,13-B区,
14-B区侧边线,15-B区端线即发毽线,16-B区发毽限制线,17-C区,18-C区边线,19-C区端
线即发毽线,20-C区发毽限制线,21-网体的深色编织网,22-网体上下标示带,23-网边套
筒,24-调节带挂环,25-调节带挂环固定带,26-调节带挂环固定带的固定针脚,27-网柱的
立柱,28-立柱顶端的挂带槽,29-立柱底部,30-网柱底座,31-网柱底座的腿,32-网柱底座
的凹进部,33-调节带,34-调节带的结扣,35-加高网柱,36-加高网柱的挂带槽,37-加高网
柱的榫子。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中,A、B、C、D这4个角区已用英文字母标示出来。 图2中,在进行竞技毽对抗毽赛时,应沿着A区中线4架设中间网。 图3中,在编织网21的上下两侧固定有白色标示带22,在编织网左右两侧固定有
网边套筒23,网边套筒23的高度与编织网21加上两侧白色标示带22的总高度相同。立
柱27插入网柱底座30之内,网边套筒已经套在立柱27上,此时的网体高度是最高点。因
为是全图的示意图,网边套筒23的细节没有表示出来。 图4中,网体的编织网21通常采用深绿色或深褐色,其网孔的边长小于2厘米,网 边套筒23已被撑圆,以备向下从顶端开始套住立柱27,调节环24的上沿与网边套筒23的 顶端平齐,调节环24的底部被调节环固定带25套住,调节环固定带的两端被针脚26固定 在网边套筒23的顶端,立柱27的顶端有挂带槽28,其底端有立柱底部29,网柱底座的中心 是空心的圆形,其直径可以让立柱27顺利的穿过。 图5中,网边套筒23已经套在立柱27的顶端,为使网边套筒不致下滑,调节带33 在穿过挂带槽28和调节带挂环24之后两端结扣34,为使结扣牢固,可以在结扣之前将调节 带围绕立柱水平环绕几周,然后再结扣。 图6中,网体已经向下降低了一段距离,调节带33也随之放长,在穿过挂带槽28 和调节带挂环24之后,再形成结扣34,这就使网体稳定地停留在了使用者希望的任何高 度。 图7中,网柱底座30已经套在立柱27上,并压住立柱底部29,这就使立柱牢固地 树立而不会产生晃动。 图8中,立柱27顶端的挂带槽28处于中心位置,网柱底座30的4条腿31之间相 互成90度夹角,立柱底部29被压在网柱底座30的最下边。沿着剖视线B所形成的剖视图 将在图9中表示。 图9中,立柱底部29已被网柱底座30压得很严密,立柱将很难出现晃动。
图10中,加高立柱35的底端已经插入立柱27的顶端之内,加高立柱的顶端也有 挂带槽36,加高立柱外侧的榫头37已经插入立柱的挂带槽28之内,使得两者的可以紧密结 合而不致出现晃动,此时再将网边套筒23套在加高立柱35的顶端,就可以使网柱的高度上 升至1.60米,从而做到"一网多用",使竞技毽中间网也可以当作非正式的羽毛球和毽球网 使用。

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
前言 踢毽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考。但进入近代,踢毽 子并未如其他很多现代运动那样进化成为现代竞技运动,而是仍然一直停留在了娱乐和表 演阶段而止步不前。停滞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运用现代竞技理论,将这项古老的运动现 代化,使之成为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相互竞技的现代运动。 中国的运动前辈们曾经做过努力的尝试将竞赛性带入踢毽运动,并于2004年由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毽球竞赛规则"。这项新型的运动结合了踢毽子、羽毛球、排球的 某些特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作为一项以脚部动作为主的运动,毽球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将踢毽子的全部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就为踢毽运动的进一步现代化留下了一 定的发展空间。本规则提出"中国竞技毽"的概念,就是弥补这一空间的一项最新尝试。
中国竞技毽具有以下特殊的优势,使之可以成为迅速普及的正规竞赛项目l,场 地要求低,任何平坦的小型广场画线之后都可以成为正式比赛场地;2,器材要求低,成本低 廉,便于携带,装拆简单;3,竞赛规则严谨,不仅充分照顾踢毽运动的特点,而且适于举办从 初学者到专业运动员的各层次比赛;4,竞赛项目配套,不仅可以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而且 可以举办小型单项赛事。 根据现代竞赛理论,一项竞赛运动,必须具备以下3种要件,才能够成为正规的竞 赛项目规则、竞赛性、可裁判性。除此之外,如果想让这项运动成为普及性的竞赛项目,还 需要增加普适性(即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不同水平的参与者)、观赏性(即可以吸引尽可能 多的观众)和亲商性(即具备使之适于商业化运作的某些特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是另辟蹊径,尝试创新,将这项古老运动现代化,使之不仅成 为中国、而且成为世界性的一项可以相互竞赛的国际化竞赛项目。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 创新的同时,继续保持这项运动的传统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发扬光大,使之像多数现代竞技 运动一样,既能保持其强身健体的原有大众化特质,同时又能在各种不同的级别上相互竞 赛、通过竞争而不断提高运动技巧。 中国的踢毽子人口至少有上亿人,无论男女,几乎人人都从小学即开始接触这项 古老的中国传统运动。对于这样多的踢毽子人口,竟然没有一项能够大面积普及、同时又深 受人民喜爱的竞赛活动,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现状。本发明将让历经千年的踢毽子这项古老 运动焕发青春,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现代化的一朵奇葩和现代中国人对于世界性竞技运动的 新贡献。 第1章比赛场地及对天气的最低要求
第1条对比赛场地外部环境的要求 中国竞技毽可以在光线明亮的室内或室外举行。在比赛场地上空15米和周边3 米之内不应有任何障碍物。 比赛在室外举行时,不得有雨、雾天气,而且需要视线良好,比赛场地的最大风力 不得高于2级。预定举行室外比赛时,可以比赛前一天的当地晚报刊出的天气预报作为标 准,如出现包含"风力2-3级"和以上的风力预报,则将第二天预定举行的比赛自动顺延或 取消。 第2条比赛场地的图示 比赛场地的俯视图见附图1所示。比赛场地的各部分的名称的详细标示见附图2 所示。为了不造成混乱,在附图2中没有标示出在实际场地中应有的A、B、C、D等4个大写
英文字母。 第3条比赛场地的标示线 比赛场地的标示线由白色油漆或其他醒目的白色标示物画出。标示线的宽度为5 厘米。 第4条比赛场地图示的详细解释 第1款A区、A1区和A2区比赛场地的中心是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宽度5厘米 的标示线包括在内,即标示线的外沿就是正方形的外沿,两个对边标示线的内沿之间相距
74.90米。此正方形被称为A区。在附图1中,A区的上面一条水平边线称为上边线,向右按 顺时针方向的其余3条边线分别称为右边线、下边线和左边线。在A区正中央有一道自左 而右的中线,连接左边线和右边线的中点,将A区分隔为上边的A1区和下边的A2区。
第2款B区和C区自A区左右边线向上和向下再各画出4条各长2.55米的延长 线,然后用两条自左而右并与A区上下边线平行的水平线将上下4条延长线的终点连接,即 可在Al区的上方和A2区的下方各形成与Al和A2区面积大致相同的B区和C区。B区最 上面的一条水平线称为"B区端线",B区与A区共用的边线也称为"B区前边线"。连接B区 端线和B区前边线的两条垂直线段称为"B区侧边线"。C区最下面的一条水平线称为"C区 端线",C区与A区共用的边线也称为"C区前边线"。连接C区端线和C区前边线的两条垂 直线段称为"C区侧边线"。 第3款发毽区将B区的两条侧边线用虚线各向上延长1米,将C区的两条侧边线 用虚线各向下延长1米,这4条虚线称为"发毽区限制线"。B区端线与相连的两条发毽区 限制线形成的半封闭区域称为"发毽区";C区端线与相连的两条发毽区限制线形成的半封 闭区域也称为"发毽区" 第4款角线和角区再将A区的上边线和下边线向左和向右各延长2米,这4条线段 称为"角线"。按照左下、左上、右上、右下的顺时针方向,这4条角线依次被称为"A角线"、 "B角线"、"C角线"和"D角线"。这4条角线与B区和C区的侧边线在A区的四角外各形成 了4个区域,称为"角区"。按照左下、左上、右上、右下的顺时针方向,这4个角区依次称为 "A角"、"B角"、"C角"和"D角"。在正式比赛中,应将这4个角区各以英文大写字母A、B、 C、D明确标示出来。字母的方向应以自A区左侧看过来时是字母的正立方向。
第5条对抗毽赛的中间网的位置 在进行单项赛"对抗毽赛"时,应沿着A区的中线装设中间网。单项赛"对抗毽赛" 的规则的详细解释见第12章。对中间网的详细描述和架设方法见第74-78条的解释。
第2章竞赛器材
第6条中国竞技毽的竞赛器材的概述 中国竞技毽的各个单项竞赛项目使用的器材是羽毛毽。在单项竞赛项目之一"对 抗毽赛"中,还要使用不同于羽毛球网和网球网的对抗毽专用中间网。单项竞赛"对抗毽赛" 的详细描述见第12章。
第7条羽毛毽的概述 羽毛毽由基座加鹅毛加垫片制成,分为"标准毽"和"快速毽"两种。"快速毽"用 于"对抗毽"的单项竞赛中,"标准毽"用于其他各单项竞赛中。
第8条"标准毽"的外观图示 标准毽的外观如附图所示(此附图省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
第9条"标准毽"的构成的详细描述 第1款标准毽的构成标准毽由底座加4支鹅毛再加活动垫片构成。
第2款标准毽的底座标准毽的底座由塑料或橡胶制成,其形状是由圆台型的底部 和空心圆柱型的上部构成,其底部和上部是融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底座由塑料或橡胶制 作,应尽可能结实耐用。底座上部的空心圆柱型部分称为"毛筒",底座的底部称为"毽底"。
第3款标准毽的鹅毛4支鹅毛的根部插于毛筒中,鹅毛尖端向外,并由胶水或其他粘接剂固定在毛筒中。在附图的俯视图(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中,对立的两支鹅毛的 角度成180度,即置于一条直线上;相邻两支鹅毛的角度各为90度。4支鹅毛须经染色成 为鲜艳的红、粉、黄(或白)、蓝(或绿)等4种颜色,其中红、粉色鹅毛应当插于对立位置。
第4款标准毽的垫片在"标准毽"底座的毛筒外侧套有5-7个圆形中间带孔的垫 片,其中4-5片为金属垫片,l-2片为塑料或硬纸板垫片。垫片的内孔比毛筒的外直径稍大, 使垫片可以套在毛筒外面之后自由地上下运动。在最上面的一个垫片的表面允许加印生产 企业或其他公司的广告。出于环保目的,金属垫片可以由废旧金属罐头盒的空壳剪制而成。
第10条"标准毽"的高度、宽度和重量 标准毽的高度为19厘米,其对立两支鹅毛羽尖外缘的标准宽度为18厘米。标准毽
底座的毽底的厚度为1. 30-1. 50厘米,直径为3. 80-4. 00厘米。毛筒的高度为2. 50厘米,
外直径为1-1. 20厘米,毛筒的壁厚为0. 1-0. 2厘米。 标准毽的标准重量为16-18克,不得少于或多于此重量范围。 第11条"快速毽"的外观图示 快速毽的外观如附图所示。(此附图省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
第12条"快速毽"的构成的详细描述 第1款快速毽的构成快速毽由底座加4支鹅毛再加垫片制成。 第2款快速毽的底座快速毽的底座由橡胶制成,其形状和尺寸与标准毽的底座相
同,是由空心圆柱形的上部即毛筒和圆台型的毽底构成,其毛筒和毽底是融为一体、一次成型的。 第3款快速毽的鹅毛4支鹅毛的根部插在毛筒中。在鹅毛毛梗的靠近中心一侧只 有少量羽毛,而在毛梗的向外一侧有较多羽毛。4支鹅毛的毛梗应大致成垂直的直线,即在 插入底座之后其毛梗顶部的距离应在一个直径不超过1. 80厘米的圆周之内。在俯视图中 (此附图省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相对两支鹅毛成180度即成一条直线,而相邻两支鹅 毛的夹角为90度。 第4款快速毽的垫片在毽底之上、环绕上部的毛筒周围套有4-5片垫片,垫片的外 直径与橡胶底座最下面的圆台的外直径相同。4-5片垫片中下面的3-4片是金属垫片,最上 面一片是橡胶垫片。出于环保目的,金属垫片可由废旧罐头盒剪制而成。
第13条快速毽的高度、宽度和重量 快速毽的高度为14厘米,其对立两支鹅毛羽尖外缘的标准宽度为6. 50-7厘米。 快速毽底座的毽底的厚度为1. 30 = 1. 50厘米,直径为3. 80 = 4. 00厘米。毛筒的高度为 2. 50厘米,直径为1-1. 20厘米,毛筒的壁厚为0. 1 = 0. 2厘米。
快速毽的标准重量为14-16克,不得少于或多于此重量范围。
第14条在对抗毽比赛中使用的中间网的详细描述
对中间网的详细描述见本竞赛规则第74-78条。
第3章踢法的新旧名称和正式定义、允许和禁止的动作
第15条踢法的新旧名称和定义 第1款踢法的历史名称与重新命名的基本原则在上千年的踢毽子历史中,逐渐形 成了一些特别复杂的踢法和对这些踢法的相应的称呼,但这些称呼很不便于记忆。本规则 为叙述方便,特将一些最基本的踢法予以重新命名,同时列出原使用的名称,使新名称变得好记。重新命名的原则是以接触毽子的脚或身体其他部位作为主要参考,其次是以动作特 征作为参考,并尽可能使用简短的名称。 第2款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以下名单在新旧名称之后是对动作 排列如下
新名称/旧名称对动作的解释和定义。 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踢。
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脚后跟踢。 在身体前方用脚面踢。
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踢。 一条腿向前提起离地,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然后在身体前方用
的解释 0090] 0091] 0092] 0093] 0094] 0095] 0096] 却面直踢。
0097] 7,对跳直踢
l,内踢 2,外踢 3,直踢 4,膝击 5,叉踢 6,跳直踢
拐踢 绷踢
抹子
9
:在用一条腿完成跳直踢后,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
称的跳直踢。
0098] 8,跳叉踢/单飞燕一条腿向前弯曲提起,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然后从背后绕 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踢。
0099] 9,对跳叉踢/双飞燕在一条腿完成跳叉踢之后,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 动作对称的跳叉踢。
0100] IO,跳跪踢/跪踢双腿蹬地同时起跳并向身后弯曲,用一只脚的脚外侧踢。 0101] 11,对跳跪踢/ :在完成一次跳跪踢之后,连续用另一只脚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 称的跳跪踢。
0102] 12,转体踢/ :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身体原地旋转360度,然后在毽子不落地的 前提下接续下一踢毽动作。 0103] 13,头击/ :用头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停止或送出。 0104] 14,胸停/ :用胸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停止或送出。 15,背停/ :用背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停止或送出。 16,留毽/ :采用任何动作让毽子在身体任何部位停留不动的动作。 本规则并未囊括踢毽的所有高级动作,但对中国竞技毽比赛可能涉及的所有动作 都尽可能作出了定义。 0108] 第16条允许的动作
0109] 身体任何部位在遇到飞来的毽子时,都允许以静止和被动状态阻止毽子的继续飞 行并使毽子自然下落,此动作称为"停毽"。不过,对于肩以下至手指尖的停毽动作有特别限 制。
0110] 第17条禁止的动作
0111] 第l款"落毽"在比赛进行中,由于运动员的动作而导致毽子掉落地上称为"落 毽",将判为比赛结束或者失分,取决于单项比赛的具体规定。在对抗毽赛中,将毽子踢往对 方场区并直接落地不属于落毽范围。关于对抗毽赛的详细解释见第12章的规定。
第2款"手毽"任何将臂以下直至手指尖主动抬起脱离自然下垂状态并接触毽子 的动作都被视为违规,无论参赛者是"有意"或"无意",此动作称为"手毽"。只允许在双臂
0105] 0106] 0107]
10自然下垂状态下,以静止方式停止毽子的飞行,然后任凭毽子自然下落并接续下一个动作。
第3款"留毽"使毽子在身体、鞋和服装任何部位滞留不动的各种动作称为"留 毽"。为保持比赛的节奏,在竞技毽的各项比赛中禁止留毽。 以上"落毽"、"手毽"和"留毽"为中国竞技毽各单项比赛完全禁止的动作。在比 赛中出现上述情况,将被裁判裁定停止继续比赛或者失分。
第4章中国竞技毽的单项竞赛项目清单
第18条中国竞技毽的单项竞赛项目清单 第l款所有单项竞赛项目共同的竞赛场地、竞赛工具、允许和禁止的动作中国竞 技毽共包含以下9个单项竞赛项目。这9个单项竞赛都使用第1章所描述的竞赛场地、第 2章所描述的竞赛工具,并且遵循第3章所描述的对基本动作的定义以及允许和禁止的动 作,除非在该单项竞赛的规则中另有特殊规定。 第2款可举办的赛事的种类这9个单项竞赛可以联合起来举办中国竞技毽的综合 赛事;其中每一个单项又都可以独立地组织单项赛事。 第3款9个单项竞赛项目包含的竞赛种类这9个单项竞赛项目既包含个人项目, 也包含参赛人为2-4人的集体项目;既包含类似田径和体操比赛的竞争性项目,也包含类 似球类比赛的对抗性项目。 第4款各单项竞赛项目的正式名称和简称清单如下
l,中国竞技毽个人技巧加高踢赛(简称"个人技高赛");
2,中国竞技毽多人技巧加高踢赛(简称"多人技高赛");
3,中国竞技毽2人快速对踢赛(简称"快踢赛");
4,中国竞技毽2人远距离快速对踢赛(简称"远快踢赛");
5,中国竞技毽4人环A区快速传踢赛(简称"快传赛");
6,中国竞技毽4人环A区技巧传踢赛(简称"技传赛");
7,中国竞技毽个人花式踢法竞速赛(简称"花速赛");
8,中国竞技毽个人隔网对抗毽赛(简称"个人对抗毽赛");
9,中国竞技毽双人隔网对抗毽赛(简称"双人对抗毽赛")。
第5章中国竞技毽个人技巧加高踢赛规则及裁判
第19条本单项竞赛的正式名称、目的和优胜者 第l款正式名称与简称本单项竞赛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竞技毽个人技巧加高踢 赛"。简称"技高赛"。 第2款竞赛之目的本单项竞赛的目的是同时鼓励技巧型运动员和力量型运动员。
第3款优胜者本单项竞赛最后的优胜者将是技巧加力量兼备的运动员。 一方面, 本单项竞赛鼓励技巧型运动员,运动员能够在比赛开始阶段即无失误地做出高技巧动作即 可获得成绩方面的奖励,并有更多机会获胜。另一方面,本竞赛同时也鼓励能够将毽子踢 高的运动员,无论以什么动作踢毽,踢得越高越容易获胜,能够连续踢高则更为加大获胜机 会。在比赛的高技巧阶段结束之后,就会开始腿部力量的竞争。运动员如想获胜,就应力争 以任何动作将毽子踢高以减少踢毽的次数,直至比赛结束。
第20条本单项竞赛的定义与概述 第1款本竞赛的定义本竞赛为定时、限制场地、奖励高技巧和惩罚出界违规的个人计数赛。 第2款本竞赛的概述在规定时间的5分钟之内,运动员必须在A区内从头至尾一 次连续踢毽不掉地,踢毽次数最少的运动员将成为获胜者。所以,能够连续将毽子踢高者将 获得较好成绩,因为毽子留空时间越长,踢毽的次数就越少。同时,运动员如能完成规则定 义的高技巧动作,将获得踢毽次数的奖励扣减,因而有更多机会获胜。
第21条本单项竞赛的成绩和胜负的判定 第1款"初步成绩"与"最后成绩"本单项竞赛的成绩共分为两种,S卩"初步成绩" 和"最后成绩"。初步成绩是指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所完成的踢毽总次数,包括高技巧动作 所踢的次数和出界犯规所踢的次数。初步成绩不包括规则允许的、以身体任何部位被动、静 止地停止毽子飞行的停毽动作在内,但包括膝击动作的次数。最后成绩是指经过调整之后 的成绩,即运动员的初步成绩减去所完成的高技巧动作获得的奖励扣减,再加上因出界所 获得的惩罚附加次数。奖励扣减的办法见第23、24条的规定。惩罚附加的办法见第25条 的规定。 第2款胜负的判定最后成绩是运动员在该次比赛中的最终的决定性成绩。在比赛 中最后成绩次数最少的运动员视为比赛的获胜者。 第3款竞赛时间的调整在较高级别的竞赛中为了拉大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可 根据情况重复加赛或将竞赛时间合理加长。在较低级别的竞赛中为了提高参赛者的参与兴 趣,可根据情况将竞赛时间合理縮短。
第22条本单项竞赛的开始与结束 第l款开始与结束的信号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先大声询问运动员"准备好了 吗?"运动员应大声回答"准备好了!"听到回答之后,主裁判吹响哨音即宣布比赛开始。主 裁判再次吹响哨音即宣布比赛结束或暂停。 第2款比赛的计时开始比赛的计时并非从主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就立即启动,而是
从运动员将毽子抛离手部时才启动。因此,比赛计时的启动会稍晚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
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避免运动员用拖延抛毽的时间来谋取竞赛中的优势。 第3款主裁判示意计时开始的动作在询问运动员"准备好了吗?"的同时,主裁判
应将右大臂向右前方平伸,握有计时器的右手伸向右前上方,小臂与地面成45度夹角。在
看到运动员抛毽离手的瞬间,主裁判应尽可能同时地按动计时器的按钮开始计时。按动按
钮的同时,主裁判的右手应急速向下挥动,即做出示意计时开始的动作。主裁判的计时器应
能发出足够大的声响,以便让运动员和观众能够听到计时开始和结束的信号。 第4款拖延开始比赛的后果主裁判鸣响开始哨音后,运动员应于5秒钟内抛出手
中所持有的毽子并立即开始比赛。如主裁判认为运动员故意拖延抛出毽子开始比赛的时
间,应再次鸣哨中止比赛,对运动员提出警告,并示意重新从头开始。但这种情况只能出现
一次。如裁判员第二次鸣响开始哨音后,运动员再次故意拖延抛出毽子开始比赛,裁判员应
立即鸣哨取消运动员的继续比赛资格。 第23条高技巧动作的定义与获得奖励扣减的条件 第1款高技巧动作的定义以下7个动作被定义为"高技巧"并可获得奖励(对于 前6个动作的解释和定义见第15条的规定)
l,跳叉踢;
2,跳直踢;
3,跳跪踢;
4,对跳叉踢;
5,对跳直踢;
6,对跳跪踢; 7,对跳叉踢接转体踢。此动作是对跳叉踢和转体踢这两个动作的连续组合。当运 动员在完成对跳叉踢的第二个跳叉踢之后,必须立即做出原地转体360度,然后接续任何 其他踢法都视为此高技巧动作有效。 第2款获得高技巧奖励扣减的条件之一为易于裁判,若运动员想获得高技巧动作 奖励,必须在比赛开始后的第4次踢毽之前开始规定之内的第一个高技巧动作。若运动员 在比赛开始后的第4个动作仍没有开始做出规则定义的第一个高技巧动作,则该运动员在 该次比赛中即丧失获得高技巧奖励扣减的权利,无论此后再完成任何高技巧动作均视为普 通动作。 第3款获得高技巧奖励扣减的条件之二每个高技巧动作应连续完成两次才被裁 定有效,两次规定连续动作之间不能插入其他动作,但在每一项规定动作与下一项规定动 作之间可以插入最多两次其他过渡性动作。如运动员在2次过渡性动作之后,第3个动作 仍未开始做出规定的下一个高技巧动作,则该运动员在该次比赛中丧失继续获得高技巧奖 励的资格。在此之前完成的高技巧动作视为有效,但其后再完成的高技巧动作均视为普通 动作。 第4款过渡动作次数的调整如参赛选手的水平较高,比赛主办者可视情况将两项 不同高技巧动作之间的过渡动作的次数限制减少为1次或0次。 第5款获得高技巧奖励扣减的条件之三第1、2、3项规定的高技巧动作没有左右之 分,运动员可以用同一只脚连续完成两次动作,也可以用不同的脚完成同一动作,均视为有 效高技巧动作。第4、5、6项必须在完成第一个动作后,换用另一只脚,以对称和连续动作再 完成一次,才被视为有效。第7项对转体方向没有限制,可以向左旋转,也可以向右旋转,二 者均视为有效旋转动作。 第6款获得高技巧奖励扣减的条件之四为易于裁判,高技巧动作只能按照上述1
至7的顺序完成才视为有效,如顺序颠倒,则该动作完成不视为高技巧,而视为过渡踢。该
运动员如想继续获得高技巧奖励,必须在两次过渡踢之后,回到应当顺序完成的下一个高
技巧动作并成功地连续完成两次,才能按照顺序获得其他高技巧动作奖励。如过渡踢超过
两次仍未开始规定的下一项高技巧动作,则在其前完成的其他高技巧仍视为有效,但其后
完成的其他高技巧动作均视为普通动作。 第24条对高技巧动作的奖励扣减的计算方法 能够按照顺序连续完成每个规定动作两次者,其所完成高技巧动作的次数将从总 踢毽次数的初步成绩中扣除。最高的高技巧次数扣减为14次,未能全部完成所有7个高技 巧动作者,可视完成情况分别获得2、4、6、8、10、12次扣减。在本项目的运动竞技水平普遍 提高之后,可以通过增加高技巧踢法的认定和提高高技巧扣减的次数来增加本项目的技巧 难度。 第25条违规及处罚
第1款违规动作与相应处罚以下动作被定义为"违规"并受到相应处罚 l,在比赛中出现第17条规定禁止的落毽、手毽或留毽,即视为比赛终结,运动员
无成绩。 2,如运动员"出界",该次比赛成绩将因此而增加2次踢的记录作为惩罚附加。如 运动员出界后未能在一次界外踢动作之后回到界内,将视为两次出界,并受到增加4次踢 的记录作为惩罚附加,以此类推。 第2款运动员出界以下情况视为运动员出界 1 ,作踢毽动作时,支撑脚站在A区边线以外,与A区边线没有任何接触。
2,双脚同时落地时,双脚均在线外,任何一只脚都与边线没有接触。
3,双脚先后落地时,先落地的那只脚全部踩在线外,与边线没有任何接触。
第3款不视为出界以下情况不视为运动员出界
l,支撑脚踩在线上,另一只脚在线外完成踢毽动作。
2,双脚同时落地时,一只脚踩在线上,另一只脚踩在线外。
3,双脚先后落地时,先落地的脚踩在线上,后落地的脚踩在线外。
第26条裁判、记录员和摄像员的设置 本竞赛设主裁判、副裁判各一名、记录员一名和至少一名摄像员。在较低级别的比
赛中,可以不设记录员和摄像员。 第27条竞赛服务人员的位置 主、副裁判各站于A区的相对两端边线之外履行职责。当主裁判因裁判需要移至 与副裁判相邻的一边的边线外时,副裁判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立即转移至与主裁判对 立的一边的边线以外。在附图1中,记录员应坐或站于A区的左侧边线以外,在A区中心线 的延长线上和距A区左边线稍远处,以不影响主、副裁判行使职责为原则。摄像员的摄像镜 头所摄取的图像应能将A区的4条边线涵盖在内。
第28条主裁判的配备与职责 第1款主裁判的配备主裁判应配备口哨及计时秒表,计时秒表应具备开始和到时 鸣叫功能。主裁判应以右手持握计时器。
第2款主裁判的职责 l,吹响开始和结束哨音。在运动员抛出毽子的同时按动计时器,同时做出标示计 时已经开始的相应动作。 2,判定运动员是否已经有效完成高技巧动作或违规出界。
3,裁决运动员因其他违规而停止比赛。 4,裁决因意外情况发生而须暂停和恢复比赛,包括因运动员、裁判出现意外情况, 或其他无关人或物意外进入场区而引起的意外情况。 第3款赛后宣布比赛成绩主、副裁判和记录员应在比赛结束后立即会商,并按照 记录对初步成绩进行奖励扣减和惩罚附加。在比赛结束后的不晚于3分钟内,主裁判应对 运动员本人和观众大声宣布该运动员该次比赛的最后成绩。
第29条副裁判的职责 第1款副裁判负责报数副裁判负责计数和报数,即根据运动员完成的踢毽次数随 时出声报出运动员踢毽的次数。报数可以每次都报,也可以只报双数,还可以每相隔5次再
14报。此报数为初步成绩,不是最后成绩。 第2款副裁判的其他职责当运动员发生违规或出界的情况时,副裁判负责协助主 裁判做出判断,以手势告知主裁判和观众发生违规或出界的情况。副裁判应服从主裁判的 裁决。当主裁判因故无法履行职责时,副裁判应接替主裁判履行职责。当比赛没有设置记 录员时,副裁判应代行记录员的职责。 第3款比赛未设记录员时副裁判的配备和附加职责副裁判须配备比A4纸稍大的 记录板一块、记录笔一支以及A4纸尺寸的标准记录纸一张,记录纸的标准格式见附图(此 附图省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副裁判还应负责代行记录员的其他职责。
第30条记录员的配备与职责 第1款记录员的配备在设有记录员的赛事中,记录员应配备比A4纸稍大的记录板 一块、记录笔一支和A4纸尺寸的标准记录纸一张,记录纸的标准格式见附图(此附图省略, 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 第2款比赛开始前的工作记录员在比赛开始前应核对运动员的背号与登记背号 是否一致,并要求参赛运动员签字确认。记录比赛开始时间。 第3款记录奖励与惩罚记录员应根据主裁判的裁决在标准记录表格上注明运动 员获得的高技巧动作奖励扣减和出界违规的惩罚附加。 第4款记录其他裁决记录员应在标准记录表格上记录裁判员针对运动员或比赛 而做出的警告、禁止比赛、暂停比赛等裁决,并注明原因和时间。 第5款比赛结束后的工作比赛结束后,记录员应记录比赛结束时间,并将填写完 毕的标准记录表格交双方运动员和比赛主裁判签字确认结果。如运动员提出申诉,应在表 格上有所标示。但运动员的申诉应使用另外的专门申诉表格填写并提出。
第31条裁判员的规定手势 第1款需要做出手势的情况当运动员完成的高技巧动作有效、运动员出界和运动 员因严重犯规而被中止比赛时,主裁判和副裁判应伸出左手,做出标准手势告知运动员和 观众。 第2款高技巧动作有效的手势运动员按规定顺序完成高技巧动作时,主裁判应将 左边大臂平伸、小臂和手掌上举,表示该高技巧动作有效。 第3款标示运动员完成的高技巧动作属于第几项在做出上述动作之后,主裁判应 根据自己对规定高技巧动作顺序的记忆,用不同的手指手势标示该规定动作属于第几项规 定动作。手指手势采用中国最流行的数字表示方法,表示完成第几项动作的手势应按照如 下方法做出; 第1项高技巧动作有效食指上伸,其余4指收拢,拇指压住其余3指; 第2项食指与中指上伸,其余手指收拢,拇指压住其余两指;第3项拇指与小指
收拢,拇指压住小指,其余3指上伸; 第4项拇指收拢,其余4指上伸; 第5项5指全部上伸; 第6项拇指和小指上伸,其余3指收拢; 第7项因为是最高奖励项,采用传统表示"10"的方法示意已经获得奖励扣减的最 大限额5指全部收拢握拳上举,拇指压住其余4指。
第4款运动员出界当运动员出界时,主裁判应将左臂向侧面平伸,手心向后,并将 手掌水平摆动。当出界情况发生在离副裁判较近一侧、而离主裁判较远时,副裁判应做出此 动作。 第5款取消继续比赛资格当运动员因落毽、手毽和留毽的严重犯规而被取消继续 比赛的资格时,主裁判应将两大臂在胸前水平抬起,左右小臂上举并在胸前交叉,手掌向侧 面平伸、五指并拢以示比赛结束。 第6款暂停比赛当运动员因严重犯规以外的其他外界意外因素需要中止比赛,如 突然起风以及人或物意外进入比赛场地等情况,裁判认为需要中止比赛、但运动员仍保有 重新开始再次比赛的权利时,裁判应双臂自然下垂,同时两手心向下、两小臂在腹部交叉左 右摆动3-5次,然后右手五指并拢伸直,手心向侧,右小臂向前上举再放平与大臂成水平,
示意运动员重新从头开始比赛。 第32条竞赛记录与申诉程序 第1款竞赛记录的标准表格此表格见附图(此附图省略,不属于专利申请范围)。
每次比赛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运动员和主裁判均应在表格上签字加以确认。 第2款录像服务在较高级的本项赛事中,主办方应使用录像设备作为对裁判当场
裁决和书面记录的验证手段。在发生争议的情况下,该项赛事的裁判长应以录像记录为主
做出仲裁。 在较低级的本项赛事中,如主办方没有提供摄像记录,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委托 的摄像员提供的录像向裁判长提出申诉并要求仲裁。 第3款提出仲裁要求的时间限制无论是要求根据主办方录像还是运动员自行提 供的录像对比赛结果提出争议,运动员的仲裁要求均应在该运动员的比赛结束之后的30 分钟之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方视为有效仲裁要求。 如运动员在本人比赛结束之后30分钟之内没有提出争议,则视为已经放弃争议 权利,并完全接受比赛结果。(注为控制篇幅,以下略去第6-11章内容)
第6章中国竞技毽多人技巧加高踢赛(略)
第7章中国竞技毽2人快速对踢赛(略)
第8章中国竞技毽2人远距离快速对踢赛(略)
第9章中国竞技毽4人环A区快速传踢赛(略)
第10章中国竞技毽4人环A区技巧传踢赛(略)
第11章中国竞技毽个人花式踢法竞速赛(略)
第12章中国竞技毽个人隔网对抗毽赛
第71条本单项竞赛的正式名称、目的及获胜者 本单项竞赛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竞技毽个人隔网对抗毽赛",简称"对抗毽赛"。
本单项竞赛的目的是鼓励运动员提高踢毽子的力量和准确性,提高全面的进攻和 防守技巧。在以上两方面具备优势的运动员将成为比赛的获胜者。
第72条本单项竞赛的竞赛场地 本竞赛采用第2-4条所描述的中国竞技毽其他单项竞赛项目所使用的共同场地。
如第4条所描述的,在A区的上下两条边线以外分别划有B区和C区。B区和C区即是本单项竞赛双方参赛运动员各自使用的比赛区。 B区和C区分别与A区共用的边线分别称为B区的前边线和C区的前边线。B区 和C区距A区最远的边线分别称为B区的端线和C区的端线。
第73条本单项竞赛的竞赛器材 本竞赛采用第11-13条所详细描述的鹅毛制快速毽。同时,本竞赛还采用第74-78
条所描述的中间网。 第74条中间网的构成的概述 中间网由网体和场地两侧的网柱构成。 第75条中间网的网体的构成和尺寸的详细描述 第1款中间网的网体的构成中间网的网体由深色编织网、其上部和下部的水平白 色纺织品带子、两侧的垂直白色纺织品套筒构成。 第2款深色编织网的尺寸深色编织网简称"编织网",其宽度为6米,高度为30厘 米。编织网的正方形的网眼每边长不大于2厘米,以阻止快速毽的底部通过。
第3款网上和网下标示带在编织网的上部和下部各水平地固定有一条由结实的 织物制作的白色带子,称为"网上和网下标示带",其宽度各为6米,高度各为5厘米。
第4款网边套筒在网体的左右两端垂直地固定有双层织物套筒,称为"网边套 筒"。网边套筒的高度为40厘米,相当于编织网与网上和网下标示带相加的高度。在将网 边套筒压平时的宽度为10厘米,在将网边套筒撑为圆筒形时相当于直径6. 37厘米的圆筒。
第5款调节带挂环在网边套筒的顶端两侧的中间各固定有一个内径不小于2厘 米、外径不小于2. 50厘米的牢固的封闭金属环,称为"调节带挂环"。固定好之后的调节带 挂环的上沿应与网边套筒的顶部持平。 第6款调节带挂环套环将调节带挂环固定在网边套筒上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一个编织物制作的"调节带挂环套环"。调节带挂环套环是一个宽度不小于1厘米、长
度不小于8厘米的带状物。将其一端穿过调节带挂环之后与另一端重合,然后将两端重叠
固定在网边套筒的接近顶部处,即可将调节带挂环固定在网边套筒的上部。 第7款调节带每幅中间网还配有两条各直径不小于0. 8厘米、长度不小于1米的
结实带子,称为"调节带"。调节带的功能是将网体牢固地固定在两侧的网柱上,并可以随意
调节中间网的高度。 第76条中间网两侧的网柱的构成和尺寸的详细描述 第1款中间网两侧网柱的构成中间网两侧的网柱由立柱和底座构成。 第2款网柱的底座底座可以由水平伸展的3或4条腿构成,也可以是任何能够保
持网柱稳定的形状。 第3款网柱底座的3或4条腿底座水平伸展的3或4条腿由包括但不限于铸铁等 较重的物质制作。每条水平腿的长度各不少于20厘米,3条腿之间相互成水平120度夹角, 4条腿之间相互成水平90度夹角。每个金属支架包含立柱和水平腿的总重量应不少于3公 斤,以便使中间网在受到毽子冲击时保持稳定。 第4款立柱立柱由空心的钢管或铝管或其他硬物质制作。立柱的高度为83厘米, 立柱的外直径不少于3厘米。在圆柱形立柱的顶部经过圆心有一道垂直的、宽度为l厘米、 深度为3厘米的沟槽,称为"挂带槽",用以让第75条第7款所述的调节带通过。
17
第5款加高立柱加高立柱的设计是为了使中间网的网高可以增加一倍,使之达到 1.60米,成为竞技毽比赛网和羽毛球练习网(即毽球网)的两用网。加高立柱的高度为 86厘米,是空心或者实心的圆柱形,其外径比立柱的内径稍小,使之可以紧密地插入立柱之 内。加高立柱的顶端有一个类似立柱顶端的挂带槽,底部距底端不远处的外表面有一对榫 子,长度和宽度均与立柱顶端的挂带槽相同,当加高立柱的底部插入立柱的顶端时,榫子可 以插入立柱的挂带槽内,从而使两者牢固和紧密地结合,成为一根高度为1.60米以上的立 柱。套上网边套筒,再使用调节带调整网高,就可以将对抗毽中间网变成非正式的羽毛球和 毽球网。 第77条中间网的装设 第1款中间网的位置不考虑底座的大小,网柱上部的立柱应置于A区中线两端的 延长线上,在距中线的终点约50厘米处。中间网装设完成后,应与地面保持垂直。从俯视 图看,中间网应与A区中线及其延长线保持重合。 第2款在网柱上架设网体两边的网柱架设好之后,即可将网体两侧的网边套筒套 在两根立柱上。为使中间网拉紧,以减少其中部与网柱附近网高的差距,只须将两侧网柱尽 可能向外侧移动即可。 第3款装设调节带网边套筒套好之后,将调节带一端穿过网边套筒一侧的调节带 挂环,然后穿越网柱顶部的挂带槽,再穿过网边套筒另一侧的调节带挂环并与调节带的另 一端结扣,即可将网体牢固地固定在网柱上。
第78条中间网的标准网高与训练网高 第l款标准网高中间网顶端中部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80厘米,此高度为正式比赛 所使用的网高,称为"标准网高"。两侧靠近网柱附近的网高与中间的网高相差不应多于2 厘米。标准网高可以根据规则的修改而进行调整。 第2款非正式网高使用者可以根据意愿随时向下降低中间网的网高,与80厘米网 高不同的网高称为"训练网高"或"非正式网高"。也可以将立柱接上加高立柱,然后在顶端 加挂网体,就可以当作非正式的羽毛球和毽球网使用。 第3款降至最低网高的方法最低可使网高降至40厘米,即中间网自身的高度。降 至最低网高的方法是将网边套筒向下降低40厘米之后,将调节带的中部穿过挂带槽,然后 再将调节带两端向下穿过网边套筒两侧已经降低40厘米的调节带挂环并结扣,再水平环 绕网柱几周之后拉紧,并再次将调节带两端结扣即可。用同样方法可以将网高降低至使用 者希望的任何高度。 第79条本单项竞赛的定义与概述 本单项竞赛是作为对手的2名运动员参与的、隔网向预定区域踢毽的对抗赛。本 单项竞赛按局计分、按获胜局数决定比赛胜负,首先获得规定获胜局数的运动员即是比赛 的获胜者。 第80条本单项竞赛得失分的判定 第1款让对方得分的情况运动员出现以下情况,将被判为让对方运动员得分
1,一方运动员如未能将对方发入或踢入本方场区内的毽子在3次踢毽动作之内 踢入对方场区内,则对方运动员得分。此规定称为"3踢回毽",简称"3踢"。
第16条规定允许的停毽动作不计算在3踢的次数之内。
运动员如做出第15条第2款第4项规定的膝击动作,每一次对方来毽后的前两次
膝击不计入3踢,自第3次膝击开始计入3踢。 2,对方来毽,碰到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之后落在界外。 3,做出第17条所禁止的落毽、手毽和留毽等3种违规动作。 4,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碰到中间网(包括网柱)视为违例。 5,将毽子踢坏,毽座与毽毛分离。此种情况下,任何一位运动员均可要求裁判将已
经损坏的毽子换成好毽。 6,将毽子踢到挂在网上。 7,运动员处于"出界"状态时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此种情况称为"出界回毽"。
第2款属于出界回毽的情况以下两种情况视为运动员出界回毽
1,当支撑脚踩于B区或C区界外时,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
2,单脚或双脚自界外起跳踢毽,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
第3款不属于出界回毽的情况以下情况不视为出界回毽 1 ,支撑脚踩在B区或C区边线上视为界内,只有支撑脚站在线外,并与边线完全脱 离接触才视为出界。 2,单脚或双脚自界内起跳并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落地后处于出界状态。双脚起 跳时,只要有一只脚踩在线上即视为界内。 3,离开B区或C区,进入A1区或A2区截击对方来毽,但并未立即将毽子踢过网, 而是踢回B或C区作为过渡。 4,在接受对方来毽时,第一脚将毽子踢至本方界外远处,但第二脚将毽子踢回本
方界内或距界内不远处,第三脚站在界内或自界内起跳将毽子踢回对方场区。 由于运动员每次来毽在本方共有3次踢毽的权利,所以无论在本方任何地点,只
要未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地,就不属于出界回毽。 第4款落毽处是否界内的判断在判断毽子是否落入一方场区时,采用与网球和羽 毛球规则相同的标准,即当毽子底座落地压线时视为界内。而当毽子落在场区外侧,毽子底 座落地处与场区边线没有任何接触时视为界外。
第81条比赛前的准备 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召集双方运动员进行投币,以决定挑选场区或发球。记录员 应核对并记录双方运动员的背号和姓名,然后要求双方运动员签字确认。
第82条比赛的开始和计分方法 主裁判鸣哨,比赛即开始。发毽运动员应于鸣哨后5秒钟内将毽子抛起,并尽快踢 入对方场地内。 对抗毽赛采用每毽得分的计分制,计分时不考虑是哪一方发毽。
第83条发毽和换发毽 第1款发毽运动员的位置在对抗毽赛中,B区和C区的端线也称为发毽线。发毽 运动员可站在B区或C区发毽线以远的任何位置发毽,但不得踩到和超越发毽线,也不得超 越B区和C区的各两条发毽限制线及其延长线。 第2款发毽擦网情况的裁决发毽只要最终进入对方场区即视为有效,不考虑是否 擦网。
第3款发毽时的过渡踢在将毽子抛离手部之后,运动员可以做出不多于两次的过 渡踢,然后第三次才将毽子踢向对方场区。如第3次踢毽仍未将毽子踢至对方场区,则视为 发毽失误。因无意而造成的过渡踢仍视为过渡踢,条件是毽子没有离开发毽区的上空。
过渡踢不能踩到发毽线,也不能超越两侧的发毽限制线,否则即视为发毽失误。
第4款发毽失误的认定以下情况视为发毽失误,发毽运动员失分,并换对方发毽
l,发毽运动员踩到发毽线视为发毽失误。发毽时,如不采用跳起发毽,支撑脚不能 踩线。如采用跳起发毽,起跳的单脚或双脚不能踩线。运动员将毽子踢出后即可越过发毽 线,不视为踩线。 2,毽子未能从中间网网上的空间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3,裁判鸣哨后5秒钟,发毽运动员仍未做出发毽动作。
4,裁判鸣哨后,发毽运动员做出踢毽动作,但未能踢到毽子。
5,经过两次过渡踢之后,仍未能将毽子踢往对方场区。
第5款重新发毽出现以下情况,发毽运动员应重新发毽
l,在裁判员鸣哨之前发毽;
2,比赛进行中,有人或物意外进入场区。 第6款发毽的轮换第一分的胜负决定之后,由得分一方进行下一次发毽。以此类 推。 第84条对抗毽赛比赛局数、每局分数和场地交换 第1款比赛的局数和分数对抗毽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和每毽得分制。每局先得15 分并与对方有2分或2分以上差距的运动员视为该局获胜。当出现14比14的平局时,按 "丢死"决定胜负,即任何一方领先2分视为该局获胜。
第2款交换场地和发毽权每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毽权。
第3款决胜局的场区和发毽权的挑选如出现2比2平的局分,在比赛进入决胜局 前,主裁判应召集双方运动员再次掷币决定决胜局的场区或发毽权。 第4款决胜局中的场区交换决胜局比赛中,任何一队先得8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区,
交换后仍由领先队继续发毽。如未能及时交换场区,应在主裁判发现后立即交换,原有比分
和发毽权不变。 第85条局间间隙 每局结束至下局开始前的局间间隙为不超过2分钟。教练员可以利用此间隙对本 方运动员进行指导。 第86条运动员对主裁判裁决的挑战权 第1款高级别比赛应提供录像服务在高级别的比赛中,比赛主办方应提供录像服 务,包括"鹰眼"(注国际网球联合会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的设备,用以应对运动员对裁判判 决的挑战)或其他可以有说服力地记录场区边线发生的情况的录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具 有录像功能的普通数码照相机。 第2款提出挑战的程序提出挑战的程序是失分一方运动员在主裁判做出裁决之 后,在5秒钟之内以手势对主裁判表示提出挑战。主裁判应在运动员提出挑战之后,立即调 出录像设备中的相应片段进行核查,并请挑战方的教练一同观看核查,然后立即以手势公 布挑战是否成功。挑战方对主裁判的裁决必须服从,但可在比赛结束后提出申诉。
与挑战有关的手势见第93条的规定。 第3款挑战权的次数和解释在每场比赛中,每名运动员可以有2次"可以延续的挑 战权",其概念为只要运动员挑战成功,该挑战权即可继续有效;只要挑战失败,该挑战权 即用完,直至两次挑战权全部用完。两次挑战权全部用完之后,该名运动员即无权再提出挑 战。 第4款运动员没有挑战权的情况在主办方不提供录像服务的比赛中,运动员没有 挑战权。 第87条裁判员、司线员、记录员和摄像员的位置 第1款高级别和低级别赛事中的竞赛服务人员设置本竞赛设主裁判、副裁判各一
名、司线员2名、记录员l名和摄像员至少2名。 在较低级别的赛事中,可以不设司线员、记录员和摄像员。 第2款主裁判、副裁判和司线员的位置主裁判应站于A区中线的延长线与A角线 之间、即附图1中C区的左上角的界外履行职责。 一名司线员应站于C区的右下角的界外 履行职责。副裁判应站于A区中线的延长线与C角线之间、即B区的右下角的界外履行职 责。第二名司线员应站于B区的左上角的界外履行职责。 第3款记录员和摄像员的位置记录员应坐或站于与主裁判相对的A区另一侧,在 A区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和距A区侧边稍远处,以不影响主、副裁判行使职责为原则。摄像员 的摄像镜头所摄取的图像应能将B区和C区的各4条边线清楚地涵盖在内。
第88条主裁判的职责 第1款开始和结束比赛主裁判应鸣哨示意每毽开始和结束比赛。 第2款暂停和恢复比赛出现意外情况时,主裁判应鸣哨示意暂停和恢复比赛。 意外情况包括 l,在室外比赛时,风力过大。 2 ,人或物体意外进入赛场。 3 ,运动员或裁判等人出现意外情况。 第3款裁决每毽的胜负主裁判对每毽胜负的裁决是最后的、决定性的,除非运动 员提出挑战。关于挑战程序的详细解释见第86条规定。 第4款制止运动员的不当行为主裁判可以对运动员的不当行为提出警告或取消 比赛资格。运动员的不当行为包括
l,未按时到场参加比赛。 2 ,着装不符合一般公认社会道德或比赛规定。 3,运动员背部的号码与运动员赛前登记的号码不一致。 4,比赛中途,未经裁判员允许离开赛场。 5,不尊重裁判员、司线员或对方运动员。 第89条副裁判的职责 第1款副裁判的职责定位和权利副裁判应协助主裁判履行主裁判的职责。当主裁 判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副裁判应接替主裁判履行职责。 第2款副裁判的职责内容副裁判应根据自己的判断,以手势标示任何违规、界内 或界外等情况,特别是在该情况发生在距自己较近、而距主裁判较远时。
第3款副裁判的权限副裁判应服从主裁判的最终裁决。
第90条司线员的职责 1,密切观察距自己最近的两条边线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判断,以手势标示来毽是
否落于界内、来毽是否触及运动员身体之后落于界外、运动员是否出界回毽。
2,如实答复主裁判的询问。
第91条记录员的职责 第1款比赛开始前的工作记录员应在比赛开始前核对运动员的背号与登记背号 是否一致,并要求参赛运动员或教练员签字确认。记录比赛开始时间。 第2款局分和每局比分的记录记录员应在标准记录表格上记录局分和每局的具 体比分。标准表格见附图。(此附图略,与专利申请无关) 第3款其他裁决的记录记录员应在标准记录表格上记录裁判员针对运动员或比 赛而做出的警告、禁止比赛、暂停比赛等裁决,并注明原因和时间。 第4款比赛结束后的工作比赛结束后,记录员应记录比赛结束时间,并将填写完 毕的标准记录表格交双方运动员和比赛主裁判签字确认结果。如运动员提出申诉,应在表 格上有所标示。但运动员的申诉应使用另外的专门申诉表格填写并提出。
第92条摄像员的职责
摄像员的职责 l,力求使摄像设备观察到尽可能多的边线,以应对运动员对主裁判的裁决可能提 出的挑战。 2,摄像记录的重点,是协助主裁判确认来毽的落点是否处于界内、来毽是否触及 运动员身体后出界和运动员是否出现界外回毽的违规。
第93条本单项竞赛采用的有关手势 第1款主裁判做出裁决时的标准姿态主裁判在作出裁决时,应面向被裁决情况发 生的方向,并使用该侧的手臂做出裁决的手势。 第2款副裁判和司线员使用的手臂副裁判和司线员在作出判定时,应使用距主裁 判较近的手臂做出手势。 第3款判定运动员出界回毽的手势此手势与第27条第2款的规定相同。裁判员 和司线员应大小臂向侧面平伸,手心向后,手腕前后摆动。 第4款落毽在界外裁判员和司线员应大臂向前平伸,小臂垂直上举并前后摆动, 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后。 第5款落毽在界内裁判员和司线员应大小臂伸直指向前下方,与地面成45度夹 角,手腕上下摆动,五指并拢,手心向下。 第6款发毽踩线违例裁判员和司线员应大小臂伸直指向前下方,与地面成45度夹 角,小臂上下摆动,五指并拢,手心向侧。 第7款换发毽运动员因违例失去发毽权时,主裁判应大小臂伸直指向该名运动 员,五指并拢,手心向侧,然后小臂向该运动员的对手一边水平摆动。 第8款运动员对裁决提出挑战提出挑战的运动员应面向主裁判立定不动、双脚并 拢,右臂伸直举向前上方与地面成45度夹角,食指与中指向上伸直,拇指压住其余两指收 拢做出"V"型手势,向裁判示意此毽自己是胜方。
22
第9款主裁判对运动员提出挑战后的裁决结果示意如挑战成功,主裁判应大小臂 平伸指向该名运动员,拇指向上,其余4指收拢。如挑战失败,主裁判应大小臂平伸指向该 名运动员,拇指向下,其余4指收拢。 第10款主裁判对提出挑战运动员示意拒绝挑战权如一名运动员已经用完2次挑 战权,并且再次提出挑战,主裁判应大小臂伸直、手心指向该名运动员,手掌左右摇动。
第13章中国竞技毽双人隔网对抗毽赛(略) 所述的"中国竞技毽竞赛规则"对古老的踢毽运动进行了规范化和现代化,其特征 为本发明的"前言"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背景、特点、理论基础和发展前景;第1章详细描 述了比赛场地的划线方法和对室外比赛的天气情况的最低要求;第2章详细描述了竞赛器 材并提到了用于对抗毽赛的中间网;第3章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各种踢毽动作的新 旧名称和动作定义,并且规定了在本发明的各个单项竞赛中所一致允许的动作和禁止的动 作;第4章提出了本发明所包含的各单项竞赛项目的清单;第5章详细描述了"中国竞技毽 个人技巧加高踢赛"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阐述了该单项竞赛既重视运动技巧、又突出力量 竞赛的设计原则;第12章详细描述了 "中国竞技毽单人隔网对抗毽赛"的竞赛规则和裁判 法,阐述了该单项竞赛既重视运动技巧、又突出攻击和防守策略的设计原则;第6章至第11 章、以及第13章详细描述了中国竞技毽其他各个单项竞赛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它们 所具有的各种不同运动特点和趣味性,但鉴于篇幅原因,这7章的内容从略。
在本发明第1章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包含的中国竞技毽竞赛场地的划线方法, 其特征为比赛场地的标示线由白色油漆或其他醒目的白色标示物画出,标示线的宽度为 5厘米。比赛场地的中心是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宽度5厘米的标示线包括在内,即标示 线的外沿就是正方形的外沿,两个对边标示线的内沿之间相距4. 90米。此正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