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林涛
  • 公开日
    2013年6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9日
  • 申请人
    长沙学院
  • 文档编号
    E04C1/41GK202990231SQ2012207051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包括螺旋加强钢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螺旋加强钢筋横向的将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连接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强钢筋的两端均设成T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承重区设有八个开孔,开孔形状为梯形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上用的材料,具体为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包括螺旋加强钢筋,还包括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螺旋加强钢筋横向的将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密,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之间不容易松动,符合各种电路的最佳安装尺寸,承重能力强。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包括螺旋加强钢筋,还包括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螺旋加强钢筋横向的将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加强钢筋的两端均设成T字型防止加强筋被拉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凝土承重区设有八个开孔,开孔形状为梯形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密,混凝土承重区、EPS保温层和混凝土保护层之间不容易松动,符合各种电路的最佳安装尺寸,承重能力强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的制作方法目前,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空心砖保温砖在建筑中的使用得越来越多,同时,如何将保温材料直接应用于混凝土空心砖也成为研究趋势。而现有的保温空心砖的结构出现容易松动且不容易在其中安装家用电路时等问题。
图1为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示意图。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包括螺旋加强钢筋4,还包括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土承重区1、EPS保温层2和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螺旋加强钢筋4横向的将混凝土承重区1、EPS保温层2和混凝土保护层3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加强钢筋4的两端均设成T字型。防止加强筋被拉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凝土承重区I设有八个开孔5,开孔5形状为梯形。如图1所示:保温混凝土多孔砖由混凝土承重区1、EPS保温层2和混凝土保护层3三部分组成。EPS保温层2位于混凝土承重区I和混凝土保护层3之问。为了使混凝土承重区1、EPS保温层2和混凝土保护层3之间连接紧密,设置了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增加了横向连接的螺旋加强钢筋4。螺旋加强钢筋4的直径为1.5 2.5_,位于混凝土承重区I内的长度为3 4cm,位于EPS保护层2内的长度为I 2cm (图1)混凝土承重区I以粉煤灰、石粉、石屑等废料为基材,配以水泥等胶凝材料组合而成。壁厚为20cm,双排八孔,开孔设计为倒梯型、内切圆件度,铺浆面为半盲孔,坐浆面为全孔,砌筑时在坐浆面与铺浆面双向作用下形成灰键,提高了砌体抗剪和抗弯强度。其外壁到相邻肋的距离为55 100cm,肋与肋之间的距离为55cm,这是安装暗插座、暗开关和铺设水电管道的最佳尺寸。孔洞率为40%,承重面积为240mmX 240mm,此承重设计是根据混凝土多孔砖的240mm砌体结构设计的,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砌体的容重较低。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