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的制作方法传统常用直立式植生花盆的浇水装置,都是在最上面ー排的植生花盆设置水管, 水管对应于每ー个植生花盆处都设有喷水头,利用喷水头将水喷洒在植生花盆,当最上面ー排植生花盆水的水饱和时,再从植生花盆底部的排水孔排放至下面第二排的植生花盆,依此类推,直到每排的植生花盆都有浇到水为止。然而,上述这种浇水方式,除了非常浪费水之外,亦会导致浇水量不平均的情形发生,因为在上面几排的浇水量远大于在下面几排的浇水量;同吋,随着水的冲刷还会对植栽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为其既存尚待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陷。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常用直立式植生花盆浇水所既存的无法拆卸问题与缺陷,提出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包括组合架、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其中所述组合架供固定多排所述植生花盆;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设有作为所述浇水装置的上导水管与下导水管导接之用的朝上的第一接头和朝下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径,同时在所述第二接头周围位于所述第一接头内径涵盖的范围的内设有让水能够喷洒至下面一排的植生花盆的多个等分的喷水孔,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周围设有让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形成蓄水空间的突高的挡部;所述浇水装置包括供水主管、供水支管、止水头、直接头、细软管、二通洒水接头、所述上导水管和所述下导水管;所述上导水管与所述下导水管导接于所述植生花盆的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处,所述供水主管分别在相隔多排植生花盆的距离水平设置ー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末端设有所述止水头,所述供水支管对应于第一排所述植生花盆处设有所述直接头,所述直接头一端连接于所述供水支管,所述直接头另一端由所述细软管连接于所述二通洒水接头,所述二通洒水接头对应于所述第一排植生花盆处设有作为对第一排所述植生花盆喷水之用的洒水ロ。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架、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其中所述组合架供固定多排所述植生花盆;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设有作为所述浇水装置的上导水管与下导水管导接之用的朝上的第一接头与朝下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径,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周围设有让所述植生花盆的底部形成蓄水空间的突高的挡部;所述浇水装置由供水主管、供水支管、止水头、直接头、细软管、二通洒水接头、所述上导水管、所述下导水管组成;所述上导水管与所述下导水管导接于所述植生花盆的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处,同时在所述上导水管上端导接所述二通洒水接头,再由所述二通洒水接头导接于上ー排所述植生花盆的所述下导水管,所述供水主管分别在相隔多排所述植生花盆的距离水平设置所述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末端设有所述止水头,所述供水支管对应于第一排所述植生花盆处设有所述直接头,所述直接头一端连接于所述供水支管,所述直接头另一端由所述细软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植生花盆的所述二通洒水接头,所述二通洒水接头对应于每ー排所述植生花盆处设有作为对每一排所述植生花盆喷水之用的洒水口。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植生花盆背面设有挂孔与挂勾,所述植生花盆由 所述挂孔与所述挂勾勾挂在所述组合架上,借以形成ー绿篱围墙。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架为ー长方形板片,所述组合架的长边及短边设有多个互相对应的球形枢结部与窝形枢结部,所述组合架能够利用所述球形枢结部与所述窝形枢结部互相枢结成一体,所述组合架的表面设有多个镂空部,每ー个所述镂空部的上、下、左、右设有外宽、内窄的斜面,所述植生花盆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所述植生花盆的上、下设有卡合面与卡合槽,所述植生花盆的左、右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在所述植生花盆由下方的所述卡合槽卡入所述镂空部下方的斜面井向后推入后顺沿着所述镂空部左、右斜面卡固于所述镂空部后面,同时所述挡块前方还设有能够定位于镂空部前面者一定位块。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植生花盆在顶部的后方处设有作为所述浇水装置的所述供水支管穿设之用凹陷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植生花盆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处设有作为容设所述第二接头、使所述植生花盆底部能够平放的向内隆起的内凹部。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在于植生花盆的底部设有朝上与朝下的第一、第二接头,作为浇水装置的上导水管与下导水管导接之用,第一接头的内径大于第二接头的内径,同时在第二接头周围位于第一接头内径涵盖的范围的内设有若干等分的喷水孔,当水由上导水管导入第一层植生花盆的第一接头时,一部分的水会由喷水孔喷洒至第二层的植生花盆,另一部分的水则会由第二接头的下导水管导入第二层植生花盆的上导水管中,让水可以依序喷洒至第三、第四……层的植生花盆;另外,在供水支管对应于第一层植生花盆处设有直接头,直接头另一端由细软管连接于二通洒水接头,再由二通洒水接头另一端连接于上导水管,二通洒水接头对应于植生花盆处设有洒水ロ,作为对植生花盆喷水之用。本实用新型能使每ー层植生花盆的浇水量平均,不但可以节省用水,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植栽生长的不良影响,具有功效上的增进。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植生花盆底部的立体与局部放大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平面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剖面与Q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配置示意图。图8为图7的M-M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8的P-P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植生花盆底部的立体与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断面组合及E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W-W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组合架20.........植生花盆21.........挂孔22.........挂勾23.........凹陷部24.........排水孔241......挡部25.........内凹部26.........第一接头27.........第二接头28.........喷水孔30.........浇水装置31.........供水主管32.........供水支管33.........止水头34.........直接头35.........细软管36.........二通洒水接头361......洒水口37.........上导水管38.........下导水管40.........组合架41.........球形枢结部[0060]42.........窝形枢结部43.........镂空部44.........斜面45.........右方的斜面50.........植生花盆51.........卡合面52.........卡合槽 53.........挡块54.........定位块55.........排水孔551......挡部56.........内凹部57.........第一接头58.........第二接头60.........浇水装置62.........供水支管63.........止水头64.........直接头65.........细软管66.........二通洒水接头661......洒水口67.........上导水管68.........下导水管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兹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敬请參阅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图I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与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以及植生花盆底部的立体与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平面组合与图5的B-B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包括组合架10、植生花盆20与浇水装置30 ;其中组合架10为ー长方形网格状架体,可供多个植生花盆20勾挂排列之用;植生花盆20在背面的上方中间位置处设有ー挂孔21,挂孔21的左、右两侧设有ニ挂勾22,由挂孔21或挂勾22选择性地勾挂在组合架10上,借以形成ー绿篱围墙,植生花盆20在顶部的后方位置处设有凹陷部23,作为浇水装置30的供水支管32穿设之用,植生花盆20在底部的前方位置设有网格状的排水孔24,排水孔24周围设有突高的挡部241,让植生花盆20的底部具有适当的蓄水空间,植生花盆20在底部的后方位置设有向内隆起的内凹部25,内凹部25的上、下位置处设有第一、第二接头26、27,第一接头26的内径大于第二接头27的内径,同时在第二接头27周围位于第一接头26内径涵盖的范围的内设有若干等分的喷水孔28,让通过第一接头26的水有一部分可以从喷水孔28喷出;浇水装置30包括供水主管31、供水支管32、止水头33、直接头34、细软管35、ニ通洒水接头36、上导水管37、下导水管38 ;首先,在每ー个植生花盆20的第一接头26与第ニ接头27处导接设有ー上导水管37与ー下导水管38,供水主管31分别在相隔四排植生花盆20的距离水平设置ー供水支管32,供水支管32末端设有止水头33,供水支管32对应于第一排植生花盆20处设有一直接头34,直接头34 —端连接于供水支管32,直接头34另ー端则由ー细软管35连接于二通洒水接头36,二通洒水接头36 —端连接于细软管35,二通洒水接头36另一端则连接于植生花盆20的上导水管37,二通洒水接头36对应于植生花盆20处设有洒水口 361,作为对第一排植生花盆20喷水之用,再由第一排植生花盆20的下导水管38导接于第二排植生花盆20的上导水管37,依此类推,让每四排的植生花盆20可以互相串联在一起。借由上述各元件结构所组合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在实际操作应用上敬请參阅图7、图8、图9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配置示意图。图8为图7的M-M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8的P-P剖面示意图。当浇水装置30启动时,水由供水主管31分配至供水支管32,除了由二通洒水接头36的洒水口 361对第一排植生花盆20进行喷水作业之外,并由上导水管37将水导入第一排植生花盆20的第一接头26,一部分的水会由喷水孔28喷洒至第二排的植生花盆20,另一部分的水则会由第二接头27的下导水管38导入第二排植生花盆20的上导水管37中,让水可以依序喷洒至第三、第四……排的植生花盆20 ;让每ー排植生花盆20的浇水量平均一致;当第一排植生花盆20底部的蓄水空间溢满时,积水超过挡部241之后,水会从挡部241溢流至排水孔24,由排水孔24排放至第二排植生花盆20,依此类推。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敬请參阅图10、图11、图12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植生花盆底部的立体与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断面组合及E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包括组合架10、植生花盆20与浇水装置30 ;其中组合架10为ー长方形网格状架体,可供多个植生花盆20勾挂排列之用;植生花盆20在背面的上方中间位置处设有ー挂孔21,挂孔21的左、右两侧设有ニ挂勾22,由挂孔21或挂勾22选择性地勾挂在组合架10上,借以形成ー绿篱围墙,植生花盆20在顶部的后方位置处设有凹陷部23,作为浇水装置30的供水支管32穿设之用,植生花盆20在底部的前方位置设有网格状的排水孔24,排水孔24周围设有突高的挡部241,让植生花盆20的底部具有适当的蓄水空间,植生花盆20在底部的后方位置设有向内隆起的内凹部25,内凹部25的上、下位置处设有第一、第二接头26、27,第一接头26的内径大于第二 接头27的内径;浇水装置30包括供水主管(图中未示)、供水支管32、止水头33、直接头34、细软管35、二通洒水接头36、上导水管37、下导水管38 ;首先,在每ー个植生花盆20的第一接头27与第二接头28处导接设有ー上导水管37与ー下导水管38,同时在上导水管37上端导接二通洒水接头36,供水主管(图中未示)分别在相隔四排植生花盆20的距离水平设置一供水支管32,供水支管32末端设有止水头33,供水支管32对应于第一排植生花盆20处设有一直接头34,直接头34 —端连接于供水支管32,直接头34另一端则由ー细软管35连接于第一排植生花盆20的二通洒水接头36,二通洒水接头36对应于每ー排植生花盆20处设有洒水口 361,作为对植生花盆20喷水之用,再由二通洒水接头36导接于上ー排植生花盆20的下导水管38,依此类推,让每四排的植生花盆20可以互相串联在一起。借由上述各元件结构所组合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在实际操作应用上敬请參阅图13所示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浇水装置30启动时,水由供水主管(图中未示)分配至供水支管32,除了由二通洒水接头36的洒水口 361对每ー排植生花盆20进行喷水作业之外,并由上导水管37将水导入第一排植生 花盆20的第一接头26,再由第二接头27的下导水管38导入第二排植生花盆20的上导水管37中,让水可以依序喷洒至第三、第四……排的植生花盆20 ;让每ー排植生花盆20的浇水量平均一致;当第一排植生花盆20底部的蓄水空间溢满时,积水超过挡部241之后,水会从挡部241溢流至排水孔24,由排水孔24排放至第二排植生花盆20,依此类推。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敬请參阅图14、图15所示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植生花盆与浇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包括组合架40、植生花盆50与浇水装置60 ;其中组合架40为ー长方形板片,组合架40的长边及短边设有若干个互相对应的球形枢结部41与窝形枢结部42,让多个组合架40可以利用球形枢结部41与窝形枢结部42互相枢结成一体,组合架40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镂空部43,镂空部43的上、下、左、右设有外宽、内窄的斜面44,作为与植生花盆50横式或直式结合之用;植生花盆50的上、下设有卡合面51与卡合槽52,直接由植生花盆50的卡合槽52卡固于镂空部43下方的斜面44,植生花盆50本身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植生花盆50左、右两侧设有挡块53,组合时仅需将植生花盆50向后推入,即可使得挡块53顺沿着镂空部43左、右斜面44卡固于镂空部43后面,同时挡块53前方还设有一定位块54,刚好可以定位于镂空部43前面;分离时,仅需轻压植生花盆50的左、右两侧,使得两侧的挡块53可以脱离镂空部43后面,即可以轻易取出植生花盆50,植生花盆50在底部的前方位置设有网格状的排水孔55,排水孔55周围设有突高的挡部551,让植生花盆50的底部具有适当的蓄水空间,植生花盆50在底部的后方位置设有向内隆起的内凹部56,内凹部56的上、下位置处设有第一、第二接头57、58,第一接头57的内径大于第二接头58的内径;浇水装置60包括供水主管(图中未示)、供水支管62、止水头63、直接头64、细软管65、二通洒水接头66、上导水管67、下导水管68 ;首先,在每ー个植生花盆50的第一接头57与第二接头58处导接设有ー上导水管67与ー下导水管68,供水主管(图中未示)分别在相隔四排植生花盆50的距离水平设置ー供水支管62,供水支管62末端设有止水头63,供水支管62对应于第一排植生花盆50处设有一直接头64,直接头64 —端连接于供水支管62,直接头64另一端则由ー细软管65连接于二通洒水接头66,二通洒水接头66 —端连接于细软管65,二通洒水接头66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一排植生花盆50的上导水管67,ニ通洒水接头66对应于第一排植生花盆50处设有洒水口 661,作为对第一排植生花盆50喷水之用,再由第一排植生花盆50的下导水管68导接于第二排植生花盆50的上导水管67,依此类推,让每四排的植生花盆50可以互相串联在一起。借由上述各元件结构所组合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在实际操作应用上敬请參阅图16、图17所示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W-W剖面示意图。当浇水装置60启动时,水由供水主管(图中未示)分配至供水支管62,除了由二通洒水接头66的洒水口 661对所有第一排植生花盆50进行喷水作 业之外,并由上导水管67将水导入第一排植生花盆50的第一接头57,再由第二接头58的下导水管68导入第二排植生花盆50的上导水管67中,让水可以依序喷洒至第三、第四……排的植生花盆50 ;让每ー排植生花盆50的浇水量平均一致;当第一排植生花盆50底部的蓄水空间溢满时,积水超过挡部551之后,水会从挡部551溢流至排水孔55,由排水孔55排放至第二排植生花盆50,依此类推。本实用新型能使每ー层植生花盆的浇水量平均,不但可以节省用水,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植栽生长的不良影响,具有功效上的增进。综合上述所陈,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经过实际制做完成以及反复操作测试之后,证实的确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所预期的功能效益,遂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具有快速灌溉浇水的垂直植生花盆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正中戈海珍王光月, 董伟伟任佺, 任颖王琳琳, 颜明李程叶建军, 朱绍林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何申林, 郭志斌傅华东, 陈玲傅华东, 陈玲曹树春, 曹祥麟傅华东, 朱利华何申林, 赵静秋何申林, 赵静秋
专利相关信息
-
赵立强赵立强吴文淑, 陆多林吴文淑, 陆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