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钓鱼用兜帽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钓鱼用兜帽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白石万里子
  • 公开日
    2004年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7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7月12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 文档编号
    A01K97/00GK1471818SQ031460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用兜帽,具备覆盖穿用者头部的兜帽本体(1)、可以把兜帽本体(1)勒紧于穿用者头部的调节绳(12)和具有插入并贯穿有调节绳(12)的通孔(30)且在勒紧调节绳(12)的状态下可以保持该状态的张力调整机构(3),其特征为,上述张力调整机构(3固定于兜帽本体(1)并且通孔(30)包括调节绳(12)可以沿纵长方向移动的滑动通路部(31)和与该滑动通路部(31)连接并且限制调节绳(12)的纵长方向的移动的制动通路部(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兜帽,其特征为,上述张力调整机构(3)形成为板状并且固定在上述兜帽本体(1)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用兜帽,其特征为,安装固定上述张力调整机构(3)于兜帽本体(1),使穿用时其制动通路部32相对于滑动通路部(31)位于从其前方到下方之间的任一方向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戴在钓鱼者的头部的钓鱼用兜帽,特别涉及由调节绳可以调节松紧度的钓鱼用兜帽在该钓鱼用兜帽中,形成有穿绳孔(图示省略),调节绳24贯通该穿绳孔该调节绳24从设于两方的侧头部的7前侧的环14向外露出,并且在露出的部分作为张力调整机构设有滑动式止部15,通过以该滑动式止部15调节配设在上述缺口部10的周缘的调节绳24的长度,可以调整兜帽本体1的松紧度上述滑动式止部15的外形形成为圆柱状,并且可以插入调节绳24并使其贯通的通孔15a设在其外周面上另外,通过按住设在滑动式止部15上的按纽15b可以使插入并贯穿通孔15a的调节绳24移动,如果放开按纽15b则限制调节绳24的移动但是,在调整上述滑动式止部15的位置时,需要用一只手保持调节绳24不动,用另一只手按住按纽15b来使滑动式止部15移动位置在均匀地调整缺口部10的松紧度时,最好同时调整从左右的侧头部7露出的调节绳24,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必须用两只手调整滑动式止部15的位置,所以左右同时调整有困难再者,存在例如手持钓竿等且一只手忙时,难以调整滑动式止部15的位置的问题本发明鉴于相关情况,以提供一种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调整脸部周围的松紧度的钓鱼用兜帽为课题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钓鱼用兜帽,通过用一只手握住并拉动调节绳12来调节缺口部10的松紧度之后,把该调节绳12从张力调整机构3的滑动通路部31移至制动通路部32,借此可以限制调节绳12的纵长方向的移动再者,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钓鱼用兜帽,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兜帽的特征为,张力调整机构3形成为板状并且固定在上述兜帽本体1的表面由此,可以减小其从兜帽本体1的表面的突出,并且可以防止手挂着张力调整机构3进而,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钓鱼用兜帽,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兜帽的特征为,张力调整机构3以下述方式固定于兜帽本体1,使穿戴时制动通路部32相对于滑动通路部31位于从其前方到下方之间的任一方向此外,所谓的前方表示脸部方向,所谓的下方表示颈向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钓鱼用兜帽,通过从前方向下方拉动被握住的调节绳12,可以使位于滑动通路部31的调节绳12移至制动通路部32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钓鱼用兜帽的制作方法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钓鱼用兜帽的立体图。图2表示设于同一钓鱼用兜帽上的绳卡,(a)是俯视图,(b)是(a)中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同一钓鱼用兜帽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同一钓鱼用兜帽的后头部的后视图。图5中的(a)和(b)是表示绳卡的其他方式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钓鱼用兜帽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上述兜帽本体1主要由经过防水加工的表布8和与肌肤接触的柔软的里布9构成,形成为覆盖穿用者的头部的袋状,从两侧的侧头部7(覆盖穿用者的侧头部和鄂的侧面的部分)的前方端缘,即,用于把脸露出的缺口部10的缺口部缘向前方,即,戴时穿用者的脸侧分别延伸设有舌片状的面罩片2,在该面罩片2的一方、至少在自由端27的附近设有外面扣件22,在另一方的至少自由端27的附近设有内面扣件23,并且面罩片2的自由端27侧彼此可以互相锁止。即,通过锁止面罩片2彼此,可以覆盖穿用者的口部的周边,并且通过缺口部10至少露出两眼。
在上述兜帽本体1的内表面内端缘附近,沿该下端缘平行地固定一个点按钮11,同时另一个点按钮11固定在领部等,通过使这些点按钮互相配合,可以把兜帽本体1固定在钓服上。
另外,如图4所示,在兜帽本体1的后头部16(覆盖穿用者的后头部的部分)的外表面(表布8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止后头部16的上侧上下晃动的系紧机构。如同图所示,该系紧机构之长形的布片的一端28(固定端)缝在表布8的后头部16的上部,在另一端(自由端29)侧设置外(或内)面扣件19来形成系紧片17,并且在后头部16的下部的表布8上缝有大致与上述系紧片17平行的长形的内(或外)面扣件18以构成该系紧机构。即,拉动系紧片17的自由端29侧并把后头部16的垂下来的部分系上以后,在使系紧片17处于紧张的状态下,通过使系紧片17的面扣件19和缝在表布8上的面扣件18配合,可以消除后头部16的上侧的上下晃动。
通过在兜帽本体1上缝制表布8和里布9来形成第一绳通路20(
图1)。详细来讲,第一绳通路20从一方的侧头部7的前侧通过缺口部10的上方直至另一方的侧头部7的前侧。上述第一调节绳12沿纵长方向可以移动地插入并贯穿该第一绳通路20。
第一调节绳12从向侧头部7的表布8开口的露出口4(参照图2(b))向外侧露出,通过握住并拉动该露出的调节绳12,可以调节缺口部10的松紧度。
进而,在兜帽本体1上设有从一方的侧头部7的前侧通过后头部16直至另一方的侧头部7的第二绳通路21(图4),第二调节绳13沿纵长方向可以移动地插入并贯穿该第二绳通路21。另外,第二调节绳13也从向侧头部7的表布8开口的露出口4向外侧露出,通过握住并拉动该露出的调节绳13,可以调节后头部16的松紧度。此外,上述各调节绳12、13通过在具有伸缩性的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橡胶、硅橡胶等合成橡胶的表面上覆盖形成为筒状的合成树脂纤维来形成。
再者,在两侧头部的前侧分别缝有两个可以限制各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的绳卡3。详细来讲,如
图1和图2所示,上述绳卡3形成为大致板状、最好为俯视为椭圆的圆盘状,并且缝在兜帽本体1的露出口4附近。在该绳卡3上设有和上述露出口4连通的通孔30,从露出口4露出的各调节绳12、13插入并贯穿该通孔30。此外,上述绳卡3通过对弹性体等热可塑性树脂进行注射模塑和挤压成形从而形成为0.5-5毫米左右的厚度。
上述绳卡3的通孔30包括使各调节绳12、13可以沿纵长方向自由移动的滑动通路部31和与该滑动通路部31连接并且限制各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的制动通路部32,各调节绳12、13可以在滑动通路部31和制动通路部32之间移动。
最好缝制绳卡3使制动通路部32比滑动通路部31更靠前方(脸的方向)。即,穿戴兜帽本体1时,滑动通路部31和制动通路部32位于大致水平方向,并且制动通路部32比滑动通路部31更靠前方。因此,如果把插入并贯穿滑动通路部31的第一调整绳12(或第二调整绳13)向脸部方向拉动,则第一调整绳12(或第二调整绳13)移至制动通路部32。
上述滑动通路部31通过穿设比各调节绳12、13直径大的孔而形成,制动通路部32通过穿设和上述滑动通路部31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直径大的孔而形成,各调节绳12、13可以在滑动通路部31和制动通路部32之间移动。
在制动通路部32上设有大致形成为扇形的4个舌状片33。舌状片33从制动通路部32的孔的内周面向中心侧突出设置,并且设定其形状使扇形的主要部分位于中心侧。舌状片33具有弹性,各调节绳12、13移至制动通路部32时,和该各调节绳12、13干涉并发生弹性变形,该舌状片由由此产生的弹力保持,由此限制各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
再者,在绳卡3的下方位置设有环6,从通孔30(露出口)向外侧露出的各调节绳12、13通过插入并贯穿该环6,再次被收纳于表布8和里布9之间。即,拉动从通孔30露出的各调节绳12、13时,通过把各绳通路20、21露出的各调节绳13、12插入环6并使其贯通其内,可以防止手等挂着露出的各调节绳12、13等。
本实施例的钓鱼用兜帽如上所述构成,当第一调节绳12位于绳卡3的通孔30的滑动通路部31时,拉动从兜帽本体1的侧头部7露出的第一调节绳12来调节缺口部10周围的松紧度,然后通过把第一调节绳12移至制动通路部32来使其固定在该第一调节绳12的抽出状态。即,可以保持缺口部10的勒紧状态。
同样,拉动第二调节绳13来调节后头部16的松紧度,然后通过把第二调节绳13移至制动通路部32来使其固定在该第二调节绳13的抽出状态,可以保持后头部16的勒紧状态。
再者,通过使各调节绳12、13从制动通路部32移至滑动通路部31,可以使各调节绳12、13沿纵长方向移动,缺口部10周围和后头部16容易从勒紧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样,由于可以用一只手调节各调节绳12、13的长度、即、兜帽本体1的松紧度,所以即使在一只手已经很忙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调节缺口部周围的松紧度。
再者,在两只手都闲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两只手分别握住从两侧头部7露出的各调节绳12、13来左右同时调节松紧度。
再者,在现有技术的钓鱼用兜帽中,由于大致圆柱形的滑动式止部15位于侧头部7,所以穿戴时会有接触面粗糙的不好的感觉,进而有时垂钓时手等挂住滑动式止部15,但是由于绳卡3形成为板状,所以具有不易挂住,且穿戴感好的优点。
由于通过缝制绳卡3使绳卡3的制动通路部32位于滑动通路部31的前方(脸部方向),并把各调节绳12、13向脸部方向拉动使该各调节绳12、13从滑动通路部31移至制动通路部32,所以可以防止戴上的钓鱼用兜帽掉落。即,由于钓鱼用兜帽从穿用者的后头部向脸部方向覆盖,所以如果向后头部拉动钓鱼用兜帽,兜帽有可能会掉,但是通过把各调节绳12、13向脸部方向拉动并将其固定地构成,可以防止戴上的钓鱼用兜帽掉落。
此外,本发明的钓鱼用兜帽当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增加各种变更。例如,绳通路和调节绳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数目和位置,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通路部32的舌状片33设定为4个,但是也可以设定为3个以下或5个以上。即,只要通过舌状片33可以限制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即可。
绳卡3的缝制方向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但是,最好使制动通路部32相对于滑动通路部31位于从其前方到下方之间的任一方向地缝制。这样,同上述实施例,使各调节绳12、13移至制动通路部32时可以防止钓鱼用兜帽掉落。
绳卡3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图5表示了绳卡的其他例子。具体来讲,图5(a)表示的绳卡3′具备可以插入两根调节绳12、13并使其贯通的滑动通路部31和连接该滑动通路部31的两个制动通路部32、32,在穿戴兜帽本体1时,一个制动通路部32配置在滑动通路部31的前方,另一个制动通路部32配置在滑动通路部31的后方。因此,通过使第一调节绳12移至一个制动通路部32,然后使第二调节绳13移至另一个制动通路部32,来限制各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
再者,图5(b)表示的绳卡3″具备一个滑动通路部31和两个制动通路部32、32,各制动通路部32、32配置在与滑动通路部31成大约90°的位置。另外,缝制兜帽本体1时,各制动通路部32、32分别配置在滑动通路部31的前方斜上侧和前方斜下侧。或者,可以把绳卡3″缝在兜帽本体1上使一个制动通路部32位于滑动通路部31的前方,并且,另一个制动通路部32位于滑动通路部31的下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各侧头部7上设置了与调节绳对应的数目的绳卡3,如果绳卡3的个数变多,则绳卡3的缝制会变得复杂。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在一个绳卡上设置与调节绳的数目对应的多个制动通路部,可以减少绳卡的数目。此外,滑动通路部31和制动通路部32的相对配置并不限于图5所示的内容而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可以使上述绳卡3的通孔30的制动通路部32形成为直径比各调节绳12、13直径小的孔和长圆状的孔。即,只要使制动通路部32可以限制各调节绳12、13的纵长方向的移动即可。
再者,各调节绳12、13也可以为没有伸缩性的棉或麻等纤维制的绳、或合成纤维制的绳。
可以通过在表布8或里布9上缝上别的布来形成绳通路,也可以通过在表布8或里布9上缝制可以插入调节绳并使其贯通的环状的绳来形成绳通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钓鱼用兜帽通过在兜帽本体上缝制具备使调节绳可以沿纵长方向移动的滑动通路部和限制上述调节绳的纵长方向的移动的制动通路部的绳卡,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调节兜帽本体向穿用者的头部的松紧度。


一种钓鱼用兜帽,具备覆盖穿用者头部的兜帽本体1、可以把兜帽本体1勒紧在穿用者头部的调节绳12和具有插入并贯穿有调节绳12的通孔30,且在勒紧调节绳12的状态下可以保持该状态的张力调整机构3,其中,上述张力调整机构3固定于兜帽本体1并且通孔30包括调节绳12可以沿纵长方向移动的滑动通路部31和与该滑动通路部31连接并且限制调节绳12的纵长方向的移动的制动通路部32。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