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手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手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山崎浩, 猿田雅彦
  • 公开日
    1999年6月23日
  • 申请日期
    1998年3月25日
  • 优先权日
    1997年3月26日
  • 申请人
    西铁城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4C5/14GK1220585SQ9880032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手表,其表壳相对各侧上具有一表带连接部用于连接一柔性表带,它包括表带连接部具有一表壳侧上连接部和一表壳侧下连接部,其各自具有一相对表带纵向的横向孔;设置在表带上的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各自具有一横向孔;连接件,各自插在各个所述孔中以将表带侧上连接部安装到表壳侧上连接部上,以及将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以及用于将表壳和表带保持成一紧靠状态的保持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各自形成于表带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表带侧上连接部可具有于一盖件上,该盖件上具有一表带可插入的表带引导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壳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壳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带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带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表壳侧上连接部和表壳侧下连接部的至少之一由表带覆盖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是一弹簧加载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是一有缝管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一销或一发针形销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不与一后盖底侧接触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侧上连接部由盖件盖住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具体地涉及用于将表带连接到形成于表壳各侧边上的相对的表带连接部上的一种结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手表的制作方法已知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待公开55-157417揭示了一种用于连接表带的传统结构。如图7所示,在连接结构,一表壳50其各侧具有一向下倾斜表的带连接部51。各连接部51具有一对连接脚52和一设置在该脚52上方的一悬臂53,一配合孔54形成于各连接脚52中。一塑料带55具有一如图8所示的连接部56。连接部56包括一靠于悬臂53底侧和表壳周边上的一突起57,以及一靠于安装在表壳50上的后盖58的抵靠部分59。连接部56还具有一连接孔60。当一弹簧加载销61插在连接部56的连接孔60中时,连接部56插在一对连接脚52之间,从而将连接部56的突起57抵靠在悬臂53的底部和表壳的周边上,以及将抵靠部59靠着后盖58。弹簧加载销61端部的突起还与配合孔54配合,从而将表带55连接到表带连接部51上。在上述传统的表带连接结构中,当手表戴在手腕上时,会在如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对表带施加一较大的力。因而,在表带55端部和表壳50悬臂53之间形成有一间隙P,从而会影响手表的美观。而且,由于抵靠部59靠在后盖58上,不将表带55从表带连接部51上脱离就不能拆卸后盖,造成更换电池或修理机芯时操作很不方便。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即表带和表壳之间不形成间隙就不可能将一皮表带连接到表壳上。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其中即使有较大的力作用在手表上也不会在表壳和表带之间形成一间隙。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手表,其中不形成一间隙就可将皮表带连接到表壳上,并且不需要拆下表带就可拆除后盖。发明的揭示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表,其表壳相对各侧上具有一表带连接部用于连接一柔软的表带,其中,表带连接部具有一表壳侧上连接部和一表壳侧下连接部,其各自具有一相对表带纵向的横向孔,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设置在表带上,各自具有一横向孔,各连接件插在各个所述孔中以将表带侧上连接部安装到表壳侧上连接部上,以及将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以及用于将表壳和表带保持成一紧靠状态的保持装置。当手表戴在手腕上时,一作用力以一内部方向施加到表带上,从而使表带伸长。然而,由于表带是通过各连接件在表带侧上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上连接部的,以及在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的,所以这伸展力没有作用到表带端部。因此,在表带端部和表壳外周边之间没有形成一间隙,这样,没有损坏手表外观。表带侧上连接部和表带侧下连接部各自形成于表带上。表带侧上连接部可形式于一盖件上,该盖件上具有一表带插入的表带引导部分。
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壳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壳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相对表壳外周边壁的侧边,表带侧下连接部位于在表带侧上连接部外的一个位置上。
表壳侧上连接部和表壳侧下连接部的至少之一由表带覆盖。
连接件是一弹簧加载销。
表带适合于不与后盖的下侧接触。
表壳侧上连接部由盖件覆盖。
附图简述

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表带连接结构的一手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图2是图1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表带端部的底侧的立体图;图4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表带连接结构的一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图4连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表带端部底侧和盖件底侧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一种传统表带连接结构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一种传统表带端部的立体图。
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下结构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至3描述。
手表A的表壳1包括一中间体2、一前盖3和一连接环4。中间体2罩住一机芯5,并且具有一上开口2a,其中嵌有一玻璃6,其间放有一密封圈7。用于防止密封圈7掉出的连接环4由前盖3保持在中间体2的上部。一表盘8安装在机芯5的上表面上。而且,一后盖10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中间体2上并靠近其上的一下开口2b。
如图2所示,表带连接部14都形成于表壳2的相对外周边上。各表带连接部14具有一表壳侧上连接部15和一表壳侧下连接部16。表壳侧上连接部15具有一突起9,该突起9平行于手表的轴向延伸并且具有一连接孔17。表壳侧下连接部16包括一对向下倾斜的突起16A,其各自具有一连接孔18。
因而,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连接孔17位于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连接孔18上方,并且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连接孔18相对中间体2的外壁较连接孔17位于一较向外的一个位置上。
如图3所示,由诸如尿烷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一条表带20具有形成于其端部20A的一边缘上的弧形抵靠表面20c。抵靠表面20c具有与前盖3的周边相同的弯曲以能够抵靠于前盖上。另外,一表带侧上连接部21和一表带侧下连接部22形成端部20A的背侧。
表带侧上连接部21具有一对在相对表带纵向的横向上相互隔开形成的突起23。各突起23具有一连接孔24。突起23靠近抵靠表面20c设置,一插入槽23A形成一对突起23之间。插入槽23A弯曲成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突起9的拱形外周可抵靠该槽的内壁。
表带侧下连接部22包括沿表带横向延伸的一细长突起25,其上具有一相对表带的横向连接孔26。突起25与抵靠表面20c在表带侧向隔开,连接孔24和连接孔26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与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连接孔17和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连接孔18之间距离相等。而且,表带横向的突起25长度略小于一对突起16A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表带侧上连接部21的突起23中的各连接孔24与形成于表带20各侧表面20a上的大直径开口销孔27连通。
而且,如图1所示,表带20使用时并不盖住后盖10的底侧。
将表带20连接到表壳1上的方法如下所述。一弹簧加载销28插在表带侧下连接部22的连接孔26中,表带侧下连接部22的突起25插在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一对突起16A之间,从而将在弹簧加载销28两端的突起28A与连接孔18配合。接下来,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突起9插在形成于表带侧上连接部21的突起23之间,这样连接孔17和连接孔24都可对齐。当这样装配时,将一有缝管29插入一连接孔17和24中,有头部的销30从有缝管29两端插在有缝管中。因此,各有头部的销30的轴30a压配在有缝管29的端部,这样就可将表带20连接到表带连接部14上。
在此状态下,表带20的端部20A的抵靠表面20c紧靠在前盖3的外周边上,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弧形外表面整齐地配合在插入槽23A中。突起16A的外表面紧靠在表带20端部20A底侧的突起紧靠表面部20d上。如图1所示,表带侧下连接部22的突起25不会接触后盖10的底侧,这样不需要拆下表带20就可拆除后盖10。
当手表A戴在手腕上时,一个作用力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作用在表带20上,而使表带20拉紧。然而,由于表带20是由不同位置上的两个连接部分连接的,即有缝管29和弹簧加载销28,所以伸展力不会作用到表带20的端部20A处。因此,在表带20端部20A的抵靠表面20c和前盖3的外周边之间不会形成一间隙,这样就不会损坏手表的外观。
以下结合图4至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手表带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变化为可适用于一皮表带。由于形成于表壳1的中间体2周边上的表带连接部14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所以表带连接部14的部分都由相同标号示出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由皮革制成的表带31的宽度可使该表带插在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一对突起16A之间。一连接孔32(图6)形成于表带横向的端部31A(图4)上。端部31的底侧具有一离开连接孔32一段预定纵向距离的台阶部33,这样表带其余部分的厚度变得较小。
该表带具有一由诸如尿烷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件34。该盖件34在其一端部34c的底侧具有一弧形抵靠表面35,该表面靠在前盖3的外周边上。一表带侧上连接部36和一表带穿过部37还形成于盖件34的底侧上。
表带侧上连接部36具有一对在表带横向相互隔开的突起38。各突起38具有一横向连接孔39。一插槽40形成于一对突起38之间。槽40弯曲成可使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拱形外表面抵靠于其上。各连接孔39与形成于盖件34的各侧表面34a上的一沿头销孔41连通。
表带穿过部分37整体地形成于其另一端部34b处的盖件34的侧表面34a上。表带穿过部分37和盖件34的侧表面34a构成一表带引导部分37A。
以下描述将表带连接到表壳上的方法。表带31的最前端穿过盖件34的表带引导部分37A。一弹簧加载销42插在表带连接孔32中,表带31的端部31A插在表壳侧下连接部16的一对突起16A之间。弹簧加载销42端部处的突起42A插在突起16A的连接孔18中。因此,表带31连接到表带连接部14上。盖件34然后移向表带31的端部31A。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突起9插在表带侧上连接部36的插槽40中,使连接孔17和连接孔39对齐。当如此组装时,一有缝管43插入连接孔17和39中。有头部的销44插入形成于盖件34的侧表面34a上的沿头孔41中。因此,各有头部的销44的一轴44a压配在有缝管43的端部,这样盖件34连接到表带连接部14上,表带连接到表壳1上。
在此状态下,盖件34的抵靠表面35紧靠于前盖的外周边上,表壳侧上连接部15的突起9的拱形外表面整齐地配合在插入槽40中。表带31的端部31A不接触后盖10的底侧,这样不需拆下表带30就可拆除后盖10。
因此,即使皮表带31可以通过将表带31穿过盖件34的表带引导部分37A、以及通过盖件34保持表带而安装到表壳1的表带连接部14上。但在此状态下,由于盖件34不会受到作用于表带31上的力的作用,所以在盖件34的抵靠表面35和前盖3的外周边之间不会形成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壳侧上连接部15可改变为包括两个突起而取代一个突起9,以及表壳侧下连接部16包括一个突起而代替一对突起16A。另外,可采用其它销和发针形销作为连接件,即,弹簧加载销28、42和有缝管29和43。
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不同连接位置上的两个连接部分可将表带连接到表带连接部上。由于当手表戴在手腕上时所产生的张紧力不会使一间隙形成于表带端部和表壳外周边之间,所以不会损坏手表的外观。
即使在安装一普通的皮表带时,该表带将穿过盖件的表带引导部分并且保持在其中,从而可连接到表壳的表带连接部上。由于盖件不会受到施加到表带上的张紧力的作用,所以在盖件和表壳之间不会形成间隙。
另外,表带不与后盖接触,这样不需要拆除表带就可进行例如更换电池的操作。


一种手表,其表壳相对各侧上具有一表带连接部(14)用于连接一柔性的表带,其中,表带连接部具有一表壳侧上连接部(15)和一表壳侧下连接部(16),其各自具有一相对表带纵向的横向孔,表带侧上连接部(21)和表带侧下连接部(22)设置在表带上,各自具有一横向孔。在各孔中,一弹簧加载销(28)或一有缝管(29)插在其中,以将表带侧上连接部安装到表壳侧上连接部上,将表带侧下连接部连接到表壳侧下连接部上,以及用于将表壳和表带保持成一紧靠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