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输液恒温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输液恒温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齐新元
  • 公开日
    2006年11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0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0月9日
  • 申请人
    齐新元
  • 文档编号
    A61M5/44GK2838640SQ200520024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输液恒温器,包括带有条状开口的壳体,在所述的壳体内安装自动限温发热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自动限温发热带与条状开口间带有截面为“C”形的导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限温发热带位于壳体一端,在壳体的另一端条状开口内侧带有与显示器连通的温度探头,所述的显示器显露在壳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上安装有电源指示灯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输液管加温的输液恒温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输液管加温的输液恒温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带有条状开口的壳体,在壳体内安装自动限温发热带,在自动限温发热带与条状开口间带有截面为“C”形的导热体。解决了目前输液恒温器加热效果不好、影响药效等缺点。可广泛应用于冬季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输液治疗时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输液恒温器的制作方法静脉输液是当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在冬天,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低于病人体温的大量液体进入人体后,会使病人更加难受,甚至加重病情。为此,人们采用输液管绕过热水瓶的方式来加热,这样做虽然起到加热的效果,但是当水温较高时,会对药液的药效不利,水温低时又起不到加热的效果。后来人们采用自动恒温元件通过固定夹固定在输液管旁,自动恒温元件直接对药液加热,如果出现输液不畅,由自动恒温元件产生的高温使药液变质,影响病人健康。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温度恒定、对药效无影响、使用方便的输液恒温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恒温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条状开口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安装自动限温发热带,在所述的自动限温发热带与条状开口间带有截面为“C”形的导热体。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自动限温发热带位于壳体一端,在另一端条状开口内侧带有与显示器连通的温度探头,所述的显示器显露在壳体外;在所述的壳体上安装有电源指示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液恒温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所述的壳体内安装自动限温发热带,在所述的自动限温发热带与条状开口间带有截面为“C”形的导热体,输液管位于导热体的空腔内,使得自动限温发热带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体传导给输液管,避免了自动限温发热带直接对输液管加热;其二,由于在条状开口尾部内侧带有与显示器连通的温度探头,所述的显示器显露在壳体外,输液管内的液体流出输液恒温器前的温度通过探头传导给显示器,根据液体的温度和气温的高低,可以选择输液恒温器距离人体的距离,以达到最佳效果。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恒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带有电源指示灯输液恒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输液恒温器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输液恒温器包括由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壳体1,在壳体1上带有条状开口2,在壳体1内背离条状开口2的一侧安装有与插头9电连接的自动限温发热带3,在自动限温发热带3与条状开口2间带有截面为“C”形的导热体4,该导热体的开口5指向条状开口2。输液管10卡在向条状开口2内。
为了能够显示输液管内液体的温度,自动限温发热带3位于壳体1的一端,在壳体1的另一端条状开口2内侧带有温度探头6。如图3所示在壳体1上开有显示孔7,在显示孔7内固定有显示器8。显示器8与温度探头6电连接。这样,通过显示器8可以观察到即将流出输液恒温器时输液管内液体的温度,根据输液时的气温及液体的温度,可以通过选择输液恒温器距离人体的距离,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图3所示,在壳体上1上安装有电源指示灯11。
当使用时,将输液管10卡在向条状开口2内,接通电源,自动限温发热带3加热,使得导热体4变热。液体首先流经壳体1带有自动限温发热带3的一端,通过导热体4加热,然后经带有温度探头6的一端,温度探头6将即将流出输液恒温器的液体温度传给显示器8,根据输液时的气温及液体的温度,可以通过选择输液恒温器距离人体的距离,以达到最佳效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