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改进型吸氧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改进型吸氧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桂清, 杜玉洁, 李秀明
  • 公开日
    2007年2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12日
  • 申请人
    张桂清, 杜玉洁, 李秀明
  • 文档编号
    A61M39/00GK2870875SQ2005201258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型吸氧管,它由进氧主管(1)、连接管(2)、接口(3)、鼻吸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氧主管(1)与连接管(2)为固定连接,连接管(2)与接口(3)活动连接,接口(3)与鼻吸管(4)为固定连接,在鼻吸管(4)的顶端上面有吸氧侧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吸氧管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进氧主管、连接管、接口、鼻吸管组成,其特点是进氧主管与连接管为固定连接,连接管与接口活动连接,接口与鼻吸管为固定连接,在鼻吸管的顶端上面有吸氧侧孔,它可使鼻腔不被堵塞,让新鲜湿润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鼻腔,不易导致局部黏膜干燥,同时还减少了更换次数,24小时更换一次,既能避免反复更换导管而中断吸氧,又可防止多次插管对鼻黏膜造成的不适,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避免了交叉感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践证明,深受患者欢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改进型吸氧管的制作方法临床上氧气吸入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常用的鼻塞法和鼻导管法;鼻塞法使用方便,对鼻黏膜刺激小,但因氧气管较粗硬,不易固定且压迫鼻前庭,引起患者不适,尚堵塞一侧鼻孔,影响二氧化碳呼出,除此之外,氧气管有较强烈的塑料味,患者不易接受,加之吸氧管比较贵,每天更换一次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鼻导管法吸氧法是采用细尿管做导管,应插入鼻腔一定深度,患者不但觉得异物感而不适,还应每八小时更换一次,用后清洁、消毒而重复使用,既浪费各种消毒液又增加护士工作量,更重要的是无法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吸氧管,它可使鼻腔不被堵塞,让新鲜湿润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鼻腔,还可避免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进氧主管、连接管、接口、鼻吸管组成,其特点是进氧主管与连接管为固定连接,连接管与接口活动连接,接口与鼻吸管为固定连接,在鼻吸管的顶端上面有吸氧侧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使鼻腔不被堵塞,让新鲜湿润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鼻腔,不易导致局部黏膜干燥,同时还减少了更换次数,24小时更换一次,既能避免反复更换导管而中断吸氧,又可防止多次插管对鼻黏膜造成的不适,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避免了交叉感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践证明,深受患者欢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氧主管,2、连接管,3、接口,4、鼻吸管。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来的一次性吸氧管基础上改进的,采用的是无毒无味无色透明软塑料材料,在加工制作时,进氧主管1与原来的氧气管长度相同,进氧主管1与连接管2为固定连接,连接管2采用无毒无味无色透明硬塑料加工制作,长度在1cm,连接管2与接口3活动连接,接口3与鼻吸管4固定连接是一体型,鼻吸管4的长度在30cm,在鼻吸管4的顶端上面有吸氧侧孔。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