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换气鞋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换气鞋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何希平
  • 公开日
    2008年10月1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11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11月30日
  • 申请人
    何希平
  • 文档编号
    A43B13/14GK201123447SQ2007200603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气鞋底,它包括有鞋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的鞋跟位设置了气囊(2),气囊(2)内装有支撑弹簧(8),鞋底(1)脚掌部位设置有向上开孔(31)的气室(3),气囊(2)与气室(3)通过软管(4)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 气囊(2)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 软管(4)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 软管(4)设置有两个连通的侧面散气囊(7),散气囊(7)设置有 单面小孔(71)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用品领域,尤其指一种换气鞋底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用品领域,尤其指一种换气鞋底;它包括有鞋底,鞋底的鞋跟位设置了气囊,气囊内装有支撑弹簧,鞋底脚掌部位设置有向上开孔的气室,气囊与气室通过软管连通;穿着本实用新型鞋底的鞋子,当踩踏鞋子时,单向进气阀关闭,单向出气阀打开,脚后跟踩压下设置在鞋跟位的气囊,气囊通过软管将气体压到脚掌部位向上开孔的气室和侧面散气囊,气室和散气囊里的流出的气体可以加快鞋子内气体的流动,防止困气的现象;当提起脚时,单向进气阀打开,单向出气阀关闭,弹簧作用下,气囊回弹,完成充气过程;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通过人体行走自重为动力完成鞋内通风送气,有效防止鞋体内困气现象的发生。
  • 技术背景
    目前,在市场上的各种各样的鞋子中,因为困气导致鞋内气体 流通不畅,以至脚部产生的汗湿不容易散掉,鞋子容易潮湿,穿着 不舒适很多时候会造成细菌的滋生,容易引发各种脚病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改变鞋底制作的材料或局部结构,但效 果不佳,根本上不能解决鞋内困气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鞋子不能解决困气的问题,而 提供以用人自身运动为动力来促进鞋内气体流通的一种换气鞋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气鞋底,它包括有鞋底,鞋底的鞋跟位设置了气囊,气 囊内装有支撑弹簧,鞋底脚掌部位设置有向上开孔的气室,气囊与 气室通过软管连通其中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其中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其中所述软管设置有两个连通的侧面散气囊,散气囊设置有单 面小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穿着本实用新型鞋底的鞋子,穿 着者在行走过程中,当踩踏鞋子时,单向进气阀关闭,单向出气阀 打开,脚后跟踩压下设置在鞋跟位的气囊,气囊通过软管将气体压 到脚掌部位向上开孔的气室和侧面散气囊,气室和散气囊里的流出 的气体可以加快鞋子内气体的流动,防止困气的现象;当提起脚时,单向进气阀打开,单向出气阀关闭,弹簧作用下,气囊回弹,完成 充气过程当踩下脚时循环送气过程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通过人体 行走自重为动力完成鞋内通风送气,防止鞋体内困气现象的发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换气鞋底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 2所示 一种换气鞋底,它包括有鞋底1,鞋底1的 鞋跟位设置了气囊2,气囊2内装有支撑弹簧8 ,鞋底l脚掌部位设置有向上开孔31的气室3,气囊2与气室3通过软管4连通; 所述气囊2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软管4上设置有单向出气阀6; 软管4设置有两个连通的侧面散气囊7,散气囊7设置有单面小孔 71,散气囊7放置在鞋子左右的鞋帮位置。穿着本实用新型鞋底1的鞋子,穿着者在行走过程中,当踩踏 鞋子时,单向进气阀5关闭,单向出气阀6打开,脚后跟踩压下设 置在鞋跟位的气囊2,气囊2通过软管4将气体压到脚掌部位向上开孔31的气室3和侧面散气囊7,气室3和散气囊7里的流出的 气体可以加快鞋子内气体的流动,防止困气的现象;当提起脚时, 单向进气阀5打开,单向出气阀6关闭,弹簧作用下,气囊2回弹, 完成充气过程。当踩下脚时循环送气过程。本实用新型的鞋底1通 过人体行走自重为动力完成鞋内通风送气,防止鞋体内困气现象的 发生,有效的预防各种因困气引发的各种脚病。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 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 请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