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郭胜奎
  • 公开日
    1999年11月10日
  • 申请日期
    1998年11月30日
  • 优先权日
    1998年11月30日
  • 申请人
    郭胜奎
  • 文档编号
    A45B25/00GK2347457SQ982485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它是由中空式伞握把(3)、套管(4)、圆形内孔(41)、锥形内孔(4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套管(4)可直接套合嵌设于中空式伞握把(3)的头端内部,套管(4)一端为圆形的内孔(41),具有相等的内径,另一端则设有向外内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内孔(42),当套管的锥形内孔(42)向上时,可嵌合珠尾束(2)的下端,形成定位卡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套管(4)上下转换方向,当圆形内孔(41)向上,可组合伞中棒的下端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众所周知,伞具是人们夏日必备的生活工具,雨天可以挡雨,热天可以遮太阳,因此市场上销售的伞具各式各样,一般伞握把(1)在头端挖孔,直接结合伞中棒的下端,而针对某些结合以珠尾束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利用一圆孔,以嵌合珠尾束(2),而供伞中棒再组合于其内部,因此对于不同设计,伞握把必须相对设以不同的构造,方可使用;另外,此种结构的强度不足,易于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一般伞握把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主要设计补强套管,可套合于中空式伞握把的头端内部,增强了强度,而套管的内部一端设为圆形内孔,另一端则设以逐渐变大的锥状内孔,因此可在改变套管装设于握把内的方向,即可分别适用于结合伞中棒的下端或珠尾束构造 结合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中空式伞握把的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它主要是设计一补强套管(4),可套合于中空式伞握把的头端内部,而套管的内部一端设有圆形内孔(41),另一端则设有锥形内孔(42),因此可在改变套管上、下位置,可分别插入伞的中棒的下端或珠尾束(2)的下端,达到补强及定位转换的功效。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中空式伞握把补强及定位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实施例图1为常用伞握把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1)为伞握把、(2)为珠尾束、(3)为中空式伞握把、(4)为套管、(41)为圆形内孔、(42)为锥形内孔。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一套管(4),可直接套合嵌设于中空伞握把(3)的头端内部,具有补强功效,套管(4)一端为圆形的内孔(41),具有相等的内径,另一端则设为向外内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内孔(42),如附图3所示,当套管(4)的锥形内孔(42)向上时,则可供简易的嵌合珠尾束(2)的下端,形成定位卡制功效,而当转换套管(4),将圆形孔(41)向上时,则可供伞中棒的下端嵌固,达到稳固结合的效果。如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本实用新型不结合珠尾束使用时,可将套管(4)上、下转换配置,形成圆形内孔(41)向上,因此当组合中棒的下端时,有稳固的结合效果,不会有松动的不良现象,仍具有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供一种可转换装设方向的套管,配合中空式伞握把,可稳固结合伞中棒及珠尾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