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提携角测量仪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提携角测量仪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宋雅伟, 张曦元, 蔡迎黎
  • 公开日
    2012年9月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5日
  • 申请人
    宋雅伟
  • 文档编号
    A61B5/103GK202408900SQ2011205244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携角测量仪包括底座、肘部固定座、位移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所述肘部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信号处理器与底座相连,所述位移传感器有至少3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均通过数据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有5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为计算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固定座为U型槽式肘部固定座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提携角测量仪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携角测量仪包括底座、肘部固定座、位移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所述肘部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信号处理器与底座相连,所述位移传感器有至少3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均通过数据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的对各个屈伸角度的肢体提携角进行测量。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的对各个屈伸角度的肢体提携角进行测量的提携角测量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携角测量仪包括底座、肘部固定座、位移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所述肘部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信号处理器与底座相连,所述位移传感器有至少3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均通过数据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通过肘部固定座固定受测肢的肘部,受测肢的状态稳定,利用至少3个位移传感器对受测肢的肱骨近端中点、肘关节中点及尺骨远端中点或更多的受测肢部位进行位移检测,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处理,通过信号处理器对位移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可以清楚的获知当前受测肢的屈伸角度和提携角,仪器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准确,可以准确的对各个屈伸角度的肢体提携角进行测量前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有5个利用5个位移传感器对受测肢的肱骨近端中点、肱骨内踝、肱骨外踝、尺骨内踝和尺骨外踝分别进行位移检测,再通过信号处理器对位移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可以更加清楚准确的获知当前受测肢的屈伸角度和提携角前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为计算机前述的提携角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固定座为U型槽式肘部固定座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的对各个屈伸角度的肢体提携角进行测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提携角测量仪的制作方法提携角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存在不仅是便于提物,而且使人类上肢在形态上更加协调与优美,从生物力学角度它还能减小提物时的力臂,从而减轻疲劳。而肘关节疾患如创伤、畸形和肿瘤等临床上较常见,在行畸形矫正、假体置换等治疗时,为确保肢体外形和肘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常常需考虑患肢提携角的情况。目前国内外文献大多是对肘关节伸直位时提携角的报道,而缺乏对两侧肢体在肘关节屈伸过程中提携角变化的比较研究,而所使用的提携角测量器结构过于简单,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所得数据的参考价值较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提携角测量仪包括底座1、U型槽式肘部固定座2、5个位移传感器3和计算机4,计算机4和U型槽式肘部固定座2均设于底座I之上,位移传感器3通过数据线5与计算机4相连。使用时,将受测肢的肘部垫在U型槽式肘部固定座2上方固定,受测肢的上臂应与底座I平面平行,将5个位移传感器3分别设置在受测肢的肱骨近端中点、肱骨内踝、肱骨外踝、尺骨内踝和尺骨外踝上,然后使用计算机4对位移传感器3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检测,其肱骨内踝和肱骨外踝的上位移传感器3共同确定了肱骨内外踝中点的位置,其尺骨内踝和尺骨外踝上的位移传感器3共同确定了尺骨内外踝中点的位置,而由计算机4对肱骨近端中点、肱骨内外踝中点及尺骨内外踝中点三个位置点的位置进行分析,即可在垂直方向上测得受测肢的屈伸角度,从水平方向上测得受测肢的提携角角度。在使用计算机4对位移传感器3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时,当肱骨内踝和肱骨外踝的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即可认定肘关节平置于底座I之上,同理可对腕关节的平置状态进行判断而当屈伸受测肢时,利用计算机4的信号分析结果对肘关节的平置状态进行保持,并同时保持腕关节的平置状态,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计算机4可对肘关节平置状态、腕关节平置状态、受测肢屈伸角和提携角等多个参数进行实时显示,故而可以轻松的在前三个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对提携角进行准确测量。根据测量点位选取方式的不同,位移传感器3的固定位置并不仅仅限定于以上所述五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的对各个屈伸角度的肢体提携角进行测量。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是对以上实施例以等效变换方式做出的其它改进与应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