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弧形减震鞋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弧形减震鞋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映洙
  • 公开日
    2011年2月9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月13日
  • 申请人
    李映洙
  • 文档编号
    A47L13/18GK201734674SQ2010200011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弧型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和后跟部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且向下弓起;该后根部底面与中间足弓部平面夹角为30至45度之间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减震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缓脚部疲劳的弧型减震鞋底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鞋底,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弧型减震鞋底,其中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和后跟部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且向下弓起;该后根部镂空夹角为30至45度之间,行走时后跟落地后就像滚动的球体一样自然连贯的完成“后跟→足弓→前脚掌”的行走过程,受力点也按“脚掌外侧→脚后跟→足弓→前脚掌内测”的顺序自然连贯的移动,可以把下压的体重均匀的分散整个脚掌,减缓脚部疲劳。避免因局部血管过度受压而产生的脚部浮肿胀痛等现象。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鞋底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鞋底前后薄向上弯 起的弧形减震鞋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和后跟部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且向下弓起;该后根部底面与中间足弓部平面夹角为30至45度之间弧形减震鞋底,前后薄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向下弓起,形成弧形形状行走 时后跟落地后就像滚动的球体一样自然连贯的完成“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的行走过程,受 力点也按“脚掌外侧一脚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内测”的顺序自然连贯的移动,脚掌所有部位 自然均勻的参与行走和受力,避免对膝盖和腰部产生冲击而且站立时也因足弓能够直接 受力,可以把下压的体重均勻的分散整个脚掌,减缓脚部疲劳避免因局部血管过度受压而 产生的脚部浮肿胀痛等现象后跟的弧度超过30度时效果明显,而不影响稳定性,容易掌握平衡后跟弧度超 过45度时会严重影响稳定性,不易掌握平衡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弧形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一般鞋底的后跟是平的,所以走路时后跟落地后接着前脚掌直接落地,即通过“后 跟一前脚掌”两个顺序脚可以完全着地,而这两个动作因足弓和脚外侧没有机会受力而不 能让全部脚掌自然连贯地完成行走过程。脚着地后着力点也是脚后跟和前脚掌包括脚趾。 而因足弓无法着地,不能让全部脚掌均勻受力,所以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因局部血管过度 受压影响血液流通,脚部容易疲劳甚至出现浮肿肿胀痛等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形减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弧形减震鞋底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1和后跟部3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2厚且向下弓 起;该后根部3镂空夹角为40度。行走时后跟落地后就像滚动的球体一样自然连贯的完成“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 的行走过程,受力点也按“脚掌外侧一脚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内测”的顺序自然连贯的移动,脚掌所有部位自然均勻的参与行走和受力,避免对膝盖和腰部产生冲击。而且站立时也 因足弓能够直接受力,可以把下压的体重均勻的分散整个脚掌,减缓脚部疲劳。避免因局部 血管过度受压而产生的脚部浮肿胀痛等现象。后跟的弧度超过30度时效果明显,而不影响稳定性,容易掌握平衡。后跟弧度超 过45度时会严重影响稳定性,不易掌握平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因此,凡 一切与本实用新型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作 的等同替换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