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游振春
  • 公开日
    2006年11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9月27日
  • 申请人
    游振春
  • 文档编号
    A61G17/08GK2836781SQ2005201222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包含有一外盒,为多边形体,顶部有一顶盖;一内盒,置入于外盒内,顶部有一内盖;其特征在于该内盒与外盒之间有一释气空间,且外盒为结和柱、板块与一底板之组合,板块可以插入两结和柱之间,底板供结和柱定位,结和柱上方供顶盖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特征在于该外盒之结和柱两侧各设有一插槽,该板块之侧边可插入于插槽内,以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特征在于该结和柱之两插槽夹成六十度角,以形成一定位内角,该定位内角供内盒定位,并外盒与内盒都成六边形之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特征在于该结和柱之两插槽夹成九十度角,以形成一定位内角,该定位内角供内盒定位,并外盒与内盒都成四边形之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特征在于该结和柱顶底各设有凸栓,相对于顶盖、底板之位置亦各设有孔槽,相互结合,该底板设有定位槽供板块底部置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与骨灰坛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属于殡葬用品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包含有一外盒、一内盒与一释气空间,外盒顶部有一顶盖,内盒置入于外盒内,顶部亦有一内盖;该外盒与内盒为木制品,外盒有数个板块可为抽取式,内盒与外盒之间有一释气空间,外盒有不潮湿、透气之功能,内盒耐火及阻隔湿气;据此,该释气空间可以缓和湿气进入内盒内,并且可将内盒内之湿气,藉由释气空间排出外盒,达到会释出湿气之目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的制作方法众所周知,人死亡后可能选择土葬、火葬、海葬等,尤其以土葬、火葬较为常见,土葬数年后必需捡骨,将人体之遗骨收纳于纳骨坛内,或者将遗骨加以火化,骨灰入于骨灰坛内,而火葬则是直接将火化后的骨灰直接入于骨灰坛内;因此,使用骨灰坛的机率高,然而,一般的骨灰坛有石材制品、陶磁制品、水晶制品等等,其冰冷的质感更令人触摸时不栗而寒,感觉不到温馨的感觉,中国人讲究风水,也注重骨灰的存放,认为骨灰存放不当而致潮湿、变色、散落掉出,意味子孙可能遭受意外、祸害等等,且一般骨灰坛最主要的缺失为一、纳骨塔多设于郊区或山中,难免日夜温差大而生露水,以石材制品、陶磁制品、水晶制品之骨灰坛易因空气中的湿气而潮湿骨灰;二、单层的骨灰坛无法抵挡湿气而潮湿骨灰,因而业者制作密封式的骨灰坛,主要是在其骨灰坛盖子作封闭骨灰坛,使空气不易进入骨灰坛内,以保持干燥;然而效果不佳,原因在于骨灰坛内即有湿气无法排出,又遇日夜温差大时,露水渗入坛内,仍造成骨灰潮湿;三、外盒与内盒之双层式骨灰坛,用意在于防潮或防火,或者在骨灰坛盖子作封闭骨灰坛,但骨灰坛内本身即有空气,存在湿气,加上露水无法排出骨灰坛外,一样造成骨灰潮湿;以前骨灰坛以木制品制作,虽然秉除冰冷的质感,然而属于单层式,又无法防火与隔绝湿气,仍造成骨灰潮湿;总之习知骨灰坛不外是单层的石材制品、陶磁制品、水晶制品,易潮湿,容易损毁破坏,骨灰散落(尤其遇地震时),或者使用封闭盖子于单层、双层,仍难解决骨灰潮湿问题,木制骨灰坛,也无法防火与隔绝湿气。(三)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目的是提供有一释气空间供湿气阻隔,并将坛内湿气排出于外,而且防火,遇地震时不易损毁,无冰冷感觉的骨灰坛。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系包含有一外盒,为多边形体,顶部有一顶盖;一内盒,置入于外盒内,顶部有一内盖;其特征在于该外盒与内盒为木制品,内盒与外盒之间有一释气空间,且外盒为数个结和柱、板块与一底板之组合,板块可以插入两结和柱之间,底板供结和柱定位,结和柱上方供顶盖结合;据此,该释气空间可以缓和湿气进入内盒内,并且可将内盒内之湿气,藉由释气空间排出外盒,达到会释出湿气之目的。其中,该外盒之结和柱两侧各设有一插槽,该板块之侧边可插入于插槽内,以相结合。其中,该结和柱之两插槽夹成六十度角,以形成一定位内角,该定位内角供内盒定位,并外盒与内盒都成六边形之形状。其中,该结和柱之两插槽夹成九十度角,以形成一定位内角,该定位内角供内盒定位,并外盒与内盒都成四边形之形状。其中,该结和柱顶底各设有凸栓,相对于顶盖、底板之位置亦各设有孔槽,供相结合,该底板设有数定位槽供板块底部置入。其中,该外盒为肖楠木制品。
其中,该内盒为梧桐木制品,具有防火之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其优点是骨灰不会潮湿。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A-A之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B-B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3C-C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骨灰坛 11外盒 111结和柱1111插槽 1112定位内角 1113凸栓1114凸栓 112板块12内盒13释气空间 14顶盖 141孔槽15底板 151孔槽 152定位槽
16内盖20骨灰坛 21外盒 211结和柱2111插槽 2112定位内角 2113凸栓2114凸栓 212板块22内盒23释气空间 24顶盖 241孔槽25底板 251孔槽252定位槽26内盖
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10,第一实施例,如图1、2、3、4、5所示,其包含有一外盒11、一内盒12与一释气空间13,该外盒11为六边形体,以肖楠木制作,顶部有一顶盖14,外盒11为六个结和柱111、六个板块112与一底板15之组合,一板块112可以插入两结和柱111之间,底板15供结和柱111、板块112定位,结和柱111上方供顶盖14结合,该外盒11之结和柱111两侧各设有一插槽1111,该板块112之侧边可插入于插槽1111内,以相结和,该结和柱111之两插槽1111夹成六十度角,以形成六十度角之定位内角1112,该定位内角1112供内盒12定位,并顶盖14成六边形之形状,该内盒12置入于外盒11内,内盒12为梧桐木制品,具有防火之作用,内盒12顶部有一内盖16,该结和柱111顶底各设有凸栓1113、1114,相对于顶盖14、底板15之位置亦各设有孔槽141、151,供相结合,该底板15设有数定位槽152,供板块112底部置入定位槽152内,内盒12与外盒11之间有一释气空间13(如图3、4所示);藉由上述之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会释出湿气之骨灰坛,组合时将结和柱111底部之各凸栓1114,插入于底板15之孔槽151相结合,再将板块112一一入于两结和柱111之间,该板块112之侧边可插入于插槽1111内以定位,板块112底部置入底板15之定位槽152内,另将内盒12置入于外盒11内,内盒12之角入于结和柱111之定位内角1112,由于都为六十度角,可以稳固定位相结合,将内盖16盖住内盒12,最后再将顶盖14之孔槽141与结和柱111顶部之凸栓1113相结合,以完成组装;外盒11与内盒12已为两层之阻隔湿气,当湿气重时(如下雨天、夜晚清晨之露水重时),该释气空间13可以缓和湿气进入内盒12内,湿气少时,可将内盒12内之湿气,藉由释气空间13排出外盒11,而且外盒11为肖楠木制,外表再加以天然漆涂装,并刻有花纹或经文或亡者照片等,为可抽取板块112加以更换其图案,且肖楠木俗称檀香木,质地坚硬、气味清香,具有透气不闷热,经特殊处理亦有不潮湿且透气之优点,不必晒太阳而不变形、不长虫、不会发霉、永不坏,因此,外盒11可将释气空间13内湿气作排出盒外的功能;内盒12为梧桐木制品,梧桐木之木理通直或略斜,木肌略粗而均匀,材质轻软、不翘曲干裂、吸水性小、收缩性少,能耐火及水湿,干燥能作防腐剂;因此,内盒12可阻隔湿气进入于内,而且具有防火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会释出湿气及防火的功能外,该内盒12与外盒11皆为木制品,所以不怕摔、不破裂、防地震,而且质轻不冰冷,制作时不用任何钉子,以组合方式组成;如图6、7、8所示,系本实用新型骨灰坛20第二实施例,为四边形之内盒22与外盒21,同样地具有一外盒21、一内盒22与一释气空间23,该外盒21顶部有一顶盖24,外盒21为四个结和柱211、四个板块212与一底板25之组合,该结和柱211两侧各设有一插槽2111,该板块212之侧边可插入于插槽2111内,以相结和,该结和柱211之两插槽2111夹成九十度角,以形成九十度角之定位内角2112,该定位内角2112供内盒22定位,内盒22顶部有一内盖26,该结和柱211顶底各设有凸栓2113、2114,相对于顶盖24、底板25之位置亦各设有孔槽241、251,该底板25设有数定位槽252,供板块212底部置入定位槽252内,内盒22与外盒21之间有一释气空间23;第二实施例组装时,将结和柱211底部之各凸栓2114,插入于底板25之孔槽251相结合,再将板块212之侧边入于两结和柱211之插槽2111内以定位,板块212底部置入底板25之定位槽252内,另将内盒22置入于外盒11内,内盒22之角入于结和柱211之定位内角2112,以稳固定位,将内盖26盖住内盒22,最后再将顶盖24之孔槽241与结和柱211顶部之凸栓2113相结合,以完成组装,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能。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