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脚趾垫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脚趾垫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仲村淳
  • 公开日
    2015年3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3年6月11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伊思迈尔
  • 文档编号
    A61F5/10GK104411275SQ20148000152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脚趾垫,其特征在于其由具有伸缩性及柔软性之弹性体之素材所形成,且设有大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脚的拇趾上而成为拇趾与作为第2趾之食趾的趾垫部,设有小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第4趾之无名趾上而成为无名趾与第3趾及小趾之趾垫部,设有基础部,其连接上述两环并位于脚掌上,该基础部使第2趾之食趾与第3趾之中趾嵌合,并且于其中间位置以由第2趾及第3趾夹持之方式设有突出的成为趾垫部之突出部,使趾垫部介于全部5根脚趾间,于上述基础部及两嵌合环部之趾插入侧,形成有以与各趾之根部接触之方式弯曲的嵌合弓部,使自第3趾至第5趾之底厚较上述大直径之嵌合环部之下侧环部及第2趾的底厚变厚,小趾及第4趾侧距离地板的高度较拇趾侧之高度亦少许变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趾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富有伸缩性之苯乙烯弹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或2之脚趾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含有银无机抗菌剂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趾垫,其佩戴于脚趾上,使趾垫部介于脚趾间,校正直立姿势及歩行姿势,在歩行时、运动时保持较佳之姿势而提升运动效率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趾垫,其佩戴于脚趾上,使趾垫部介于脚趾之间,矫正直立姿势及歩行姿势,于歩行时、运动时保持较佳之姿势。一种脚趾垫,其由具有伸缩性、柔软性之弹性体之素材所形成,且设有大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脚的拇趾上而成为拇趾与作为脚趾之食趾的趾垫部,设有小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无名趾上而成为无名趾与中趾及小趾之趾垫部,设有基础部,其连接两环并位于脚掌上,使食趾与中趾嵌合,并且于其中间位置以由食趾与中趾夹持之方式设有突出的成为趾垫部之突出部,于基础部及两嵌合环部之趾插入侧,形成有以与各趾之根部接触之方式弯曲的嵌合弓部,使小直径之嵌合环部的底厚厚于大直径之嵌合环部的底厚,亦使小趾及中趾侧距离地板的高度稍高于拇趾侧之高度。
  • 发明内容
  • 附图说明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脚趾垫的制作方法 脚趾垫【 【先前以来,提出有较多之于脚趾间夹持护垫之脚趾垫,例如,为了促进脚趾之血液循环等,于专利文献I之日本专利特开2008-12077号等中提出有于脚趾间夹持护垫的脚趾垫,该脚趾垫将插入至邻接之脚趾间的圆柱形护垫本体以绳状体接合。另外,为了使在皮鞋内捂闷之脚趾抗菌及防臭并消除由脚趾之汗所引起的不适感,提出有专利文献2之注册实用新案第3021096号,该脚趾垫均配置于脚趾根部之下侧,伸入至脚趾间的护垫为4条,但均为短条状板体。该等于脚趾间夹持护垫之形式容易自脚趾脱离,故而于邻接之脚趾上设有脚趾环且于邻接之脚趾间设有护垫亦作为拇趾外翻之矫正等变形之矫正或预防之脚趾辅助用具而提出有例如专利文献3之日本专利特开2007-313043号。上述脚趾垫为了促进脚趾之血液循环或者矫正或预防脚趾之变形,并非矫正姿势或使身体之平衡稳定。因此,以脚支撑护垫作为使身体之平衡稳定化之脚支撑护垫,亦提出有专利文献4之注册实用新案第3170112号。该脚趾垫具有以嵌入至脚趾根部之下侧的形式配置于自脚掌之触球部之上边至至少第2趾、第3趾、第4趾、小趾(第5趾)之趾头部下边之间的水平部、以及分别伸入至至少第2趾与第3趾之间、第3趾与第4趾之间、第4趾与小趾之间的第1、第2及第3凸状部,水平部之上面及3个凸状部之两侧面以可与各脚趾根部之下侧密接的方式整体小坡度地弯曲。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8-12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注册实用新案第3021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7-313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注册实用新案第3170112号公报


上述注册实用新案第3170112号之脚支撑护垫存在如下问题:虽然具有使身体之平衡稳定化的作用,但并不充分,另外,为3个凸状部,于拇趾与食趾之间无趾垫,最容易自脚掌脱离。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脚趾垫,其于全部脚趾间存在护垫,与上述先前之脚支撑护垫相比,可适度地刺激全部脚趾,脚趾维持身体平衡而产生踩踏张力,产生以脚趾夹持护垫之力,产生维持平衡性较佳之姿势的力,于歩行时、运动时保持较佳之姿势,运动效率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之发明一种脚趾垫,其特征在于:其由具有伸缩性及柔软性之弹性体之素材所形成,且设有大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脚的拇趾上而成为拇趾与作为第2趾之食趾的趾垫部,设有小直径之嵌合环部,其嵌合于第4趾之无名趾上而成为无名趾与第3趾及小趾之趾垫部,设有基础部,其连接上述两环并位于脚掌上,该基础部使第2趾之食趾与第3趾之中趾嵌合,并且于其中间位置以由第2趾及第3趾夹持之方式设有突出的成为趾垫部之突出部,使趾垫部介于全部5根脚趾间,于上述基础部及两嵌合环部之趾插入侧,形成有以与各趾之根部接触之方式弯曲的嵌合弓部,使自第3趾至第5趾之底厚较上述大直径之嵌合环部之下侧环部及第2趾的底厚变厚,小趾及第4趾侧距离地板的高度较拇趾侧之高度亦少许变高。
权利要求2之发明如权利要求1之脚趾垫,其中上述弹性体富有伸缩性之苯乙烯弹性体。
权利要求3之发明如权利要求1或2之脚趾垫,其中上述弹性体含有银无机抗菌剂。根据权利要求1之脚趾垫之发明,于全部5根脚趾间存在趾垫部,因此可适度地刺激该等全部脚趾,脚趾维持身体平衡而产生踩踏张力,产生以脚趾夹持护垫之力。尤其是,将自第3趾(中趾)c至第5趾(小趾)e的底厚h2设为稍高于大直径之嵌合环部之下侧环部之厚度及第2趾之底厚hl,藉此使内腿承受体重,将日本人中存在较多的O型脚倾向合理地朝X型脚倾向矫正,产生保持平衡性较佳之姿势的力。
另外,于基础部及两嵌合环部之趾插入侧形成有以与各趾之根部接触之方式弯曲的脚跟弓部,因此于脚趾根部之下侧稳定地嵌入脚趾垫,脚弓稳定,藉此可使脚稳固地踩踏,歩行时缓和对脚之冲撃,故而可缓和膝痛或股关节痛之严重的疼痛。因此,于歩行时、运动时保持较佳之姿势,运动效率提升,结果仅藉由嵌入该脚趾垫而使身体之头部或肩部等的疲惫减轻。
根据权利要求2之脚趾垫之发明,将上述弹性体设为富有伸缩性之苯乙烯弹性体,因此无论男女均可适应于大致的尺寸。
根据权利要求3之脚趾垫之发明,材质之弹性体具有抗菌性或防臭性,因此成为卫生的脚趾。



图1为将本发明之右脚用脚趾垫佩戴于右脚趾上之状态之立体图;
图2(a)为佩戴有右脚用脚趾垫之状态之剖面图;
图2(b)为自佩戴有右脚用脚趾垫之脚掌观察之后视图;
图3(a)为自本发明之右脚用脚趾垫之上方观察之俯视图;
图3(b)为使图3(a)倾斜15°之状态之前视图;
图4为图3(a)之沿着A-A线之纵剖面图;
图5为图3(b)之沿着B-B线之纵剖面图;
图6为图3(b)之沿着C-C线之纵剖面图;
图7为图3(b)之沿着D-D线之纵剖面图; 图8为不使图3(a)倾斜之如视图;
图9为图8(b)之沿着E-E线之横剖面图;
图10图2 (a)之沿着F-F线之横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之脚趾垫实际产品从斜上方之照片。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构件名称为
1脚趾垫
2基础部
3大直径之圆形(嵌合)环部
4小直径之圆形(嵌合)环部
5突出部
21脚掌面
22嵌合弓部
31侧部
32下侧环部
41一侧部
42另一侧部
43下侧环部
51脚跟部
52上部
53中间部
54脚跟凸出部
a 第I趾(拇趾) b 第2趾(食趾) c 第3趾(中趾) d 第4趾(无名趾) e 第5趾(小趾) f、fl、f2、f3、f4 脚趾根部 G 脚跟弓部 H 横向弓部 P1、P2、P3、P4 趾垫部

参照图式对本发明之脚趾垫之较佳之实施例进行説明。
[实施例1]
图1为将本发明之实施例之右脚用脚趾垫I佩戴于右脚趾上的状态之立体图。脚趾垫I之材质、素材具有伸缩性、柔软性、弹性之弹性体,本实施例之脚趾垫I为苯乙烯弹性体,具有充分之伸缩性、柔软性、弹性,因此无论男女的脚之尺寸均适合于大致之脚趾。另外,于弹性体中含有银无机抗菌剂而成为具有抗菌性或防臭性的卫生之脚趾垫。
于图1及图2(a)中,以如下方式佩戴:在作为第I趾a之拇趾上插入拇趾用大直径圆形环部3并嵌合,在作为第4趾d之无名趾上插入小直径嵌合环部4并嵌合,以第2趾b之食趾及第3趾c之中趾夹持设置于基础部2上的突出部5。
将该状态示于图2,如佩戴有图2(a)之右脚用脚趾垫I之状态的中间高度之剖面图所示,嵌合环部3之侧部31成为趾垫部而介于第I趾a与第2趾b的食趾之间,突出部5成为趾垫部而介于第2趾b与第3趾c的无名趾之间,嵌合环部4之一侧部41成为趾垫部而介于第3趾c与第4趾d之间,嵌合环部4之另一侧部42成为趾垫部而介于第4趾d与第5趾的小趾之间,使趾垫部基于全部5根脚趾间。
根据自佩戴有图2(b)之右脚用脚趾垫之脚掌观察之后视图对该脚趾垫I之佩戴方法及佩戴位置进行説明,于脚趾垫I之基础部2设置有着地之大致水平之脚掌面21,于两端配置有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及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与脚趾垫I之脚趾根部f侧接触之部分于脚趾根部H、f2、f3、f4上形成有沿着脚跟弓部G弯曲之嵌合弓部22,首先将大直径之圆形环部3插入至第I趾(拇趾)a,将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插入至第4趾(无名趾)d,并且将脚趾垫I插入至内部直至使该嵌合弓部22沿着该等4部位之脚趾根部H、f2、f3、f4。
其次,根据图3至图9进而对脚趾垫I之构成之详细情况进行説明。
图3(a)自右脚用脚趾垫I之上方观察之俯视图,图3(b)使图3(a)倾斜15°之状态之前视图。其成为如下情形:即便相对于作为第I趾之拇趾之方向而其他4根的方向不同,脚趾之根部亦并非位于水平位置而平均倾斜约15°,因此若与其相适应而如图3般在15°处配置食趾以下的4根脚趾之根部,则使脚趾垫I舒适地适合于脚趾。
自脚趾垫I之拇趾侧至无名趾之宽度Xl = 69.26mm,与靴之尺寸同样,亦可预先准备其前后之宽度。
于基础部2之左侧端设有第I趾(拇趾用)a之大直径之圆形环部3,该大直径之圆形环部3嵌合于脚之第I趾(拇趾)a上而确实地固定于脚趾垫I上,并且该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的侧部31形成与第2趾b之趾垫部Pl。若参照图3、图5对该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之内径进行説明,则X2 = 16mm左右,且侧部41之厚度X3 = 3mm左右,但如上所述,脚趾垫I自身之素材为富有伸缩性、柔软性、弹性的矽之弹性体,因此可佩戴于通常之人的拇趾上,并且侧部31亦成为趾垫部Pl。
再者,将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之内径设为X2 = 16mm左右,但只要于佩戴之人不会感到痛苦之程度的14?20mm之间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如图9所示,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之外侧的宽度Yl = 20_左右,与第2趾b接触之内侧的宽度Y2 = 15mm左右。
于图3(b)中,在基础部2之右侧端设有第4趾(无名趾用)d之小直径之圆形环部4,该小直径之圆形环部4嵌合于脚之第4趾(无名趾)d上,嵌合于第I趾(拇趾)a上并且进而确实地固定于脚趾垫I上。
而且,于该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之一侧部41与第3趾(中趾)c之间形成趾垫部P3,进而,于另一侧部42与第5趾(小趾)e之间亦形成趾垫部P4。
若参照图3、图7对该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之内径进行説明,则X4 = I Imm左右,且侧部41之厚度X5 = 5mm左右,但如上所述,脚趾垫I自身之素材为富有伸缩性、柔软性、弹性的矽之弹性体,因此可佩戴于通常之人的拇趾上,并且侧部41、42亦成为趾垫部P3、P4。
再者,将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之内径设为X4 = Ilmm左右,但只要于佩戴之人不会感到痛苦之程度的9?16mm之间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如图9所示,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与第3趾接触之宽度Y3 = 15mm左右,与第5趾(小趾)e接触之宽度Y4 = 15mm左右。
如图2、图3所示,于基础部2设有位于脚掌上且下表面水平之脚掌面21,于两端配置有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及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并且将两环连接,该基础部2使第2趾(食趾)b与第3趾(中趾)c嵌合,并且于其中间位置以由第2趾及第3趾夹持之方式设有朝上侧突出的成为趾垫部P2之突出部5。
另外,基础部2之与脚趾垫I之脚趾根部f侧接触的部分于脚趾根部f、H、f2、f3、f4形成有沿着脚跟弓部G弯曲之嵌合弓部22,如图10所示,于图2 (a)之沿着F-F线之横剖面上亦形成有脚步之纵向弓部G,因此佩戴时使脚掌之脚趾垫I合脚。
基础部2之朝上侧突出之突出部5的高度如图6之剖面图所示X6 = 9?16mm左右,且脚跟部51与上部52之剖面面积较大,中间部53变细,成为以该变细部分固定第2趾及第3趾之形状,突出部5之上部52之宽度如图7所示Y5 = 8mm左右,变细的中间部53之宽度Y6 = 6mm左右。
另外,如图8、图9、图10所示,自突出部5之脚跟部51至中间部53,形成有于内侧增大厚度之凸出部54,其结果,如图10所示般形成有横向弓部H,若佩戴于脚趾上,则感觉舒适,且趾尖受力,故而产生踩踏张力,佩戴时使脚掌之脚趾垫I合脚。
作为整体构成,如图8所示,将自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之第I趾(拇趾)a的下侧环部32至第2趾(食趾)b之底厚hi设为1.5mm至2.5mm,于本实施例中,与hi = 2mm相比,自第3趾(中趾)c至第5趾(小趾)e的底厚h2 = 2.5?4mm,于本实施例中,设为h2 = 3mm而高于距离地板或地表的高度,如此将自第3趾(中趾)c至第5趾(小趾)e的底厚h2设为稍高于拇趾侧,藉此使内腿承受体重,将日本人中存在较多的O型脚倾向合理地朝X型脚倾向矫正,另外,如图10所示般亦形成有横向弓部H,趾尖受力,故而产生踩踏张力,其结果产生保持平衡性较佳之姿势的力。
本实施例之材质设为具有伸缩性、柔软性、弹性尤其是富有伸缩性之苯乙烯弹性体,但若适合于人的皮肤,则亦可使用其他具有伸缩性、柔软性、弹性之合成树脂之苯乙烯橡胶、聚胺基甲酸酯、氯乙烯、聚乙烯、EVA (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黏胶海绵等。
进而,于本实施例中,在材质之弹性体中含有银无机抗菌剂,亦可代替其而含有其他抗菌剂、防臭剂、消毒剂、抗真菌剂、抗白癣菌剂等。另外,为了使脚趾之皮肤美观,亦可含有胎盘或胶原蛋白,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亦可含有黑色二氧化矽或锗。
图1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之脚趾垫实际产品从斜上方拍摄之照片,且无色半透明,但不限定于此无色半透明,设置为其他颜色例如肌肤颜色或粉红色亦可,也可具有时髦性,由于具有伸缩性,对脚趾不会感到不自在而自然地合脚。
再者,本实施例对右脚用脚趾垫I进行了説明,当然左足用脚趾垫I与上述构成左右对称,因此省略説明。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之脚趾垫I之实施例,趾垫部PU P2、P3、P4介于全部5根脚趾间,因此可适度地刺激该等全部脚趾,脚趾维持身体平衡而产生踩踏张力,产生以脚趾夹持护垫之力。尤其是,使自第3趾(中趾)c至第5趾(小趾)e之底厚h2即小直径之嵌合环部4之下侧环部43的底厚、第4趾及第3趾c之底厚h2厚于大直径之嵌合环部3之下侧环部32之底厚及第2趾(食趾)之底厚hl,使小趾侧距离地板或地面之高度稍高于拇趾侧之高度,因此将日本人中存在较多的O型脚倾向合理地朝X型脚倾向矫正,产生保持平衡性较佳之姿势的力。
另外,基础部2及两嵌合环部3、4之趾插入侧形成有以与各趾之根部接触之方式弯曲的嵌合弓部22,因此在脚趾之根部的下侧稳定地嵌合脚趾垫,脚掌之脚跟弓部G稳定,藉此可使脚稳固地踩踏,歩行时缓和对脚的冲撃,故而可缓和膝痛或股关节痛之严重的疼痛。
进而,
即,仅藉由佩戴本实施例之脚趾垫,脚趾感觉变得更细腻,容易抓住地面,平衡感觉变好,因此关到运动神经的提升,就姿势或歩行而言,作为身体之基础的脚底肌肉群变得发达,伴随于此,姿势自然会改善,就头、肩之疲劳而言,若以脚趾踩踏,则身体之重心变得正常,头的位置变高,姿态改善,藉此减轻对于头、肩之负担,就膝痛、股关节之改善而言,于歩行时吸收冲撃而使前后左右之平衡变得稳定,无用的力难以作用于膝盖,或者即便从事站立的工作,亦不易疲劳,进而就腰之疲劳而言,身体之重心变得正常,使腰由正确的位置所支撑,减轻对腰之冲撃。
如此,于歩行时、运动时保持较佳之姿势而运动效率提升,结果仅藉由在左右脚趾上佩戴该脚趾垫I而减轻身体之头部或肩部等之疲劳。
再者,只要不损害本发明之特征,则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