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毫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毫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程宝书
  • 公开日
    2003年7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7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7月17日
  • 申请人
    程宝书
  • 文档编号
    A61N1/18GK2561438SQ0227426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毫针,其组成包括针体(1)、针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包括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上针柄(2-1)紧密连接,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H为0.1mm~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为0.2mm~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与针柄(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与针柄(2)通过螺纹连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针针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针灸的电毫针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电毫针,它涉及一种电针针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针灸的电毫针。现在有的电针虽然使双极结合在一个触头上,但由于其双电极点间距离过大并且仍只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以难以取得好的疗效。电毫针包括针体(1)、针柄(2),所述针柄(2)包括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上针柄(2-1)紧密连接,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H为0.1mm~3mm。本实用新型作为医疗上使用的电针针具具有安全、准确、疗效好的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毫针的制作方法现有的电针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导电像胶制成圆形的片状正负电极粘贴在两个不同的穴位上,接通电源后对人体穴位进行电脉冲的刺激,产生治疗作用。它所存在的问题是粘贴式电极面积大(如一元硬币大小),取穴不准,只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电脉冲的刺激,不能进入机体的深层,难以取得好的疗效。由于其粘度有限,不能反复使用,给临床医生增添了麻烦。另一种是使用传统的不锈钢制成的毫针,刺入两个穴位,接通电源后对人体穴位进行电脉冲的刺激,产生治疗作用。它所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刺入两个穴位接通正负两个电极才能形成电流通路,产生电脉冲的刺激。两个穴位之间电流通过的线路是一条直线(两个穴位之间的最短距离),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都是弯曲的弧线,因而就难以用经络学说来解释电针的治疗原理,形成了电针理论的空白。ZL97125214公开了一种针灸体外电针头,它由两个相互绝缘的电极点组成,分别接于针灸电疗设备电信号的输出端,两个电极点被绝缘材料结合为一个触头,两个电极点外露于触头的前端,触头的前端可以是平面或弧面,双电极点间距离不大于25mm。该专利虽然使双极结合在一个触头上,但由于其双电极点间距离过大并且仍只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以难以取得好的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毫针,使电针的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提高治疗效果,使传统的针灸理论—经络学说与现代的电针的原理完美结合,填补电针理论中的空白。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毫针包括针体1、针柄2,所述针柄2包括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上针柄2-1紧密连接,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H为0.1mm~3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只要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即可完成。该产品可以替代普通针具,广泛地应用于针灸治疗中,能对穴位进行长时间的、强度合适的有效刺激,避免了手工操作的辛劳,大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使电针的取穴更加准确,提高了疗效,以前的所有电针都在“使用注意事项”中强调取穴不能在心脏的两侧,以免电流形成回路时通过心脏,影响心脏的正常活动甚至造成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恶性事故。电毫针能在针的局部形成回路,产生治疗作用,无论在哪个穴位上用针(心脏部位除外),都不会使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从而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二的结构示意图。
一电毫针的组成包括针体1、针柄2,所述针柄2包括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上针柄2-1和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上针柄2-1紧密连接,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用绝缘材料3隔开,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H为0.1mm~3mm,针体1与下针柄2-2之间的距离为0.2mm~2mm,还可以为0.2mm~2mm,针体1与针柄2固定连接。

二本实施方式与
一不同的是针体1与针柄2通过螺纹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
一相同。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