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虾类开背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虾类开背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克强
  • 公开日
    2012年4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7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7月20日
  • 申请人
    雷州市运源水产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2C29/02GK202184087SQ201120257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虾类开背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一端设有放虾台(2),放虾台(2)底面上设有U形的放虾槽(3),放虾槽(3)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端的输送槽(4)相接,放虾槽(3)和输送槽(4)的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输送槽(4)由同步运行的下输送带(5)、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围成,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分别立设在下输送带(5)的两侧,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可转动的双层压环(8),双层压环 (8)的下部设置在输送槽(4)内,双层压环(8)与下输送带(5)之间保持一间隔并与下输送带(5)同步转动,双层压环(8)由两片间隔设置的同心圆环构成,两片圆环之间设有由切刀驱动电机(11)驱动转动的圆盘切刀(9),圆盘切刀(9)从双层压环(8)的下面伸出并与下输送带(5)之间保持一间隔,机架(1)上设有可对的圆盘切刀(9)与下输送带(5)之间的位置进行冲洗的清洗喷头(10),清洗喷头(10)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水管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12), 驱动电机(12)的电机轴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6)和右输送带(7) 的驱动轴通过伞齿轮机构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 )之间的距离从输送槽(4 )入口至双层压环(8 )处是逐渐缩小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压环支架(13), 压环支架(13)上设有压环主驱动轮(14)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压环主驱动轮(14)与下输送带(5 )的驱动轴连接,压环主驱动轮(14 )设置在双层压环(8 )的外周,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设置在双层压环(8)的内周,压环主驱动轮(14)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的外周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容置双层压环(8)的两片圆环的环形槽(16)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环支架(13)—端与机架 (1)铰接,另一端与机架(1)之间设有反压拉力弹簧(17)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可调节圆盘切刀(9)与下输送带(5)之间距离的刀架调节机构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 (7)的外侧分别设有四对自动调整对中圆辊(18)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开虾背的开背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类开背机。其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有放虾台,放虾台底面上设有放虾槽,放虾槽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的输送槽相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转动的双层压环,双层压环的下部设置在输送槽内,双层压环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并与下输送带同步转动,双层压环之间设有由切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圆盘切刀,圆盘切刀从双层压环的下面伸出并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机架上设有可对圆盘切刀与下输送带之间的位置进行冲洗的清洗喷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械自动化地对虾类进行切背并去除内脏,其整个工作流程的加工快速,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加工快速、循环有序、便于清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加工快速且安全系数高的虾类开背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虾类开背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有放虾台,放虾台底面上设有放虾槽,放虾槽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的输送槽相接,放虾槽和输送槽的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输送槽由同步运行的下输送带、左输送带、右输送带围成,左输送带、右输送带分别立设在下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转动的双层压环,双层压环的下部设置在输送槽内,双层压环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并与下输送带同步转动,双层压环由两片间隔设置的同心圆环构成,两片圆环之间设有由切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圆盘切刀,圆盘切刀从双层压环的下面伸出并与下输送带之间保持一间隔,机架上设有可对圆盘切刀与下输送带之间的位置进行冲洗的清洗喷头,清洗喷头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水管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的驱动轴通过伞齿轮机构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右输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输送槽入口至双层压环处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压环支架,压环支架上设有压环主驱动轮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压环主驱动轮与下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压环主驱动轮设置在双层压环的外周,两个压环从驱动轮设置在双层压环的内周,压环主驱动轮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的外周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容置双层压环的两片圆环的环形槽所述的压环支架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反压拉力弹簧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可调节圆盘切刀与下输送带之间距离的刀架调节机构所述的左输送带、右输送带的外侧分别设有四对自动调整对中圆辊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械自动化地对虾类进行切背并去除内脏,其整个工作流程的加工快速,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加工快速、 循环有序、便于清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虾类开背机的制作方法目前,水产品加工行业在给虾类进行去除内脏方面的加工时,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采用人工手工劳作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时,工人用刀具手工将虾背切割开来,然后再清洗内脏。这种操作方式不但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而且由于虾类等待加工的时间过长,虾类易发生污染或变质,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壮大。
图1是虾类开背机的压环主驱动轮、压环从驱动轮、双层压环、圆盘切刀、下输送带、左输送带、右输送带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虾类开背机的俯视图。图3是虾类开背机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虾类开背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端设有放虾台2,放虾台2底面上设有U形的放虾槽3,放虾槽3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放虾槽3的出料端与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端的输送槽4相接,输送槽4的宽度与虾背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输送槽4由同步运行的下输送带5、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 7围成。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分别立设在下输送带5的两侧,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之间的距离从输送槽4入口至双层压环8处是逐渐缩小的。所述的左输送带6、右输送带7的外侧分别设有四对自动调整对中圆辊18。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 12的电机轴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左输送带6和右输送带7的驱动轴通过伞齿轮机构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可转动的双层压环8,双层压环8由两片间隔设置的同心圆环构成,双层压环8的下部设置在输送槽4内,双层压环8与下输送带5之间保持一间隔并与下输送带5同步转动。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压环支架13,所述的压环支架13 —端与机架1 铰接,另一端与机架1之间设有反压拉力弹簧17。压环支架13上设有压环主驱动轮14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压环主驱动轮14与下输送带5的驱动轴连接,压环主驱动轮14设置在双层压环8的外周,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设置在双层压环8的内周,压环主驱动轮14和两个压环从驱动轮15的外周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容置双层压环8的两片圆环的环形槽16。所述的双层压环8的两片圆环之间设有由切刀驱动电机11驱动转动的圆盘切刀 9,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可调节圆盘切刀9与下输送带5之间距离的刀架调节机构。圆盘切刀9从双层压环8的下面伸出并与下输送带5之间保持一间隔。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可对圆盘切刀9与下输送带5之间的位置进行冲洗的清洗喷头10,清洗喷头10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作业时,首先接通电源并在切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运行后,接着把已去头的虾按脊背朝上放入放虾台的放虾槽内,按此方法逐一安放放虾槽内,虾进入输送槽内,被输送槽向前运送。当运送至双层压环处时,双层压环将虾钳住,圆盘切刀对虾体进行开背,开背的同时,清洗喷头对虾体进行冲洗,最后双层压环和圆盘切刀转动将虾输送出来,产品进入下工序包装或直接进入其它程序进行深加工。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