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德顺, 佟继春, 徐宏宇, 刘然, 王江涛, 荣建林
  • 公开日
    2013年6月5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7日
  • 申请人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E04H12/24GK202970099SQ2012207310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包括塔体(1),在塔体(I)上安装有与输电线路方向垂直的左右侧上横担(21 )、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在上述上横担(21 )、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同侧分别连接有同回路输电线路;同回路输电线路由第一输电线(A)、第二输电线(B)和第三输电线(C)组成,其特征在于, 在塔体(I)的上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上导线横担(31),在塔体(I)的下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下导线横担(32); 在前后同侧的上导线横担(31)和下导线横担(32)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41); 第一输电线(A)的前段连接在中横担(22)上,并经过第一变位跳线(51)与连接在上横担(21)上的后段连接; 第二输电线(B )的前段连接在下横担(23 )上,并经过第二变位跳线(52 )与连接在中横担(22)上的后段连接; 第三输电线(C)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21)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53 )与上下跳线(41)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C)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23)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54)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4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下变位跳线(54)通过安装在下横担(23)侧面端部的绝缘串(3)将上下跳线(41)与第三输电线(C)的后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所有输电线、跳线与塔体(I)上的横担连接处均采用绝缘串(3)连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包括塔体,在塔体上安装有与输电线路方向垂直的左右侧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在上述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同侧分别连接有同回路输电线路;同回路输电线路由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和第三输电线组成,在塔体的上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在塔体的下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下导线横担;在前后同侧的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一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中横担上,并经过第一变位跳线与连接在上横担上的后段连接;第二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经过第二变位跳线与连接在中横担上的后段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所述的第三下变位跳线通过安装在下横担侧面端部的绝缘串将上下跳线与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上述所有输电线、跳线与塔体上的横担连接处均采用绝缘串连接[000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在现有的耐张塔外绕跳换位塔结构基础上,保留上相至中相、中相至下相的外绕跳换位结构,同时在顺线路方向前、后侧各增加一个导线横担,实现上相至下相的绕跳,其塔体上的跳线横担横向长度相应减少,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的制作方法线路换位的作用是为了减少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和不平衡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长度超过IOOkm的输电线路均宜换位。换位循环长度不宜大于200kmo目前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换位方式一般有多种,主要有,其一是按两个单回路建设,而长线路换位一般在每个单回路进行,这种技术相对较为成熟,而且投资较省,但对线路走廊要求较高,适合于地形平坦、施工方便的地区应用。其二是在50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中所采用的耐张塔外绕跳换位方式,即在上、中、下导线横担端部加装跳线横担以进行上、下导线间的换位,同时需要保证相应的电气间隙距离。而随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以及高海拔地区输电工程的增加,为了降低高海拔地区线路走廊清理、施工成本,已不适合采用两个单回路建设,需要采用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而按照现有的耐张塔外绕跳换位方式,由于空气稀薄,电气间隙距离要求更大,就要在换位塔上加装的较长导线横担,保证上下横担之间的安全距离,从而增加了铁塔的荷载及塔材耗量,也就相应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施工成本,这极不适合交通和运输不便地区的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跳转换位塔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三输电线跳转换位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标记:A-第一输电线,B-第二输电线,C-第三输电线,1-塔体,21-上横担,22-中横担,23-下横担,3-绝缘串,31-上导线横担,32-下导线横担,41-上下跳线,51-第一变位跳线,52-第二变位跳线,53-第三上变位跳线,54-第三下变位跳线。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在塔体I上安装有与输电线路方向垂直的左右侧上横担21、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在上横担21、中横担22和下横担23同侧分别连接有同回路输电线路。同回路输电线路由第一输电线A、第二输电线B和第三输电线C组成,在图1中的两个同回路输电线路包括,由输电线Al、B1、Cl构成的第一回路,由输电线A2、B2、C2构成的第二回路。在塔体I的上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分别都安装有上导线横担31,在塔体I的下部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都安装有下导线横担32。在前后同侧的上导线横担31和下导线横担32之间分别连接有上下跳线41。以下以第一回路的换位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线路连接进行说明,其中的输电线Al、B1、Cl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标示,并非是对具体线路的限定,在实际线路构造中上述三个输电线的位置可以互为调换。其中的塔体I前侧、后侧也是在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说明,不是对实际线路的具体限定。第一输电线Al的前段从塔体I的前侧连接在中横担22上,并经过第一变位跳线51与连接在上横担21后侧上的第一输电线Al后段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一输电线的中相向上相的换位。第二输电线BI的前段从塔体I的前侧连接在下横担23上,并经过第二变位跳线52与连接在中横担22后侧上的第二输电线BI后段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二输电线的下相向中相的换位。第三输电线Cl的前段从塔体I的前侧连接在上横担21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53与安装在塔体I前侧的上下跳线41连接;第三输电线Cl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23的后侧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54与安装在塔体I前侧的同一根上下跳线41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第三输电线的上相向下相的换位。如附图1中所示,第一输电线Al和第二输电线BI及其第一变位跳线51、第二变位跳线52都是安装在上横担21、中横担22、下横担23的侧面端部,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只在输电线路方向发生高度位置变化,因此第一变位跳线51通过绝缘串3连接在上横担21上,第二变位跳线52通过绝缘串3连接在中横担22上。对于第三输电线Cl的跳转换位,如附图2所示,上导线横担31在塔体I上的安装高于上横担21,下导线横担32在塔体I上的安装低于下横担23,且需要通过在塔体I中间的上下跳线41进行跳转换位,第三上变位跳线53之间直接连接在第三输电线Cl的前段与上下跳线41上,而第三下变位跳线54则需要通过安装在下横担23侧面端部的绝缘串3将上下跳线41与第三输电线Cl的后段连接,这样将保证第三下变位跳线54与塔体I之间的安全间距。同样,对于第二回路的换位结构,采用与第一回路换位相同的原理,利用安装在塔体I后侧的上下跳线41,可以实现输电线路A2、B2、C2的换位。对于两个回路,分别采用上下跳线41的其中之一进行换位,就可以避免如果在塔体I同侧产生的干扰和安全隐患。根据输电线路的规范要求,在上述所有输电线、跳线与塔体I上的横担连接处均采用绝缘串3连接。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