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扫描探头的制作方法现有的用于4D成像的超声扫描探头将换能器固定在换能架上,换能器架和换能 器轴固定,通过机械传动带动换能器架转动同时带动换能器摆动来实现超声探头的4D成 像,机械传动一般采用直接电机带动换能器的摆动,或通过伞齿轮进行一级减速或是采用 简单的二级齿轮或皮带传动,来推动换能器的摇动,但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因传动比较小 而导致换能器部分的摆动扭距小,难以实现换能器的高速摆动。
本发明针对换能器不能达到有效扫描和成像不全方位以及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提 供了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克服换能器摆动无力和扫描过程不均勻的不足,能够实现在有限的 空间产生超声探头所需的大扭距,同时可减轻探头的重量,使操作人员更轻松灵活地操作 超声扫描探头;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密封性能良好的超声扫描探头,使操作人员 使用起来更安全和可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3,换能器13,换能 器架14,探头主体8,半锥齿轮11,轴锥齿轮沈,直齿轮20,双联内齿轮17,行星齿轮系,驱 动电机9;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行星架、行星齿轮M和作为行星齿轮系的中心轮的电机齿 轮19,所述轴锥齿轮沈和所述半锥齿轮11啮合,所述轴锥齿轮沈和所述直齿轮20固定在 一起,所述直齿轮20和所述双联内齿轮17上的小直齿轮啮合,所述双联内齿轮17和所述 行星齿轮M啮合;所述半锥齿轮11和换能器架14固定在一起。所述行星齿轮M和电机齿轮啮合19,电机齿轮19和所述驱动电机9的电机转动 轴16固定在一起,所述驱动电机9带动是机转动轴16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电机齿轮19转动。所述行星齿轮M采用数个结构相同的行星轮,均勻的分布在电机齿轮19的周 围;所述双联内齿轮17和行星架轴23位于同轴系上,所述轴锥齿轮沈和所述直齿轮 16位于同轴系上。所述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3,密封圈12,换能器13,探头主体8,其特征在 于,所述壳体3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采用软胶体4和硬胶体5结合注塑 成型,下壳体2采用硬胶体5注塑成型,将上壳体1和探头主体8之间采用混合胶和密封圈 12密封,下壳体2和上壳体1之间采用混合胶固定;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用于放胶的胶槽la,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与上壳体1结合的胶线2b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扫描探头,在扭矩解决方案上采用行星齿轮系,能获得更大的 扭距,而且摆动速度更高;在重量上也更轻便,使得使用人员更轻松灵活的操控;在密封方 案上超声扫描探头采用严格密封,能够满足防水防尘要求,壳体用软胶和硬胶包胶注塑,在 探头的上壳体和探头主体之间采用密封圈和混合胶固化,探头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混 合胶固化,在使用混合胶时,在探头上壳体、下壳体之间设计用于放胶的胶槽和胶线,这样 能够保证此结构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也保证了打胶工艺的可行性,还能充分保证密封性和 安全性。图1示出了超声扫描探头的外壳示意2示出了超声扫描探头的总体结构示意3示出了超声扫描探头的上下壳局部剖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3,换能器13,换能器架14,探头主体8,半锥齿轮11,轴锥齿轮26,直齿轮20,双联内齿轮17,行星齿轮系,电机齿轮19,驱动电机9,能够克服换能器摆动无力利扫描过程不均匀的不足,在有限的空间实现所需的大扭距,同时可减轻探头的重量,同时在密封方案上超声扫描探头采用严格密封,能够满足防水防尘要求,壳体用软胶和硬胶包胶注塑,探头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混合胶固化,在探头上壳体、下壳体之间设计用于放胶的胶槽和胶线,这样能够保证此结构的稳固性和可靠性,还能充分保证密封性和安全性。
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R·J·塔利斯, A·A·温德内川晶子土生惠彦土生惠彦加藤真, 砂川和宏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猪上慎介, 林哲矢猪上慎介, 林哲矢猪上慎介, 林哲矢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
专利相关信息
-
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曹佃松, 朱磊吴世慧, 于艳文银刚, 王智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