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剪毛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剪毛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腾 徐, 徐建华
  • 公开日
    2009年4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7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7月14日
  • 申请人
    常熟市腾一针纺织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6C23/00GK201221023SQ200820040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剪毛机,它包括具有机架横梁(11)的机架(1)、动力传动机构(2)和设在机架(1)上的由滚刀(31)与平刀片(32)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联结的剪刀机构(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横梁(11)上设有花型成形机构(4),该花型成形机构(4)与所述的平刀片(32)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在机架(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机架横梁(11)的一端设在成花辊传动机构(5),该成花辊传动机构(5)与所述的花型成形机构(4)联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型成形机构(4) 包括成花辊(41)、第一、第二轴座(42、 43)和成花辊支承装置(44),成花辊(41) 的一端设在固定于机架横梁(11)的一端的第一轴座(42)上,成花辊(41)的另一 端设在固定于机架横梁(11)的另一端的第二轴座(43)上,成花辊支承装置(44) 设在机架(l)的机架横梁(ll)的中部,位于第一、第二轴座(42、 43)之间并且 沿所述的成花辊(41)的长度方向布置同时还与成花辊(41)接触,其中,所述的 成花辊(41)还与所述的成花辊传动机构(5)传动联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花辊传动机构(5) 包括第三轴座(51)、联轴节(52)、第一传动轮(53)、第一传动带(54)、第二传 动轮(55)和第一动力装置(56),第三轴座(51)固定在机架横梁(11)上,联轴节 (52)的一端与成花辊(41)联结,联轴节(52)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轮(53)的第一 传动轮轴(531)的一端联结,第一传动轮轴(531)的中部设在第三轴座(51)上, 第一传动轮(53)固定在第一传动轮轴(531)的另一端,第一传动节(54)的一端 套置在第一传动轮(5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55)上,第二传动轮(55) 固定在由电机与减速机组合成的第一动力装置(56)的动力输出轴(561)上,第 一动力装置(56)设在机架(1)的下部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花辊支承装置(44) 包括一组托辊架(441)和设在托辊架(441)上的托辊(442), 一组托辊架(441)以 间布形态地固定在所述的机架横梁(ll)上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轴座 (42、 43)之间,各托辊架(441)的上端构成有一托辊叉(44U),所述的托辊(442) 有彼此平行的两排,并且设置在所述的托辊叉(4411)上,与所述的成花辊(41)辊面接触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 轮(53、55)均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54)为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 轮(53、 55)各为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54)为传动链条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机构(3)的滚 刀(31)为辊筒状的构造,表面间布有第一刀刃(311),滚刀(31)的两端的一对 滚刀轴头(312)设在相应的调整轴座(314)上,而调整轴座(314)滑动配合在相 应的滚刀架(313)上,滚刀架(313)设在机架(1)上, 一对滚刀轴头(312)中的其 中一个滚刀轴头(312)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联结,而另一个滚刀轴头 (312)与固定在调整轴座(314)上的滚刀轴向移动装置(315)相配合,平刀片(32) 位于滚刀(31)的下方并且与压刀板(321)的中部固定,而压刀板(321)的两端与 所述的滚刀架(313)相固定,平刀片(32)上的第二刀刃(322)与所述的第一刀刃 (311)相配合成剪刀口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刀刃(311)的 形状为螺旋形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轴座(314)上 固定联结有一第一调整螺钉(3141),该第一调整螺钉(3141)与滚刀架(313)相 配合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l)上设有一 滚刀架倾角调整装置(13),该滚刀架倾角调整装置(13)包括一对蜗杆箱(131)、 一蜗杆轴(132)、 一对调整螺杆(134)和一对第二调整螺钉(133), 一对蜗杆箱 (131)固定在机架(1)的两侧,并且彼此保持对应,蜗杆轴(132)的两端与一对 蜗杆箱(131)相联结并且各固定有一调整旋钮(1321), 一对调整螺杆(134)的下 端伸展到相应的蜗杆箱(131)内与所述的蜗杆轴(132)的端部相配合,一对调整 螺杆(134)的上端与第二调整螺钉(133)相接触,而第二调整螺钉(133)旋配在 滚刀架(313)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毛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剪毛机,属于织物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具有机架横梁的机架、动力传动机构和设在机架上的由滚刀与平刀片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联结的剪刀机构,特点是在所述的机架横梁上设有花型成形机构,该花型成形机构与所述的平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在机架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机架横梁的一端设在成花辊传动机构,该成花辊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花型成形机构联结。优点由于在对应于平刀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了花型成形机构,因此能使剪刀机构在织物上剪出所需图案的织物;由于花型成形机构的结构十分简单,因此能方便地对已有技术中的剪毛机进行加装。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剪毛机的制作方法剪毛机也被称为剪花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416119Y针对已有技 术中的剪毛机的缺陷由于支布刀即平刀的刀尖在幅面方向是平直的整体, 而不是曲线形体,因此当织物或称布料被顶到圆刀和平刀之间的剪刀口进行 剪毛时,布料表面在整个幅面范围全部由剪切口剪毛,从而无法在布料表面 剪出花形,导致织物呆板无特色。由该专利所推荐的技术方案能对织物表面 剪出所需的花形,它是通过对原有的剪毛机上加装由针床、衬板、气针和带 气孔的气缸所构成的支布装置来实现的。实施剪毛时,由电脑控制装置将预 先设定的剪花指令传递给电磁阀,由电磁阀控制气管内的气流,使部分气缸 下端气孔充气,活塞上行并带动气针上行,将气针上面的局部布料顶升到圆 刀和平刀之间的剪切口剪毛;同时,另一些气针由于未得到气缸的活塞的带 动而保持不动,这些气针上面的局部织物不送到圆刀和平刀之间的剪切口, 因而没有被剪毛。可见其是靠气针的有选择动作对织物作用,使织物上剪出 所需的花形图案。这种剪毛机的结构往往表现为十分复杂并不适合于对现有 的正在服役(使用)中的普通剪毛机进行改装,即使勉强实施改装,那么改 装的难度和成本均是难以令使用者接受的,此外,电脑控制操作复杂, 一旦 出现故障,则只能停机,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加工出所需花形要求又能体现 在不改变现有机器结构的基础上方便改装的便捷性的剪毛机。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剪毛机,它包括具有机架横梁 的机架、动力传动机构和设在机架上的由滚刀与平刀片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 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联结的剪刀机构,特点是在所述的机架横梁上设有花型 成形机构,该花型成形机构与所述的平刀片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在机架的一 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机架横梁的一端设在成花辊传动机构,该成花辊传动 机构与所述的花型成形机构联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花型成形机构包括成花辊、 第一、第二轴座和成花辊支承装置,成花辊的一端设在固定于机架横梁的一 端的第一轴座上,成花辊的另一端设在固定于机架横梁的另一端的第二轴座 上,成花辊支承装置设在机架的机架横梁的中部,位于第一、第二轴座之间 并且沿所述的成花辊的长度方向布置同时还与成花辊接触,其中,所述的成 花辊还与所述的成花辊传动机构传动联结。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成花辊传动机构包括第 三轴座、联轴节、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轮和第一动力装置, 第三轴座固定在机架横梁上,联轴节的一端与成花辊联结,联轴节的另一端 与第一传动轮的第一传动轮轴的一端联结,第一传动轮轴的中部设在第三轴 座上,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传动轮轴的另一端,第一传动节的一端套置在 第一传动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上,第二传动轮固定在由电机与减 速机组合成的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动力装置设在机架的下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成花辊支承装置包括一 组托辊架和设在托辊架上的托辊, 一组托辊架以间布形态地固定在所述的机 架横梁上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轴座之间,各托辊架的上端构成有一托 辊叉,所述的托辊有彼此平行的两排,并且设置在所述的托辊叉上,与所述 的成花辊辊面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均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各为 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为传动链条。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剪刀机构的滚刀为辊 筒状的构造,表面间布有第一刀刃,滚刀的两端的一对滚刀轴头设在相应的 调整轴座上,而调整轴座滑动配合在相应的滚刀架上,滚刀架设在机架上, 一对滚刀轴头中的其中一个滚刀轴头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联结,而另 一个滚刀轴头与固定在调整轴座上的滚刀轴向移动装置相配合,平刀片位于 滚刀的下方并且与压刀板的中部固定,而压刀板的两端与所述的滚刀架相固 定,平刀片上的第二刀刃与所述的第一刀刃相配合成剪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刀刃的形状为螺 旋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整轴座上固定联 结有一第一调整螺钉,该第一调整螺钉与滚刀架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一滚刀 架倾角调整装置,该滚刀架倾角调整装置包括一对蜗杆箱、 一蜗杆轴、 一对 调整螺杆和一对第二调整螺钉, 一对蜗杆箱固定在机架的两侧,并且彼此保 持对应,蜗杆轴的两端与一对蜗杆箱相联结并且各固定有一调整旋钮, 一对 调整螺杆的下端伸展到相应的蜗杆箱内与所述的蜗杆轴的端部相配合, 一对 调整螺杆的上端与第二调整螺钉相接触,而第二调整螺钉旋配在滚刀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在对应于平刀片的长度方向 设置了花型成形机构,因此能使剪刀机构在织物上剪出所需图案的织物;由
于花型成形机构的结构十分简单,因此能方便地对己有技术中的剪毛机进行加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花型成形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为了使贵审査员特别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 及其有益效果,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
详细描述 如下,但所有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 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等效替换或概念变化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并 且要求权利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
敬请参阅图1和图3,在图1中给出了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由中国江苏省
常州纺织机械厂生产销售的型号为czx-n型剪毛机,机架i实质上包括机架
左右墙板,但申请人将其通称为机架l,并且由机架横梁ll将左右墙板联结。
作为剪毛机的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由图3所示的由电机与减速机组配而成的 第二动力装置23、第二传动带21和第二传动带轮22,第二传动带21的一端 与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23的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轴端的主动轮 231联结(图3示),另一端联结在第二传动带轮22上,而第二传动带轮22 与剪刀机构3的滚刀31的滚刀轴头31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的主 动轮231、第二传动带轮22优选采用皮带轮;对于所述的第二传动带21优选 采用传动皮带。
给出的剪刀机构3包括滚刀31和平刀片32,滚刀31为辊筒状的构造, 在该辊筒的表面以螺旋形状态地加工有第一刀刃311,滚刀31的一端即图1 所示的右端的滚刀轴头312通过铜套3121设在调整轴座314上,而调整轴座 314能够上下移动地滑动配合在滚刀架313上,滚刀架313的形状犹如龙门架, 在调整轴座314的顶部居中处固联第一调整螺钉3141,而且第一调整螺钉 3141与滚刀架313的顶部的横梁的中部螺纹配合;滚刀31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的设置方式由于与前述相同,即与右端的设置方式相同,故不再
重复赘述。为了使滚刀31在工作状态下能保持周而复始的轴向移动,因此将 图1所示状态下的滚刀31的左端的滚刀轴头312与轴向移动装置315相配合, 该轴向移动装置315固定在设于左端的滚刀架313上的调整轴座314上。由 轴向移动装置315的导突与开设在滚刀轴头312上的螺旋形槽相配合而能保 障滚刀31作轴向移动,申请人虽然未在图中示出轴向移动装置315与滚刀31 之间的配合关系,但依据申请人上面所提到的导突与螺旋形槽之间的关系完 全能理解出,又由于市售的剪毛机上本身存在有这种配合关系,因此不会给 业界的理解造成困惑。平刀片32是位于滚刀31的下方的,它被固定在压刀 板321 (图2示)的中部,而压刀板321的两端与一对滚刀架313固定,根据 公知的常识,滚刀31的第一刀刃311与平刀片32的第二刀刃322彼此配合 成剪刀口。
与已有技术中的剪毛机相同地,在机架1的右端(图1所示状态为例) 设有一轴座12,轴座12的孔内嵌入铜套121,而在剪刀机构3所对应于滚刀 31的右端的滚刀架313上延设有一支承轴耳3131,支承轴耳3131置入于所 述的铜套121内,从而实现将滚刀31的右端与机架1联结。
请继续见图1和图3,在机架1上设有一用于改变滚刀架313的角度的滚 刀架倾角调整装置13,该滚刀架倾角调整装置13的一对蜗杆箱131两者彼此 保持着对应关系地固定在机架1的前方的对应两侧, 一对蜗杆箱131之间由 蜗杆轴132联结,并且在蜗杆轴132的两端各自伸展到蜗杆箱131外的端部 均固定有一调整旋钮1321,各蜗杆箱131上联结有一与所述的蜗杆轴132相 配合的调整螺杆134的下端,该调整螺杆134的上端与第二调整螺钉133相 对应并且相接触,而第二调整螺钉133旋配在滚刀架313上。前面所讲到的 机架1的前方的概念是指机架1所对应于设有花型成形机构4的一侧,该侧 是织物6 (图2示)引入的一侧。当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调整旋钮1321时,由蜗杆轴132使在蜗杆箱131内与蜗杆轴132相配合的调整螺杆134上行或 下行,调整螺杆134上行,则顶起(顶举)第二调整螺钉133,反之亦然,从 而使一对滚刀架313前倾或后仰藉以使滚刀31获得的合理的刀距,以适应对 不同毛高的织物6剪毛。
请参阅图2并且仍结合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质,给出了 机架横梁11上所增设的花型成形机构4的具体的一种实施例结构, 一枚成花 辊41与平刀片32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位于平刀片32的偏前方的下部, 该成花辊41的辊轴的左轴头411 一端即图1所示的设在第二轴座43的上端 部,而第二轴座43的下端部用螺钉固定在机架横梁11的左端;成花辊41的 辊轴的右轴头412设在第一轴座42的上端,而第一轴座42的下端固定在机 架横梁11的右端。上面反复提到的成花辊41的功用犹如模具,随着织物6 所需的花型要求的不同,成花辊41的辊面上的图案则依需改变,也就是说成 花辊41是可以随时更换的,以便由其配合剪毛刀机构3对织物6剪出相应的 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将成花辊41的左轴头411与成花辊传动机构5传 动联结,如果将成花辊41的右轴头412与成花辊传动机构5传动联结,那么 应当将两者视为等效,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成花辊传动机构5的位置由目 前图示的左端设置到右端即可。
为了避免成花辊41在工作状态下出现不应有的挠度,因此申请人还推荐 有成花辊支承装置44,该支承装置44由一组间隔布置在第一、第二轴座42、 43之间的托辊架441和设在托辊架441上的两排或称两列托辊442所构成的, 具体是将每个托辊架441的形状制作成Y形,并且将托辊架441的下端外 壁加工出螺纹4412,通过螺纹4412将托辊架441旋固到加工在机架横梁11 上的螺纹孔111中实施与机架横梁11固定。由于托辊架441的形状为Y形, 因此在托辊架441的上部便自然构成了一个托辊叉4411,从而能将两排托辊442通过其托辊轴4421设置到托辊架441上部的托辊叉4411上。由图所见, 每相邻的两个托辊架441上设置两根彼此保持平行的托辊442。两列托辊442 之间距离是与前述的成花辊41的外径相适配的,以便保障托辊42与成花辊 41辊面接触。这样在成花辊传动机构5带动成花辊41工作(运动)时,也就 是说成花辊41在配合剪刀机构3工作时不会出现挠度,使成花辊41保持直 线状态或称水平状态。
请具体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作为成花辊传动机构5的并且由电机 和减速机所配合而成的第一动力装置56被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依据公知常 识,在减速机的末级动力输出轴561的轴端固定第二传动轮55,在第二传动 轮55上套置第一传动带54的一端,第一传动带54的另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 轮53上,第一传动轮53固定在第一传动轮轴531的一端,而第一传动轮轴 531的中部枢置在第三轴座51的上端,第三轴座51的下端用螺钉与机架横梁 11的左端固定,第一传动轮轴531的另一端与联轴节52的一端固联,而联轴 节52的另一端即图1、图2所示的右端与成花辊41的左轴头411固定联结。 上面提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53、 55既可以采用皮带轮,也可以采用链轮, 本实施例采用链轮,第一传动带54采用传动链条。
申请人结合图2、图3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习惯称为剪绒布的 织物6经过设在机架1上的一组第一过渡辊15 (也称导布辊)引入到平刀片 32与成花辊41之间,在动力传动机构2和成花辊传动机构5以及在图中未示 出的巻布机构的工作下,由滚刀31的第一刀刃311与平刀片32的第二刀刃 322的配合下对织物6剪毛,在剪毛过程中,由于成花辊41上的花纹图案的 作用,使剪出的织物6的表面呈现出与成花辊41上的图案相同的花形。剪毛 过程中产生的毛绒屑由吸尘机构14吸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