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茶水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茶水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宋玉芳
  • 公开日
    2010年2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5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5月21日
  • 申请人
    宋玉芳
  • 文档编号
    A47G19/14GK201409737SQ2009201558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壶嘴、壶盖和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侧壁开有滤孔,滤孔的大小远小于茶叶的大小,壶盖与过滤管螺纹连接,壶盖设置在壶嘴上,过滤管通过壶嘴伸入到壶体内部,壶体顶部开有一气孔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管采用耐 热玻璃或不锈钢制成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茶水壶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壶嘴、壶盖和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侧壁开有滤孔,滤孔的大小远小于茶叶的大小,壶盖与过滤管螺纹连接,壶盖设置在壶嘴上,过滤管通过壶嘴伸入到壶体内部,壶体顶部开有一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仅可以滤掉茶叶直接饮用茶水,而且还很容易清洗,并且使得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和混合。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茶水壶的制作方法常用的茶壶是将茶叶直接浸泡于壶体内的水中,使用的时候时常会将茶叶 渣随水倒出,影响口感,另一方面也不便于清除壶体内部的茶叶残渣。目前, 已有的带过滤装置的茶壶,所使用的滤筒是致密的金属网,泡茶的时候茶叶渣 经常会堵塞滤孔,导致滤筒内部的茶叶不能充分地与壶体内的水混合,造成茶 叶的浪费,而且这种滤筒也不便于清洗。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水壶,能完全解 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壶嘴、壶盖和气 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侧壁开有滤孔,滤孔的大小远小于茶 叶的大小,壶盖与过滤管螺纹连接,壶盖设置在壶嘴上,过滤管通过壶嘴伸入 到壶体内部,壶体顶部开有一气孔。所述的过滤管采用耐热玻璃或不锈钢制成。 —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仅可以滤掉茶叶直接饮 用茶水,而且还很容易清洗,并且使得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和混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茶水壶,壶体1的前端设有一壶嘴11,后端设有一把手 12,壶盖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过滤管3开口处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外螺纹,过 滤管3侧壁开有圆形滤孔31,圆形滤孔31的直径远小于茶叶的大小,壶盖2 与过滤管3螺纹连接,壶盖2设置在壶嘴11上,过滤管3通过壶嘴11伸入到 壶体1内部,壶体1顶部开有一气孔13。
所述的过滤管3采用耐热玻璃或不锈钢制成。
在使用时,首先将茶叶放入过滤管3中,然后将壶盖2与过滤管3螺纹连 接,防止茶叶漏出;这时将过滤管3伸入壶嘴11到壶体1内部,壶盖2正好 放置在壶嘴ll 口上。在壶体l中掺水,然后加热,沸水通过过滤管3侧壁的 圆形滤孔31进入过滤管3内,将茶叶完全浸泡。由于圆形滤孔31的大小远小 于茶叶的大小,所以茶叶不会漏出过滤管3。而需要清理的时候,只需将过滤 管3取下,将里面的茶叶渣倒掉即可,非常方便实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