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的制作方法尿液化验是医院诊断疾病的检验常规项目,尿液的采集是尿液化验的第一步。目前医院对尿液的采集方法是病人用由医院提供粘贴有病人姓名等信息的标签的尿杯自己采集尿液,交由检验人员再把尿液混浑后吸取定量的尿液到离心管上机检查。这种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会造成交叉污染。病人采集尿液时尿液可能污染了尿杯的外壁与损坏标签,检验人员再次装进离心管时也有可能污染专用试管的壁。(2)运送不安全。如果使用有盖的尿杯,由于盖中有盖,病人操作麻烦,对运送造成不安全因素;如果使用广口的尿杯,容易溢出弄脏手,对运送更不安全。(3)检验人员需要定量吸取杯内的尿液到离心管中作上机检测与离心镜检,造成检验人员操作步骤多,工作量大,容易出差错。(4)不适合现代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它能使病人与检验人员操作简单易用,不会造成交叉污染,且运送安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包括离心管5,设有一杯筒2,该杯筒2内设有漏斗3,离心管5上端开口套装在漏斗3下部的直管3-2上并与漏斗3底面密封配接,直管3-2下底部设有下口3-3,附设在杯盖1内的下塞1-3与直管下口3-3密封配接。离心管5与漏斗3的密封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漏斗3水平紧固在杯筒2上部内腔,在漏斗体下方固装有与直管3-2同中心轴的内螺纹套3-1,该内螺纹套3-1与离心管5上端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其二是漏斗3水平紧固在杯筒2上部内腔,其直管3-2外壁上部设有外螺纹,与离心管5上端部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其三是漏斗3水平紧固在杯筒2上部内腔,离心管5上端部直接紧套在漏斗直管3-2外壁上。与杯筒2上端部配装的杯盖1通过设在其中心且向下延伸的直杆1-2下端部与下塞1-3固定连接,该下塞1-3呈倒锥形状。在杯筒2外壁上还设有把手4。使用时医务人员把塑料离心管取下并粘贴上病人姓名的标签,然后又将离心管与杯筒内漏斗的内螺纹套旋紧交由病人取样,病人打开杯盖,留取尿液后把杯盖与杯体旋紧即可。检验人员把离心管取出即对尿液上机检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杯筒2内的漏斗直管3-2与离心管5上端部必须密封连接,以保证离心管5内的尿液不会泄漏出来。离心管的装拆也方便,为此可采取三种连接方式①塑料离心管5上端部外螺纹与漏斗内螺纹套3-1螺纹密封连接;②塑料离心管5上端部内螺纹与漏斗直管上部外螺纹作螺纹密封连接;③将塑料离心管5直接紧套在漏斗直管外壁上。其目的在于确保运送安全,不会渗漏尿液。(2)通过设定漏斗直管高度,再配合下塞1-3与下口3-3的密封配合,就能准确地确定离心管5内的尿液量,以满足上机检测的要求。(3)离心管至少有1/2长度置于杯筒内,可有效地保护贴在离心管表面的标签。
(4)上述结构的尿液采集器结构简单,既方便病人采集尿液,也简化、方便了检验人员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完全避免交叉污染,确保卫生、安全地完成尿液上机检验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各级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体化结构的杯筒与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杯盖结构示意图。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由杯盖1、杯筒2、塑料离心管5组成,杯筒2内腔上部水平紧固有一漏斗3,漏斗3下部的直管3-2的下底部设有下口3-3,与杯筒2上端部配装的杯盖1通过设在其中心且向下延伸的直杆1-2与下塞1-3固定连接,该下塞1-3呈倒锥形状,并与直管下口3-3密封配接。杯筒2的外壁上还设有把手4,方便操作。
离心管5上端的开口与漏斗3下部的直管3-2外壁的密封连接方式有以下三种①离心管5上端部设有外螺纹,位于漏斗体下方的直管3-2外围竖直固装有一与直管3-2同中心轴的内螺纹套3-1,离心管5上端开口套装在直管3-2外壁上,离心管5上端部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套3-1作螺纹密封连接;②漏斗3下部的直管3-2设有外螺纹,塑料离心管5上端部设有内螺纹,离心管5上端部的内螺纹与直管3-2的外螺纹作螺纹密封连接;③离心管5上端部内壁直接紧套在漏斗3直管3-2的外壁上。本实施例采用第①种密封连接方式。离心管5上端开口与漏斗3底面作密封连接,通过双重密封,保证不会渗漏尿液。
可直接上机的封闭式尿液采集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潘练华冯益真吴巍, 彭丹红倪志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周红岩王健宋晓和田一郎陈魁敏
专利相关信息
-
三宅浩史, 立川亚希子张芳陈德经陈德经陈德经周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