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邵建国
  • 公开日
    2012年5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28日
  • 申请人
    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L1/164GK202232842SQ2011203706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蒸粽框和吊杆组件,所述蒸粽框上设有凸凹锥套中管,所述吊杆组件包括套管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套管上,所述套管穿过所述凸凹锥套中管,将多个蒸粽框从下而上串接起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拉杆、手柄、 压簧、定位销、手把、固定盘、横轴、耳环和横梁,所述拉杆设于套管内部,所述拉杆一端通过耳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横轴与套管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手柄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上设有压簧和定位销,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盘,所述手柄通过转轴与固定盘转动连接,所述手把与定位销相连接,按压手把所述定位销沿手柄滑动,所述固定盘上设有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定位销与上卡口或下卡口相卡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吊环螺丝,设于套管上端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销堵,设于套管下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粽框还包括框架、多孔护栏、左底门、右底门、左铰链、右铰链和卸粽装置,所述框架呈圆柱形,所述多孔护栏、左底门和右底门组成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凸凹锥套中管通过焊接设于框架中心,所述凸凹锥套中管包括凸锥套、凹锥套和管子,所述凸锥套设于管子上端,所述凹锥套设于管子下端,所述卸粽装置设于框架的侧壁上,所述左底门和右底门分别通过左铰链和右铰链与框架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粽装置包括门扣、扣罩、 扣簧和门扣环,所述门扣和扣簧设于扣罩内,所述门扣通过小轴固定于框架上,所述扣簧设于门扣和框架之间,所述左底门和右底门上各设有一个门扣环,所述门扣和门扣环相卡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包括五个蒸粽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粽框内部由多孔护栏隔成六格,呈发散状分布
  • 技术领域
    具有吊杆的蒸粽框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蒸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具有吊杆的蒸粽框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蒸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具有吊杆的蒸粽框。该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包括若干蒸粽框和吊杆组件,所述蒸粽框上设有凸凹锥套中管,所述吊杆组件包括套管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套管上,所述套管穿过所述凸凹锥套中管,将多个蒸粽框从下而上串接起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
  • 技术背景
    [0002]目前国内各食品厂制作粽子,在蒸煮粽子搬运过程中,在蒸粽框上固定二根钢丝绳,用电动葫芦钩住二根钢丝绳,向蒸煮锅内一只一只吊入多个蒸粽框,蒸熟后再把多个蒸粽框分别一只一只从蒸煮锅内向外吊出,当吊到第四、第五层蒸粽框时,蒸煮锅深已1米多,锅内温度100°c左右,操作工人上半身扑入锅内去勾钢丝绳,由于锅内温度很高,蒸汽雾很大,视线很差,所以以上的操作非常危险,并且效率不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包括若干蒸粽框和吊杆组件,所述蒸粽框上设有凸凹锥套中管,所述吊杆组件包括套管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套管上,所述套管穿过所述凸凹锥套中管,将多个蒸粽框从下而上串接起来[000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拉杆、手柄、压簧、定位销、手把、固定盘、横轴、耳环和横梁,所述拉杆设于套管内部,所述拉杆一端通过耳环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横轴与套管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与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压簧和定位销,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盘,所述手柄通过转轴与固定盘转动连接,所述手把与定位销相连接,按压手把所述定位销沿手柄滑动,所述固定盘上设有上卡口和下卡口,所述定位销与上卡口或下卡口相卡合[0006]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吊环螺丝,设于套管上端[0007]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销堵,设于套管下端[0008]所述蒸粽框还包括框架、多孔护栏、左底门、右底门、左铰链、右铰链和卸粽装置, 所述框架呈圆柱形,所述多孔护栏、左底门和右底门组成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凸凹锥套中管通过焊接设于框架中心,所述凸凹锥套中管包括凸锥套、凹锥套和管子,所述凸锥套设于管子上端,所述凹锥套设于管子下端,所述卸粽装置设于框架的侧壁上,所述左底门和右底门分别通过左铰链和右铰链与框架相连接[0009]所述卸粽装置包括门扣、扣罩、扣簧和门扣环,所述门扣和扣簧设于扣罩内,所述门扣通过小轴固定于框架上,所述扣簧设于门扣和框架之间,所述左底门和右底门上各设有一个门扣环,所述门扣和门扣环相卡接[0010]所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包括五个蒸粽框[0011 ] 所述蒸粽框内部由多孔护栏隔成六格,呈发散状分布[0012]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包括若干蒸粽框和吊杆组件,所述蒸粽框用于放置需蒸煮的粽子,所述吊杆组件用于将蒸粽框从蒸煮锅中吊出,工人操作方便,没有安全隐患;所述蒸粽框上设有凸凹锥套中管用于叠加多个蒸粽框,使多个蒸粽框在经向上限位;所述吊杆组件包括套管和调节机构,所述套管用于吊起蒸粽框,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将多个蒸粽框一个一个分离;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吊环螺丝,方便工人操作;所述吊杆组件还包括销堵,方便吊杆组件插入多个蒸粽框;所述蒸粽框设有卸粽装置,在蒸熟之后粽子可自动卸下,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的制作方法[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的主视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杆组件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杆组件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粽框的俯视图。[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粽框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粽框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扣环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蒸粽框;11、凸凹锥套中管;111、凸锥套;112、 凹锥套;113、管子;12、框架;13、多孔护栏;14、左底门;15、右底门;16、左铰链;17、右铰链;18、卸粽装置;181、门扣;182、扣罩;183、扣簧;184、门扣环;185、小轴;2、吊杆组件; 21、套管;22、调节机构;221、拉杆;222、手柄;223、压簧;224、定位销;225、手把;226、固定盘;2261、上卡口 ;2262、下卡口 ;227、横轴;228、耳环;229、横梁;230、转轴;23、吊环螺丝; 对、销堵。[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吊杆的蒸粽框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 6和图7所示,包括五个蒸粽框1和吊杆组件2,所述蒸粽框1上设有凸凹锥套中管11,所述吊杆组件2包括套管21和调节机构22,所述调节机构22设于套管21上,所述套管21穿过所述凸凹锥套中管11,将五个蒸粽框1从下而上串接起来。[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拉杆221、手柄222、压簧223、定位销224、手把 225、固定盘226、横轴227、耳环2 和横梁229,所述拉杆221设于套管21内部,所述拉杆 221 一端通过耳环2 与横梁2 相连接,所述横梁2 通过横轴227与套管21转动连接, 所述拉杆221另一端与手柄222转动连接,所述手柄222上设有压簧223和定位销224,所述套管2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盘226,所述手柄222通过转轴230与固定盘2 转动连接, 所述手把225与定位销2M相连接,按压手把225所述定位销2M沿手柄222滑动,所述固定盘2 上设有上卡口 2261和下卡口 2沈2,所述定位销2 与上卡口 2261或下卡口 2262 相卡合。[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杆组件2还包括吊环螺丝23,设于套管21上端。[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杆组件2还包括销堵对,设于套管21下端。[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蒸粽框1还包括框架12、多孔护栏13、左底门14、右底门15、左铰链16、右铰链17和卸粽装置18,所述框架12呈圆柱形,所述多孔护栏13、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组成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凸凹锥套中管11通过焊接设于框架12中心,所述凸凹锥套中管11包括凸锥套111、凹锥套112和管子113,所述凸锥套111设于管子113上端,所述凹锥套112设于管子113下端,所述卸粽装置18设于框架12的侧壁上,所述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分别通过左铰链16和右铰链17与框架12相连接。[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卸粽装置18包括门扣181、扣罩182、扣簧183和门扣环184,所述门扣181和扣簧183设于扣罩182内,所述门扣184通过小轴185固定于框架12上,所述扣簧183设于门扣181和框架12之间,所述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上各设有一个门扣环 184,所述门扣181和门扣环184相卡接。[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蒸粽框1内部由多孔护栏13隔成六格,呈发散状分布。[0030]操作原理是这样的将所述吊环螺丝23挂在车间内行车的电动葫芦的挂钩上,启动行车和电动葫芦吊起吊杆组件2,并插入蒸煮框1的凸凹锥套中管11内,当所述横梁229 下降200mm时停住,抓住手柄222,握紧手把225,使定位销224向后压缩压簧223,定位销 2 退出固定盘2 上的上卡口 2沈1,同时把手柄222向下拉转30°,放松手把225使定位销2M插入固定盘226的下卡口 2沈2,此时在调节机构22的作用下耳环2 使横梁2 旋转60°,横梁2 横出套管21外,由于凸凹锥套中管11的凸锥套111与凹锥套112正好相吻合,所以,在电动葫芦带动吊杆组件2上升时,蒸粽框1也随之上升,即完成将多个蒸粽框1安全、快捷地吊出蒸煮锅;蒸粽框1吊出之后向内推动所述两个门扣181的上端,使门扣181下端的弯钩脱离门扣环184,随着煮熟粽子的自重和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的自重, 所述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自动打开,煮熟的粽子就快速卸完,此时,蒸煮框1下降,由蒸煮框1的自重,使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通过其它附助滑轨就自动关闭,同时松开所述两个门扣181的推力,在扣簧183回弹力的作用下,所述门扣181下端的弯钩自动卡入门扣环184 内,钩住门扣环184紧紧关闭左底门14和右底门15。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