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巷道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巷道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世林, 何明珠, 肖敏
  • 公开日
    2015年2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4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4日
  • 申请人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
  • 文档编号
    A01K1/00GK204146145SQ20142062717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1)、引导巷道(2)、免疫驱虫巷道(3),所述临时关养圈(I)的中心设置有驱动喇叭口(4),所述引导巷道⑵位于临时关养圈⑴内,所述引导巷道⑵的入口端延伸至驱动喇叭口⑷的小径端并与驱动喇叭口⑷连通,引导巷道(2)的出口端延伸至临时关养圈⑴夕卜,所述免疫驱虫巷道⑶设置在临时关养圈⑴外,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入口端与引导巷道(2)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引导巷道(2)的入口端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由三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巷道壁(301)、第二巷道壁(302)、第三巷道壁(303)组成,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位于第一巷道壁(301)和第三巷道壁(303)之间,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304),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305),所述第二巷道壁(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门板(306),所述活动门板(306)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第二巷道壁(302)的端头,活动门板(306)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巷道壁(301)的两端、第三巷道壁(3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固定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之间的间距为80cm,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之间的间距为60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通过锁链连接在活动门板(306)上的插销,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在第一巷道壁(301)两端、第三巷道壁(303)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插销相适配的插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出口端设置有称重巷道(5),称重巷道(5)内设置有称重平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巷道(5)的一侧连接有上车台(6),所述上车台(6)与称重巷道(5)之间通过圈门相连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巷道圈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牦牛和绵羊的巷道圈。该巷道圈的免疫驱虫巷道由第一巷道壁、第二巷道壁、第三巷道壁组成,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当需要对牦牛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使牦牛免疫驱虫巷道与引导巷道连通,当需要对绵羊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使绵羊免疫驱虫巷道与引导巷道连通,这种结构的巷道圈同时适用于绵羊和牦牛,减少了巷道圈的修建数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巷道圈的占地面积,减轻了牧民的负担。适合在牲畜养殖领域推广应用。
  • 专利说明
    巷道圈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巷道圈的制作方法 [0002]巷道圏是指用于牲畜在免疫接种、驱虫、称重及临时关养等方面的一种基础设施,现有的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以及与临时关养圈连通的巷道,所述巷道由两条道壁组成,巷道一端为巷道进口,另一端为巷道出口,临时关养圈上设置有关养圈进口与关养圈出口,所述巷道设置在临时关养圈外面,所述关养圈出口为巷道进口,所述巷道的道壁、临时关养圈的圈壁采用围栏制成。现有巷道圈的使用过程如下:先将一整群牲畜关养在临时关养圈内,如要进行免疫驱虫、接种、称重、打标记,再将牲畜赶入巷道内进行免疫驱虫、接种、称重。 [0003]现有的巷道圈只能适用一种牲畜,比如,用于牦牛的巷道圈只能适用于牦牛使用,不能适用于绵羊使用,反之,适用于绵羊使用的巷道圈也无法适用于牦牛使用,其主要原因是牦牛巷道圈的免疫驱虫巷道宽度和绵羊巷道圈的免疫驱虫巷道宽度不同,因此,很多地方都修建有适用不同牲畜的巷道圈,这样修建的巷道圈数量较多,其占地面积就较大,同时,修建巷道圈的成本也大大增加,对牧民而言,负担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牦牛和绵羊的巷道圈。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引导巷道、免疫驱虫巷道,所述临时关养圈的中心设置有驱动喇叭口,所述引导巷道位于临时关养圈内,所述引导巷道的入口端延伸至驱动喇叭口的小径端并与驱动喇叭口连通,弓丨导巷道的出口端延伸至临时关养圈外,所述免疫驱虫巷道设置在临时关养圈外,所述免疫驱虫巷道的入口端与引导巷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引导巷道的入口端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免疫驱虫巷道的出口处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免疫驱虫巷道由三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巷道壁、第二巷道壁、第三巷道壁组成,所述第二巷道壁位于第一巷道壁和第三巷道壁之间,所述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所述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所述第二巷道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第二巷道壁的端头,活动门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巷道壁的两端、第三巷道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固定件。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80cm,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60cm。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件为通过锁链连接在活动门板上的插销,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在第一巷道壁两端、第三巷道壁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插销相适配的插孔。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免疫驱虫巷道的出口端设置有称重巷道,称重巷道内设置有称重平台。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称重巷道的一侧连接有上车台,所述上车台与称重巷道之间通过圈门相连。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巷道圈的免疫驱虫巷道由第一巷道壁、第二巷道壁、第三巷道壁组成,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所述第一巷道壁与第二巷道壁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所述第二巷道壁与第三巷道壁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当需要对牦牛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使牦牛免疫驱虫巷道与引导巷道连通,当需要对绵羊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使绵羊免疫驱虫巷道与引导巷道连通,这种结构的巷道圈同时适用于绵羊和牦牛,因此,无需两个巷道圈来使用牦牛和绵羊的使用需求,减少了巷道圈的修建数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巷道圈的占地面积,减轻了牧民的负担。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巷道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说明:临时关养圈1、引导巷道2、免疫驱虫巷道3、第一巷道壁301、第二巷道壁302、第三巷道壁303、牦牛免疫驱虫巷道304、绵羊免疫驱虫巷道305、活动门板306、驱动喇叭口 4、称重巷道5、上车台6。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该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1、引导巷道2、免疫驱虫巷道3,所述临时关养圈I的中心设置有驱动喇叭口 4,所述引导巷道2位于临时关养圈I内,所述引导巷道2的入口端延伸至驱动喇叭口 4的小径端并与驱动喇叭口 4连通,引导巷道2的出口端延伸至临时关养圈I外,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设置在临时关养圈I外,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入口端与引导巷道2的出口端相连,所述引导巷道2的入口端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出口处设置有推拉门,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由三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巷道壁301、第二巷道壁302、第三巷道壁303组成,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位于第一巷道壁301和第三巷道壁303之间,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304,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305,所述第二巷道壁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门板306,所述活动门板306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第二巷道壁302的端头,活动门板306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巷道壁301的两端、第三巷道壁3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件相适配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所述巷道圈的免疫驱虫巷道3由第一巷道壁301、第二巷道壁302、第三巷道壁303组成,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之间的间距为75cm?85cm,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组成牦牛免疫驱虫巷道304,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之间的间距为55cm?65cm,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组成绵羊免疫驱虫巷道305,当需要对牦牛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306使牦牛免疫驱虫巷道304与引导巷道2连通,当需要对绵羊进行分群、免疫驱虫接种时,通过活动门板306使绵羊免疫驱虫巷道305与引导巷道2连通,这种结构的巷道圈同时适用于绵羊和牦牛,因此,无需两个巷道圈来使用牦牛和绵羊的使用需求,减少了巷道圈的修建数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巷道圈的占地面积,减轻了牧民的负担。
[0015]根据牦牛的体形大小,所述第一巷道壁301与第二巷道壁30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80cm,这样既可以防止牦牛在巷道内转弯,同时也可以保证牦牛能够顺利沿免疫驱虫巷道3行走;根据绵羊的体形大小,所述第二巷道壁302与第三巷道壁303之间的间距为60cm,这样既可以防止牦牛在巷道内转弯,同时也可以保证绵羊能够顺利沿免疫驱虫巷道3行走。
[0016]为了方便固定和打开活动门,所述连接件为通过锁链连接在活动门板306上的插销,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在第一巷道壁301两端、第三巷道壁303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插销相适配的插孔,在固定时,只需将插销插入插孔内即可,打开时,拔出插销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0017]在销售牲畜、科研测定及分群分级时都需要称重,为了便于对牲畜进行称重,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免疫驱虫巷道3的出口端设置有称重巷道5,称重巷道5内设置有称重平台。
[0018]在出售牦牛时,为了便于将牦牛装入运输车,进一步的是,所述称重巷道5的一侧连接有上车台6,所述上车台6与称重巷道5之间通过圈门相连。将经过称重完毕的牲畜利用上车台6可以很方便的将其赶入运输车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