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折叠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折叠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杨建华
  • 公开日
    2000年5月17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7月19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7月19日
  • 申请人
    杨建华
  • 文档编号
    A45B19/00GK2377889SQ992169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折叠伞,主要构件包括伞杆(1)、两折伞骨(2)、三折伞骨(3)、滑套(4)、伞肋(5),其特征在于两折伞骨(2)与三折伞骨(3)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到一把伞上;两折伞骨(2)与由三折伞骨(3)去掉第三节得到的伞骨相同;两折伞骨(2)与三折伞骨(3)具有一致的伞肋(5)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用工业品中的晴雨伞现有的晴雨伞(无论是折叠型,还是非折叠型),每条伞骨长度都相等伞张开时,伞杆位于伞面的正中央,伞骨末端所在的圆周呈正圆形这样的伞造型单一,且无论在单人使用还是在双人使用时,伞面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伞在单人使用时,人在伞面的一侧,有半边伞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伞在双人并行使用时,伞面太小遮不住雨水或阳光若加长伞骨,增大伞面,又有相当大的伞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解决单人使用时伞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中国专利ZL96228144.1提供了一种偏心椭圆伞这种伞在正常使用的张开状态时,伞骨外端点所在的圆周呈椭圆形伞杆偏于椭圆锥伞面的一侧,人可以位于伞面的正中但是,由于该伞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在生产和使用时将会发生一定困难(1)因为该伞追求伞形与椭圆形的近似,所以其伞骨和伞肋在长度上分成了若干不同的组,并且在装配时要求相对应的伞骨和伞肋相配,这就增加了制造和装配成本(2)因为该伞的伞面不可折叠,所以其携带不够方便为了解决双人使用时伞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中国专利ZL96211010.8提供了一种双人晴雨伞它是将8根伞骨中的左右4根伞骨总长加长,使伞撑开后为左右加宽的椭圆形结构但是,由于该伞存在以下两处结构,使其在制造和使用时不甚方便(1)该伞存在一个转折头该转折头在伞收拢或撑开时需手动折叠(2)该伞存在一个护套,以保持伞在收拢状态下伞骨、伞布面形状整齐该护套可以上下活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列折叠伞它能提供一系列特定形状的伞面,从而能有效的利用伞面空间,也使伞面的造型多样化、艺术化它的结构简单,使其便于使用,同时在生产上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将三折型伞骨和两折型伞骨组合到一把伞上,将不同的伞骨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特定形状的伞面,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伞面或使伞面产生一定艺术效果的目的上面述及的两折型的伞骨是这样得到的三折型伞骨每根伞骨由三节组成,靠顶的伞骨称第一节,中间的称第二节,靠伞边缘的称第三节将三折型伞骨的第三节去掉,就得到了两折型的伞骨这样得到的两折型伞骨与三折型伞骨具有一致的伞肋结构在收拢后,两折型伞骨与三折型伞骨的长度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它们的长度是相等的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得到特定形状的伞面,所以可以有效的利用伞面空间;因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面造型多样,所以它可适用于舞台艺术造型;同时,由于它的两折伞骨是在三折伞骨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不同类型的伞骨相对应部分的长度完全一致,并且两折伞骨和三折伞骨的伞肋相同,所以其易于在生产上实现;由于本实用新型同普通的两折、三折伞相比无附加结构,所以它既便于生产,也便于使用;另外,由于它的伞面可以折叠,折叠后的伞骨长度一致,所以其便于携带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日用工业品中的晴雨伞。现有的晴雨伞撑开后均为圆形。伞的造型单一,伞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系列折叠伞。它是将三折伞骨和两折伞骨按一定顺序组合到一把伞上。其中两折伞骨由三折伞骨去掉伞骨边缘的第三节得到,而伞肋则保持不变。这种伞可以产生一系列特定的伞面形状,以达到充分利用伞面或使伞面产生一定艺术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并且在生产上易于实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折叠伞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在撑开时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伞在收拢时的纵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伞适合于单人使用的伞面在撑开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适合于双人使用的伞面在撑开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伞的正方形伞面在撑开时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由于晴雨伞一般有8根伞骨,所以以下的说明也以含有8根伞骨的晴雨伞为例)。附
图1中,(1)伞杆,(2)两折伞骨,(3)三折伞骨,(4)滑套,(5)伞肋。在附
图1中,AC段为三折伞骨的第一节,BD段和DE段为三折伞骨的第二节,FG段和GH段为三折伞骨的第三节。在实际使用的本实用新型中,两折伞骨(2)与三折伞骨(3)不一定对称于伞杆(1)的两侧。因为两折伞骨(2)是由三折伞骨(3)去掉第三节FG段和GH段得到的,并且伞内部支撑两折伞骨(2)与三折伞骨(3)的伞肋(5)完全一致,所以每条伞肋(5)与伞杆(1)之间都呈相同的夹角。在收拢后,如图2所示,由于GE段的存在,三折伞骨(3)的长度比两折伞骨(2)的长度略长。但在实际使用中,GE段的长度远小于EH段的长度。所以,可以认为两折伞骨(2)与三折伞骨(3)在收拢后的长度是一致的。为保持撑开后伞面的张紧,保证收拢时三折伞骨(3)的顺利弯曲,三折伞骨(3)第三节的FG段的刚度应略小于伞骨其它段的刚度。伞杆(1)的长度应做成使其收缩后的长度与收拢后的伞骨等长或略长。
附图3是相邻的2根伞骨为三折,其余的6根伞骨为两折时伞撑开后的俯视图。当单人使用这种伞时,人可以位于伞面的中央,使有限的伞面充分发挥作用。
附图4是前后2根伞骨为两折,其余6根伞骨为三折时伞撑开后的俯视图。这种伞适合于两人同时使用。和各执一把伞相比,它节省了伞骨和伞布的原材料,充分利用了伞面空间,还能使同行的二人之间显得更亲密。
附图5是相对的2对伞骨为两折,其余2对伞骨为三折,并且两折伞骨与三折伞骨间隔排列时伞撑开后的俯视图。这种伞的伞面近似呈正方形,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总数也可以为其它数目,并且两折、三折伞骨的排列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